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政协举行已故党外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夫人春节茶话(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1](2018)在《桂林抗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已有七十多年。加强对抗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警醒世人,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维护世界和平,都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桂林抗战文化的研究引人注目,取得了比较多的研究成果,如史料形式的编着不少,但还有许多研究领域尚待开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桂林抗战文化城为切入点,以1937至1944年桂林文化城的抗战文化运动为主线,以国共两党有关抗战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重要领导人关于文化抗战的重要论述为根本立论依据,借鉴学术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探讨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发展的时代背景、主客观条件、发展繁荣的表现与原因,桂林抗战文化的内涵、特征、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和发展于中国的全面抗战爆发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统一战线的形成之际,有其一定时代背景和独特的主客观条件。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重心被迫西移,文化机构和文化人士纷纷内迁,桂林因其独特的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文化人士,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创造了辉煌的抗战文化,使桂林成为西南大后方重要的文化中心和闻名于世的“文化城”。一时间,文人荟萃,书店、出版社林立,报刊、图书琳琅满目,文艺活动如火如荼,高潮迭起,新闻出版战线呐喊呼号,社会科学有声有色,教育与科技艰难前行,成为桂林文化城辉煌的抗战文化史诗。桂林“文化城”的形成和桂林抗战文化的繁荣,绝非偶然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早期马列主义的传播和全国抗战文化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二是桂林的特殊地位开启了大门;三是文化重心西移和文化人内迁构筑了平台;四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指引了航向;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并以其卓越的胆识和正确的策略,通过直接掌舵、理论导航、统战护航、“借力”助航、“斗争”引航等一系列高超的艺术领导着抗战文化运动,使桂林文化城和桂林抗战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五是政治环境比较宽松提供了空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民族危难之际,亦使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桂系地方实力派给桂林抗战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和土壤。全面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对文化战线服务于抗战作了一些开明的规定,改变了过去对进步文化和进步文化人士的“围剿”政策,采取了某些民主和相对开明、进步的政策措施。新桂系在抗战初期抗日的态度比较坚决,他们借“抗日反蒋”旗帜罗致人才,在一段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对进步文化人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对抗日民主运动持比较宽容和积极的态度。六是广大进步文化人的抗争和奉献唤醒了民众;七是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动力,爱国主义是文化战线团结抗日的基石。桂林抗战文化的发展繁荣呈现出几个历史阶段和特征:随着大批名流入桂,文人荟萃,文化团体蓬勃发展,桂林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走向高潮的前奏;随之而来是如火如茶的抗战文艺运动、新闻出版战线的呐喊呼号,社会科学空前繁荣,桂林抗日救亡文化运动高潮兴起;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桂林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在低潮中坚持和发展,广大文化人在迂回曲折中作战,教育与科技艰难前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大批留在香港的民主人士和进步文化人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大营救,辗转来到桂林,加入到文化抗战的大潮中,桂林的抗日救亡运动从低潮重新走向高潮。抗战文化是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民族文化。桂林抗战文化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成果,其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二是服务救亡图存,致力团结抗战;三是宣传科学的思想理论;四是传播、集聚正能量。在特征上,桂林抗战文化除了具备一般抗战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即政治性、群众性、批判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突出特征:如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宣传抗战主题;以通俗化大众化的内容唤醒民众;以广泛多样的形式鼓舞人民斗志;以团结进步民主包容为价值取向,等等。