《淮南子》医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医学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学术史上一部承前启后的著作,它包含的医学思想非常丰富。本文试图全面分析和总结《淮南子》医学思想,提炼对中医学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着重探讨《淮南子》阴阳五行学说,包括《淮南子》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内容。关于阴阳学说,《淮南子》主要探讨了六个方面的内容:阴阳对立统一、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错、阴阳转化、阴阳合和、阴阳消长。对于五行学说,《淮南子》全面探讨了五行相生、相胜关系,提出了五行壮老生囚死理论,对五行互藏、五行关系的灵活性也有深刻认识,并以五行学说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囊括天地人的五行宇宙图式。《淮南子》明确指出阴阳五行的本质都是气,完成了阴阳五行学说的进一步结合。第二章分析《淮南子》天人关系。《淮南子》肯定天的客观性。关于人方面,《淮南子》探讨了人类的起源,描述了人体胚胎发育的过程。提出“形备而性命成,性命成而好憎生”的论点,认为神是生命的主宰,形神的本质皆是气,形气神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按照五行学说,《淮南子》建构了体质的五行分类法。《淮南子》明确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论点,以阴阳同气相感的理论来论述天人同构和天人感应思想,注重阐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这种思想对中医学有直接影响。第三章分析《淮南子》所涉及藏象学说的内容。《淮南子》记载了两种五行-五脏配属关系,对五脏与五窍、五脏与情志配属也作了分析。《淮南子》对五脏生理功能尤其是心功能有较全面的认识,指出心的生理功能有主血脉,主神,主九窍四肢等方面,提出“心为五脏之主”的论点。第四章讨论《淮南子》病因病机学的内容。《淮南子》对病因的论述涉及天时、情志、地理、社会等因素。它以“人二气则成病”“邪与正相伤”来概括发病的基本原理。第五章探讨《淮南子》治疗学的内容。《淮南子》明确提出了“治无病”的思想,将摄生作为治无病的重要途径。在治疗原则方面强调知病之所从生、因势利导等。第六章为《淮南子》养生学思想研究。本章全面总结了《淮南子》养生学的成就。《淮南子》养生学是道家养生学的发展,它的养生原则包括体道返性、顺时养生、形气神三者共养等。《淮南子》坚持形气神统一的生命整体观,提出了“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的养生主张。养神方面,强调静以养神、和喜怒、重视养心,以使精神内守。关于养形,《淮南子》认为要舍形于佚,做到节寝处、适饮食、便动静。《淮南子》养生旨趣是希望通过养生以成为真人,向往仙界。《淮南子》养生学思想对后世道教养生和中医养生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结论指出,全面总结《淮南子》医学思想,一方面可以反映西汉前期医学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指出《淮南子》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为《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资料。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旨趣
  • 2 学术回顾
  • 2.1 哲学史、思想史等著作
  • 2.2 《淮南子》研究专著
  • 2.3 学术论文
  • 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淮南子》与阴阳五行学说
  • 1 阴阳家与医家
  • 2 阴阳学说
  • 2.1 阴阳对立统一
  • 2.2 阴阳互根互用
  • 2.3 阴阳相错
  • 2.4 阴阳转化
  • 2.5 阴阳合和
  • 2.6 阴阳消长
  • 3 五行学说
  • 3.1 五行关系
  • 3.2 五行次序
  • 4 阴阳与五行学说的结合
  • 4.1 四时与阴阳五行学说
  • 4.2 阴阳五行的本质是气
  • 4.3 阴阳与五行结合的意义
  • 第二章 《淮南子》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 1 天
  • 2 人
  • 2.1 人类起源与胚胎发育
  • 2.2 精气为人
  • 2.3 形气神关系
  • 2.4 体质
  • 3 人与天地相参
  • 3.1 天人一气
  • 3.2 天地宇宙,一人之身
  • 3.3 天之与人有以相通
  • 第三章 《淮南子》与藏象学说
  • 1 构建藏象学说的方法
  • 1.1 解剖知识
  • 1.2 有病于内者必有色于外
  • 2 五行-五脏模型
  • 2.1 五脏之名
  • 2.2 五时-五脏模型
  • 2.3 五行-五脏配属
  • 2.4 五脏与五窍配属
  • 2.5 五脏与情志
  • 3 五脏的功能
  • 3.1 心
  • 3.2 其他四脏:肝肺肾胃
  • 4. 生命之本
  • 4.1 有像之类,莫尊于水:肾为先天之本
  • 4.2 心者,身之本
  • 4.3 脾为后天之本
  • 第四章 《淮南子》与病因病机
  • 1 病因
  • 1.1 天时:风寒暑燥湿
  • 1.2 忧悲多恚,病乃成积
  • 1.3 饮食不节
  • 1.4 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
