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天性梅毒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胡芳,罗权,卢建军,宋燕燕,林穗方[1](2021)在《先天性梅毒病例报告的准确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先天性梅毒病例报告的准确性及发生先天性梅毒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医师准确诊断先天性梅毒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至2019年广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上报的所有疑似、确诊先天性梅毒个案,以及2012年至2019年广州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确诊先天性梅毒个案、排除先天性梅毒个案为研究对象,对其人口学、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上报医师信息和治疗等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95例先天性梅毒中,35例(36.8%)报告准确。患儿年龄<30 d的报告错误占比[73.3%(44/60)]高于报告准确的51.4%(1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31);而报告准确与否在不同报告医院级别、报告医师专业、报告医师职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83、0.483、3.681,均P>0.05)。母亲分娩时年龄≤24岁[调整的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aOR)=4.62]、治疗前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效价≥1∶8(aOR=7.56)、产时启动驱梅治疗(aOR=25.43)、妊娠期未进行驱梅治疗(aOR=14.12)、早产(aOR=8.97)等均可增加先天性梅毒的发生风险(均P<0.01)。结论先天性梅毒病例报告的准确率较低。母亲年龄小、治疗前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效价高、产时治疗或妊娠期未进行治疗、早产为先天性梅毒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医师可重点收集这些信息以协助临床诊断。
曾强,金梅,刁奇志,王科[2](2017)在《2010-2015年重庆永川地区梅毒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重庆永川地区2010-2015年梅毒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梅毒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2010-2015年重庆永川地区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整理、核查以及统计分析。结果梅毒发病率6年间呈现由上升转为下降的倒"U"形变化趋势,隐形梅毒占比最高,胎传梅毒病例逐年减少;分析结果显示2010-2013年与2014-2015年相比,隐性梅毒构成比及先天性梅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高发地区集中在城镇区域,农村发病率较低;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545年龄段,男女发病无差异;梅毒发病病例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人群;发病人群职业集中在娱乐服务人员,其次为外来务工人员。结论梅毒发病率最近几年由上升转为平稳下降,应对高危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李敬[3](2016)在《先天性梅毒48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背景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本病不但有皮肤黏膜损害,也可侵犯全身多器官,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梅毒临床上根据其传染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后天梅毒,又称获得性梅毒(Acquired Syphilis,AS)和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又称胎传梅毒(Prenatal Syphilis)。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是由梅毒孕妇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所致,近年来因梅毒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上先天梅毒并不少见,但由于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或临床表现不典型等因素,常常造成先天性梅毒在临床上漏诊、误诊,导致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目的本研究通过先天性梅毒的皮肤表现、血清学检查、系统损害、误诊情况及原因、治疗和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先天梅毒的认识,减少本病的漏诊误诊,使本病能够正规及时治疗。材料与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5年12月先天梅毒患者48例,病例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和儿科临床确诊的先天性梅毒患者,入选患者诊断均符合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标准。对入选患者的皮肤表现、血清学检查、系统损害、误诊情况、误诊原因、治疗及预后等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1.性别:48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9例,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0.66:1。2.年龄:在入选的48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中,确诊时年龄最小者1天,最大者18个月,其中年龄1个月以内的有20例,1至2个月患者有4例,2至3月者有5例患者,大于3个月者有19例。3.皮肤损害:48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中,没有皮损损害的21例,有皮肤损害的27例,皮肤损害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脱屑、水疱、脓疱、大疱、扁平湿疣、脱发、口周与肛周放射性皲裂。皮损主要位于口、鼻周、躯干、尿布区、掌跖部。4.误诊情况:27例出现皮肤损害的患儿中16例被误诊,误诊情况如下:4例误诊为湿疹,4例误诊为银屑病,2例误诊为新生儿脓疱疮,1例误诊为新生儿红斑狼疮,1例误诊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例误诊为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误诊为色素失禁症,1例误诊为Letterer-Siwe病,1例误诊为新生儿水痘;21例无皮损而出现其他症状的患儿中3例被误诊,误诊情况如下:1例误诊为新生儿出血症,1例误诊为新生儿败血症,1例误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系统损害:肝脏肿大者33例,脾脏肿大者17例,淋巴结肿大8例,肝酶升高21例,血常规异常者37例,黄疸12例,水肿12例,血尿10例,蛋白尿5例,有出血表现者2例,神经系统异常2例,眼损害3例。