桂林抗战文化在抗战文化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历史作用,它构筑了大后方“文化抗战”的重要阵地,增强了抗战的文化力量;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全面抗战与持久抗战;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斗争艰辛、成绩卓着的光辉一页,它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作为我国抗战文化的缩影,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经验实际上也是抗战文化的经验。如: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保证;爱国主义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精神支柱;统一战线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法宝;面对艰险、勇往直前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内因,等;桂林抗战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丰硕成果,是中国抗战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中国抗战文化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色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成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近代民族解放战争所形成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抗战文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里程碑,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内容,丰富了现代文学艺术宝库。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因种种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也难免存在一些局限或不足之处。如:报刊宣传偶尔出现过偏右现象;与地方党组织的关系应该更加密切;革命文化阵营内的争论民主性不够;偶尔出现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现象。回顾抗战历史,研究抗战文化,探讨其当代价值,是当代中国应有的责任。抗战文化的当代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发掘抗战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促进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文价值主要表现在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桂林抗战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一、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因素;二、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三、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资源;四、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五、唤醒历史记忆,警惕军国主义的重要武器;桂林抗战文化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启迪,如,必须坚信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领导和引领;必须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主体作用;必须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人类应该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沈亮[2](2016)在《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文中提出黎照寰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其人生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相继担任过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常务次长、交通大学校长、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会长、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董事长、新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协副主席,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位值得纪念与研究的风云人物。黎照寰的一生历经坎坷,精彩纷呈。他早年接触进步思想,在清政府无故取消其留学资格后,与之坚决斗争,此后远渡重洋,参加革命;他曾撰写《中山先生之革命政策》、《中国国民党政策》等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曾在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任职,但无意发展仕途,转而投身教育事业;他在担任交通大学校长期间兼容并包,锐意改革,一手开创了建国前交通大学的“黄金时期”;时代精英特有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参与了当时社会的多个重要团体组织,在近代中国的对外交流、社会服务、宗教慈善等方面都有所作为;晚年的黎照寰选择留在新中国,通过在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努力实现其爱国理想;他的人生经历是近代历史人物参与革命、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的真实写照,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黎照寰的个人成长背景,之后结合时代特征阐述其参加革命与从政的活动,分析其革命思想,并将其着作与戴季陶的着作进行比较。黎照寰是建国前交通大学“黄金时期”的缔造者,自1929年来到交通大学后,他连续14年执掌交大,这段校长生涯是其人生的巅峰时刻,他的教育思想理念成熟,成绩斐然,且具有抗日爱国情怀。黎照寰热衷民国社会活动,曾担任多项重要的社会职务,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的思想和主张。