  • 1.5 地理环境
  • 1.6 社会因素
  • 2 病机
  • 2.1 人二气则成病
  • 2.2 邪与正相伤
  • 第五章 《淮南子》与治疗学
  • 1 治无病之病
  • 1.1 使患无生与无病先防
  • 1.2 有病防变
  • 2 知病之所从生
  • 3 因循之术
  • 4 治疗方法
  • 4.1 药物疗法
  • 4.2 其他治法
  • 第六章 《淮南子》与养生学
  • 1 养生的原则
  • 1.1 体道返性
  • 1.2 顺时养生
  • 1.3 形气神三者共养
  • 2 养生的方法
  • 2.1 太上养神
  • 2.2 养形
  • 2.3 药物养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试论循证医学思想与祖国医学的宏观统一性[J]. 西部中医药 2020(09)
    • [2].三大医学思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研究中的启示[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S1)
    • [3].图说医学思想史系列之九:福柯——医学思想史的示范课[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09)
    • [4].国学大师章太炎医学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05)
    • [5].浅谈中医学思想对藏医学的影响[J]. 中医学报 2012(05)
    • [6].循证医学思想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医学教育管理 2016(S2)
    • [7].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12)
    • [8].佛教医学思想简论[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9].循证医学思想对临床药学工作的启示[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04)
    • [10].三大医学思想对糖尿病研究的启示[J]. 环球中医药 2010(01)
    • [11].图说医学思想史系列之五:人的差异及其生物学根源[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05)
    • [12].兵法医学思想在男科病组方用药中的运用[J]. 新中医 2016(12)
    • [13].医学思想史札记之二:西方近代疾病观念的变革[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04)
    • [14].以循证医学思想为指导的流行病学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5(02)
    • [15].图说医学思想史之四:伯格:“应然”与“必然”之间的伦理阻滞[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04)
    • [16].天台智顗的止观医学思想研究[J]. 医学与哲学(A) 2015(10)
    • [17].夏桂成妇科“治未病”医学思想探微[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09)
    • [18].融入叙事医学思想护理一位肾移植患者的体会[J]. 现代中医临床 2017(04)
    • [19].图说医学思想史之三:科学真理与医学真谛[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03)
    • [20].循证医学思想在医学进修生带教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07)
    • [21].药品再评价中的循证医学思想[J]. 中国执业药师 2009(09)
    • [22].医学生活化的哲学思考[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05)
    • [23].运用循证医学思想引入带教实习中[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01)
    • [24].浅析《养老奉亲书》老年医学思想[J]. 环球中医药 2017(03)
    • [25].睡虎地《日书》《病》、《有疾》篇新研——自中国医学思想史角度的再考察[J]. 北大史学 2011(00)
    • [26].兰茂医学思想促进高职高专学生中医学习的积极作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12)
    • [27].图说医学思想史之十二:“老虎机与破试管”——生命的支离与钱财的巨耗[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12)
    • [28].张介眉兵法医学思想在治疗食积中的运用[J]. 湖北中医杂志 2014(07)
    • [29].葛洪的创新医学思想及认识论[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06)
    • [30].谈喻昌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J]. 河南中医 2012(12)

    标签:;  ;  ;  ;  ;  ;  ;  

    《淮南子》医学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