6.梅毒血清学检查:48例先天梅毒患儿TPPA及RPR均为阳性,其中7例RPR滴度≥1:64,11例RPR滴度1:32,12例RPR滴度1:16,13例RPR滴度1:8,5例RPR滴度1:4。7.母亲情况:48例患儿母亲TPPA及RPR均为阳性,其中7例RPR滴度≥1:16,14例RPR滴度1:8,19例RPR滴度1:4,8例RPR滴度1:2。36例材料和方法患儿母亲未接受过治疗,12例接受过不规范治疗。8.治疗:48例患儿中青霉素皮试阴性者43例,均给青霉素肌注治疗,其中应用苄星青霉素者23例,水剂青霉素G者20例;5例青霉素皮试阳性者给予红霉素口服。9.预后:48例患儿9例失访,39例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一般情况较好。血清学检查结果:TPPA阳性者39例;RPR转阴者34例,RPR滴度1:4者2例,RPR滴度1:2者3例。结论1.先天性梅毒为患者母亲胎传所致,应加强孕前梅毒筛查,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发生。2.先天性梅毒临床并不少见,因其皮肤和内脏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容易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先天性梅毒的认识。3.先天性梅毒的危害极大,但患儿如能早期诊断、正规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樊尚荣,张甜甜[4](2015)在《妊娠合并梅毒的处理》文中提出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造成多器官损害。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对孕妇和胎儿、婴儿均有严重危害。当前许多临床医生对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认识不足,某些概念不清,存在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其新生儿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问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在2012年发表了"妊娠合
黄昊,马俊如,陆茂[5](2015)在《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及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分析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影像学的临床特征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骨骼X线片和临床资料,分析其X线的临床表现;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水剂青霉素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X线影像检查,40例患儿出现骨骼改变:其中36例表现为股骨、胫腓骨、肱骨或尺桡骨出现临时钙化带增宽或其下方出现透亮带的现象,其他骨骼如跟骨、距骨、肩胛骨也出现受累状况;35例出现骨骼反应,以胫骨、股骨、尺骨、腓骨多见,奇特骨骼也存在这一状况;22例患儿出现骨质损坏,以股骨、胫骨、肱骨、尺骨多见,其他骨骼如锁骨也出现这一状况;经过临床治愈,60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7%。结论: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骨骼会发生改变,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这可以辅助临床诊断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评估骨损害的程度;经过青霉素及时治疗,可治疗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何青,张爱珍[6](2013)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78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随访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先天性梅毒新生儿7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累及皮肤、呼吸、消化、血液、神经、骨骼等多系统,其中以皮肤损害最多见;其误诊率38%,误诊疾病多达十余种。青霉素治疗效果好。定期随访50例,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6个月转阴率为58%,1岁转阴率92%。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易误诊,需要临床医生提高警惕;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效好,预后佳。
樊尚荣[7](2013)在《重视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文中指出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对孕妇和胎婴儿均危害严重。妊娠合并梅毒在国内发病率多数地区为2‰5‰[1]。孕妇未经治疗的一、二期梅毒早产发病率达50%,早期潜伏梅毒早产发病率达20%,先天性梅毒发病率达40%;二期梅毒几乎100%感染胎儿,晚期潜伏梅毒感染胎儿机会仍有10%。先天性梅毒仍是引起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原因之一。Gomez等[2]进行的文献分析,在3258份文献中仅6份纳入分析,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在未经治疗
张萍萍,肖峰,蔡耘,窦娟,陈惠芹,王清文[8](2011)在《妊娠合并梅毒对新生儿的影响——附46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46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所产的新生儿,入院后均予床旁隔离,采集母婴双份血标本,行血常规、生化、梅毒血清学、四肢长骨及颅骨和胸部X线片检查,确诊先天性梅毒患儿予常规行脑脊液检查,分析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46例受检新生儿中,先天性梅毒18例(39%),其中母亲未治疗组先天性梅毒的患病率63%明显高于治疗组27%(P<0.05)。18例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现新生儿窒息2例,皮疹、脱屑14例,肝、脾肿大6例,鼻塞5例,双眼分泌物增多7例,腹胀3例。血小板减少2例,贫血5例。高胆红素血症11例。CK-MB增高9例。神经梅毒1例。X线片示长骨改变4例,肺纹理增粗1例。均予青霉素治疗。随访12个月时,获随访的15例血清学复查全部转阴,4例X线片骨骼异常患儿的骨质改变均已恢复正常。结论:及时、正规治疗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是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病率的最有效措施,新生儿期的先天性梅毒症状不典型,诊断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彭琲,马隆,陈俊,钟易,梁红[9](2011)在《早期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早期骨骼改变的X线表现,提高对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42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骨骼X线片和临床资料,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42例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中34例有骨异常改变,表现为:(1)长管状骨:①骨膜炎7例;②干骺端改变:先期钙化带异常8例,干骺端透亮线形成19例,干骺端密度增高18例,干骺端呈尖角样改变15例;③骨质破坏5例;(2)不规则骨:髂骨缘透亮线形成9例,跟距骨尖角样改变5例,透亮线形成1例,骨质破坏1例,坐骨透亮线1例;(3)其他:软组织内多发钙化灶1例。结论:早期先天性梅毒的骨改变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摄影可以辅助临床诊断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评估骨损害的程度。