1949年政权鼎革之际,黎照寰选择走向新中国,积极参与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民政协工作,继续弘扬传承孙中山的精神。黎照寰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主义者与诚挚的社会主义者,同时他也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这些特质使得黎照寰能在中国近代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敏锐地把握时代机遇,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角色,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施展才华,虽不时受到时局的困扰,却依然与时俱进,奋勇前行。黎照寰参与革命、政治、教育以及社会活动的人生轨迹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精英活动的一个缩影,他的兴奋与激进、彷徨与无奈都是时代的反映。
周琳[3](2016)在《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韩乐然,民国时期的革命家、政治活动家、画家、考古艺术家。一生经历了政治与文化两个领域的活动,在两个领域中皆具历史价值。活动范围涉及政治活动、文化社团、报刊传媒、艺术教育、艺术考古等多个门类的经历,在艺术家之中极具特殊性。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中,韩乐然辗转中国十几个省份和欧洲十个国家从事无产阶级革命,限定与促成了韩乐然身兼多职且热衷于艺术创作与文化活动的经历。革命视域中的艺术活动,不仅与革命活动相辅相成,也凝结了浓重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倾向。从“青年画会”的建立到“奉天美术专科学校”再到“克孜尔艺术考古”,其艺术活动逐步加深社会性与政治性的关联,艺术活动起到了多重社会性的功能。宏观社会革命的理想与目标主导下,韩乐然的艺术创作致力于反叛动荡的社会现实,超越社会与时代乃至学术的限制;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反映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需求与审美,在意识上传递积极向上的战斗精神。以此形成独立于他所在的“表现主义”、欧洲“现代主义”与抗战美术“革命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艺术风格,艺术追求超越学术局限表现社会理想,探索“大众美术”与现代绘画结合的实践方式,表现出融合性的民俗美术风格特征。本文结合历史背景,运用社会学、文献学、分类学与图形学结合的方法,经研究得出观点:1.韩乐然是最早确立无产阶级文艺观并进行“大众美术实践”的艺术家;2.艺术活动同时作为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途径,使他成为最早的“左翼美术家”,建立了第一个“左翼美术社团”,建立东北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同时也是沈阳最早的共产党组织的根据地。3.韩乐然的艺术创作在形式与内容上受到革命活动与艺术观念的限制,其研究价值并非在艺术创新与学术层面的代表性,而是作为艺术家兼有革命贡献与历史价值以及特殊艺术家的典型意义。本研究认为探究个案的特殊经历涉及多个门类艺术活动及其具有多领域的开创性意义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卢传梁[4](2014)在《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寓真[5](2013)在《张伯驹身世钩沉》文中指出醇儒家学,书生本色风流名士,散淡人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凝固在他的血液中览民国历史,述国难家纷张伯驹鲜为人知的身世资料《聂绀弩刑事档案》之姊妹篇所以让人怀慕,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深人,他的一切思想行为
孙增德[6](2012)在《一位外交官的文化履迹—颜惠庆与清末民国的文化事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元老颜惠庆是着名外交家,他的外交经历和政坛生涯极为显赫,但他更是有名的社会活动家,其文化履迹在二十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学界对于他在文化事业方面的活动少有述及。颜惠庆出生在上海,父亲是基督教华人牧师,还是早期留美生,使得颜惠庆自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后来求学美国,西学的储备更是丰富。与此同时,颜惠庆在发蒙时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颜惠庆早年的文化际遇,为以后的文化履迹奠定基础。颜惠庆本人精通好几门外语,最擅长英语。他在商务印书馆编纂出版的《英华大辞典》,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双语工具书,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反响,畅销数十年。在商务印书馆时期,他还有《华英翻译捷诀》刊行于世,这是他在圣约翰的教学实践积累而成的。颜惠庆不仅对西方文化大力宣传,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是不遗余力,促成梅兰芳访苏表演就是其大手笔。颜惠庆时任驻苏大使,为演出的成功劳心劳力,堪称是梅兰芳访苏的总管家。由于颜惠庆在民国时期有崇高的社会声望,许多大学都聘请他出任董事乃至董事会主席。着名学府圣约翰、燕京、清华、南开等校都曾获益匪浅。他与圣约翰大学关系最密切。他在圣约翰大学度过自己的童年,后赴美留学弗吉尼亚大学,毕业归国后,执教圣约翰大学,直到1908年跟随伍廷芳使美。结束教师生涯后,开始从政。但是不论身在何处,颜惠庆都没有断绝与圣约翰大学的联系。抗战后期出任圣约翰大学校董和校董事会主席,与圣约翰大学一起度过最艰难的岁月。颜惠庆结识司徒雷登后,随即被拉入燕京大学董事会,出任校董会主席,为燕京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脉支持。燕京通过他,在中国社会上争取了不少资金援助。由于他与张伯苓私交甚笃,被张伯苓邀请出任南开学校董事会主席,在任期内为南开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至于清华大学,缘起于美国退还庚款,自退款兴学之初,他便有幸参与其中。后来接替周自齐担任清华学堂总办。彼时清华隶属外交部,他执掌外交部,清华几任校长都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对早期清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影响。美国第二次退还庚款还成立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颜惠庆出任首任董事长,直到1929年中基会改组后辞职,后来抗战期间再度出任中基会董事,直到抗战胜利。颜惠庆在任期内为中国的文教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他对基督教在华事业亦多有助力,除教会大学外,他参与创办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先后出任副会长、干事多年。综上所述,颜惠庆是一位学者型的外交家。在长期的外交生涯和社会事业实践中形成了独到的文化观。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精辟的认识,主张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文化,改良中国文化。他的文化观有着对中西文化兼通的理性自觉,期望世界文化的大同。当然他的文化观并非完美无瑕,有其不足之处。通过叙述颜惠庆的文化活动,把握颜的文化初衷,厘清他的文化归宿,给予颜惠庆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坐标。
田际[7](2012)在《与民同乐 情系百姓——中央领导同志与群众欢度龙年春节》文中研究表明胡锦涛与首都群众欢度新春佳节1月22日农历除夕一大早,胡锦涛总书记就在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陪同下,到北京城乡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同大家共迎新春佳节。在古老的、洋溢着老北京风情的前门商业街热闹非常,前来逛街的人们熙熙攘攘。当胡锦涛总书记出现在人群中时,大家惊喜不已,纷纷拥上前来,争相给总书记拜年。胡锦涛向大家挥手致意,人们群情激动,欢呼声不断。
袁洪权[8](2010)在《“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一战线”政策,作为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主要理论立足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它曾发挥过积极作用。新中国建国后,“统一战线”政策仍然作为文艺政策的出发点,对文艺队伍、文艺思想的有效清理与整合,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这不能否认,建国初期新中国文艺思想的组成、文艺队伍的组合是复杂的。建国初期无疑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时间段,它不能无限期地延长下去,全国文艺界必然要进行“转型”,过渡到另一个历史时段。“统一战线”政策其实包含深刻的政治内容,“统一战线”政策本身,也有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但它有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那就是“团结——批评——团结”,这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1949年7月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是“统一战线”政策文艺战线上的具体实施。之后建立的新中国文艺队伍、指导中国文艺的思想,都在这次会议上得以确立;9月,文教政策的立论依据,仍旧依照的是“统一战线”政策。1950年,中共党内开展的整风运动,为1951年党外整风运动奠定了“舆论基础”;同时,经历一年的经济及文化建设,新中国的社会局面得到了一定的转变,这为1951年文艺界展开文艺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本论文集中关注1951年中国文艺界,试图勾勒出1951年在新中国作为关键年份的文学史、思想史意义。1951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跟新中国建立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为1952年全国性学习《“文艺讲话”》和文艺界展开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以专题为框架,以点和线的梳理为基础,达到对1951年作整体观照。梳理过程中,论文以中央文学研究所、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新文学选集和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毛泽东选集》第1卷出版为横向考察点,试图通过这几个重大事件的历史还原,勾勒出1951年的重要意义。第1章围绕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建及学员学习作考察。创建中央文学研究所这一文艺学校,已经表明中共对新中国文艺队伍的“不信任”。中共试图建立一支纯洁的文艺队伍,努力通过学校培养的方式,建立工农兵文艺工作者的合法地位。但工农兵文艺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导致中央文学研究所最终招收1期2班学员来充斥新的文艺队伍,形塑着新中国文艺队伍。这为新中国文艺队伍的“整合”提供了经验。第2章以昆仑影业公司摄制的电影《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及遭遇批判为考察中心。展开对电影《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针对的是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这一私营性质的经济形态。昆仑因其革命贡献,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统战对象”,但经济的过渡是新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中共选择昆仑为突破口,从而对私营电影业进行了改造,对在私营电影业工作的文艺工作者产生了“震慑作用”,赵丹、孙瑜、郑君里之后的电影遭遇已经证明它的意义。对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的批判,直接导致新中国电影局面的“转变”,私营电影业1952年寿终正寝。它为新中国文艺思想的“整合”奠定了基础。第3章以开明版“新文学选集”和三联·人文版“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为考察视点。“新文学选集”和“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开始都有“统一战线”政策的考虑,但“文艺建设丛书”最终出版之时,这一文艺政策没有考虑,它成为“清一色”的延安文艺青年文艺创作实绩的表现。“新文学选集”虽然作为“统一战线”的产物,但与新中国文学观念的建构存在距离,最终于1952年12月出版普及版之后,融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家文学”建构中的重要因素,“编选”原则及选目标准则发生改变。