张海霞,黄群英,王荟,韩莘野[10](2011)在《新生儿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诊断》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CS)骨损害的X线表现。方法:收集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39例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回顾性分析其骨骼X线表现。结果:39例CS患儿中有25例(占64.10%)出现不同程度骨损害,主要表现为广泛、多发、对称的骨软骨炎、骨膜炎、骨髓炎等,其中长骨干骺端的骨软骨炎为先天性骨梅毒最早及最具特征性的征象。结论:长骨摄片应作为评估新生儿先天性骨梅毒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或梅毒螺旋体血凝测定阳性的婴儿常规进行四肢长骨的X线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新生儿先天性梅毒骨损害及其受累程度,有助于临床进行及时治疗。
二、先天性梅毒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天性梅毒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2010-2015年重庆永川地区梅毒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收集 |
1.3 梅毒病例信息 |
1.4 梅毒分期临床诊断标准 |
1.5 梅毒诊断 |
1.6数据反映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010-2015年流行趋势 |
2.2 显性梅毒和隐性梅毒构成比分析 |
2.3 显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构成比分析 |
2.4 病例地区分布 |
2.5 人群分布特点 |
2.5.1 年龄组分布 |
2.5.2 性别分布 |
2.5.3 职业特征, 受教育程度 |
3 讨论 |
(3)先天性梅毒4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先天性梅毒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及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临床疗效标准 |
2 结果 |
2.1 60例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影像学检查 |
2.2 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3 讨论 |
(7)重视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妊娠期梅毒筛查和诊断 |
二、妊娠合并梅毒的处理 |
三、先天性梅毒的诊断和处理 |
(8)妊娠合并梅毒对新生儿的影响——附46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方 法 |
2.3 诊断标准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 果 |
3.1 先天性梅毒的患病情况 |
3.2 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情况 |
3.2.1 症状与体征 |
3.2.2 实验室检查 |
3.2.3 影像学检查 |
3.2.4 治疗与随访 |
4 讨 论 |
(9)早期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先天性梅毒骨改变的病理基础 |
3.2 先天性梅毒骨改变的X线表现 |
3.3 鉴别诊断 |
(10)新生儿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孕母情况: |
2. 诊断标准 |
3.X线检查 |
结果 |
1.患儿临床表现 |
2.长骨及躯干摄片结果 |
讨论 |
1.早发型CS病理改变 |
2. 早发型CS临床表现 |
3. 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
3.1 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诊断: |
3.2 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鉴别诊断: |
四、先天性梅毒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先天性梅毒病例报告的准确性及危险因素分析[J]. 胡芳,罗权,卢建军,宋燕燕,林穗方.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1(05)
- [2]2010-2015年重庆永川地区梅毒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J]. 曾强,金梅,刁奇志,王科. 重庆医学, 2017(22)
- [3]先天性梅毒48例临床分析[D]. 李敬. 郑州大学, 2016(03)
- [4]妊娠合并梅毒的处理[J]. 樊尚荣,张甜甜.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5(11)
- [5]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及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 黄昊,马俊如,陆茂. 中国性科学, 2015(05)
- [6]新生儿先天性梅毒78例临床分析[J]. 何青,张爱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17)
- [7]重视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J]. 樊尚荣.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3(02)
- [8]妊娠合并梅毒对新生儿的影响——附46例报告[J]. 张萍萍,肖峰,蔡耘,窦娟,陈惠芹,王清文. 新医学, 2011(08)
- [9]早期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诊断价值[J]. 彭琲,马隆,陈俊,钟易,梁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06)
- [10]新生儿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诊断[J]. 张海霞,黄群英,王荟,韩莘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