这为新中国文学思想的“整合”奠定了基础。第4章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为考察契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前,《实践论》得以重新发表,其背后原来是强大的学习运动在酝酿。《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后,全国政协会议确立思想改造为全国政治运动。显然,《毛泽东选集》的出版,为思想改造运动提供了“话语蓝本”,之后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遍及全国,文艺界思想改造运动酝酿成功,《“文艺讲话”》成为思想学习运动中引用率最高的文本,这为1952年《“文艺讲话”》十年纪念和全国思想改造运动,提供了坚实舆论。它们为新中国文艺队伍和文艺思想进一步的“整合”扫清了障碍,形成了统一认识,“统一战线”政策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无疑,1951年是新中国文学思想史的重要年份,虽然文艺界实行的是“统一战线”政策,但所谓的“统一战线”政策,是有强烈的政治价值作为基本准则的。
赵明[9](2009)在《时事》文中提出时事·胡锦涛·内政活动1.1月13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
麦淑萍,黄建雄,温洁芳[10](2008)在《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大事记(1953—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史研究馆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倡导和关怀下,为照顾、安排有社会名望、有历史贡献的老年知识分子,继续发挥他们的专长和作用而设置的机构,是人民政府领导下,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文史
二、全国政协举行已故党外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夫人春节茶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政协举行已故党外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夫人春节茶话(论文提纲范文)
(1)桂林抗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海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重点与难点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主要创新之处 |
(二) 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一、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相关概念 |
(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等相关概念 |
(二) 桂林抗战文化与桂林抗战文化精神等相关概念 |
(三) 桂林抗战文化与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
二、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理论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 |
第二章 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发展的条件 |
一、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发展的客观条件 |
(一) 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影响 |
(二) 全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相继爆发 |
(三)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
(四) 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比较宽松的政策影响 |
(五) 地方实力派提供了较好的政治氛围 |
(六) 桂林的文化和地理条件 |
二、桂林抗战文化兴起发展的主观条件 |
(一)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
(二) 内迁文化人的特殊作用 |
第三章 桂林抗战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阶段特色 |
一、桂林抗战文化发轫 |
(一) 战前桂林的社会政治背景 |
(二) 名流聚桂文人荟萃 |
(三) 各种文化社团相继建立 |
二、初次高潮兴起 |
(一) 抗战文艺运动勃兴 |
(二) 新闻出版战线呐喊呼号 |
(三) 社科阵地砥砺奋进 |
三、低潮中坚持和发展 |
(一) 文化人在迂回曲折中作战 |
(二) 杂文兴起为战斗檄文 |
四、从低潮重新走向高潮 |
(一) 文艺作品异彩纷呈 |
(二) 戏剧活动重新活跃 |
(三) 最后的坚守与高歌 |
第四章 桂林抗战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
一、桂林抗战文化的基本内容 |
(一) 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
(二) 宣传科学的思想理论 |
(三) 服务救亡图存团结抗战 |
(四) 传播集聚正能量 |
二、桂林抗战文化的主要特征 |
(一) 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宣传抗战主题 |
(二) 以通俗化大众化的内容唤醒民众 |
(三) 以广泛多样的形式鼓舞人民斗志 |
(四) 以团结进步民主包容为价值取向 |
第五章 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作用与基本经验 |
一、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作用 |
(一) 构筑了大后方文化抗战的重要阵地 |
(二) 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
(三) 强化了文化抗战的力量 |
(四)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五) 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
(六) 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 |
二、桂林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经验 |
(一)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保证 |
(二) 爱国主义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精神支柱 |
(三) 统一战线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法宝 |
(四) 面对艰险勇往直前是抗战文化发展繁荣的内因 |
第六章 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局限 |
一、桂林抗战文化上的历史地位 |
(一) 红色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成果 |
(二) 中国抗战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
(三) 中国抗战文化的缩影 |
(四) 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局限或不足 |
(一) 报刊宣传偶尔出现过偏右或者过激现象 |
(二) 与地方党组织的关系应该更加密切 |
(三) 革命文化阵营内的争论民主性不够 |
(四) 偶尔出现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现象 |
第七章 桂林抗战文化的当代价值及重要启迪 |
一、桂林抗战文化的当代价值 |
(一) 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因素 |
(二) 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 |
(三)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资源 |
(四) 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 |
(五) 唤醒历史记忆警惕军国主义的重要武器 |
二、桂林抗战文化的重要启迪 |
(一) 必须坚信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
(二) 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 |
(三) 必须坚持党对先进文化的领导和引领 |
(四) 必须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五) 必须强化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2)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革命与从政 |
第一节 投身革命的原因 |
一、家庭背景 |
二、启蒙教育 |
三、留学经历 |
四、孙中山的引领 |
第二节 海内外的革命斗争 |
一、在美国的斗争 |
二、革命金融家 |
三、东江遇险 |
第三节 黎照寰的革命思想 |
一、黎照寰着书的历史背景 |
二、黎照寰书中的革命观 |
三、与戴季陶主义的比较 |
第四节 铁道部的从政经历 |
一、重返政坛的原因 |
二、履职实绩 |
三、时局制约下的转行 |
第二章 开创交通大学的“黄金时期” |
第一节 黎照寰的治校理念 |
一、交通大学的早期历史 |
二、治校理念 |
三、现实的困境 |
第二节 黎照寰的改革措施 |
一、行政管理改革 |
二、院系学科改革 |
三、招生教学改革 |
四、基础设施的扩充 |
第三节 黎照寰的创新举措 |
一、提高声誉:顶尖学者访校 |
二、扩大影响:举办重要会展 |
三、国际知名:拓展海外交流 |
四、培养精英:德、智、体全面发展 |
第四节 抗日救亡中的斗争与无奈 |
一、组织抗日斗争 |
二、理智研判与应对 |
三、“孤岛”治校的艰辛 |
第五节 黎照寰的教育思想 |
一、黎照寰的治校成就 |
二、“教育强国”的理念 |
三、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
四、“振兴国家”的责任 |
第三章 黎照寰的社会活动 |
第一节 筹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
一、筹建同盟的背景 |
二、筹建同盟的活动 |
第二节 在上海社会的救亡活动 |
一、上海市地方协会的活动 |
二、国际问题研究会的斡旋 |
三、黎照寰的外交观 |
第三节 黎照寰的文化活动 |
一、创立中山文化教育馆 |
二、主持中苏文化协会上海分会 |
三、黎照寰的影响与贡献 |
第四节 黎照寰的宗教事业 |
一、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 |
二、宗教事业的国际交流 |
三、黎照寰的宗教观 |
第四章 建国后的活动与思想 |
第一节 留在大陆的原因 |
一、与旧政权的决裂 |
二、主观因素 |
三、客观因素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活动 |
一、执掌之江大学 |
二、支持“抗美援朝” |
三、推进公私合营 |
四、参与“三自”爱国运动 |
五、加入中苏友好协会 |
第三节 在人民政协的工作 |
一、亲力亲为,尽心履职 |
二、科学分析与研判 |
三、对政协工作的思考 |
第四节 传承孙中山的精神 |
一、与宋庆龄并肩协作 |
二、怀念与感悟 |
第五节 晚年的思想转变 |
一、自身思想的转变 |
二、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
三、期待与无奈 |
第六节 黎照寰与竺可桢之比较 |
一、黎照寰与竺可桢的交集 |
二、影响人生的求学历程 |
三、功勋卓着的治校业绩 |
四、殊途同归的爱国信念 |
结语 |
附录 黎照寰生平及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资料 |
二、报纸资料 |
三、期刊杂志 |
四、着作 |
五、研究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章结构与相关概念 |
第一章 韩乐然的革命活动 |
第一节 早期成长经历 |
第二节 民族主义革命活动(1919—1923) |
一、参与民族独立运动 |
二、在境外的革命活动 |
三、与共产国际代表访华相关的活动 |
四、参加高丽共产党和韩国临时政府活动 |
第三节 共产主义革命活动(1924-1937) |
一、建立沈阳第一个党支部 |
二、推进哈尔滨北满党建工作 |
三、组织进步社团、创办报刊杂志 |
四、领导政治运动 |
五、组织国共合作活动 |
六、共产国际情报工作 |
第四节 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938-1947) |
一、在“东北救亡总会”的抗战活动 |
二、去抗战前线视察联络 |
三、协调国共两军战事关系 |
四、和平解放新疆西藏的筹备工作 |
小结 |
一、繁重与多变动的革命活动 |
二、广泛的个人才能 |
第二章 韩乐然的艺术生涯 |
第一节 萌芽时期的绘画自修 |
第二节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学习 |
一、上海美专的“新学”教育 |
二、“表现主义”的学习环境 |
三、艺术师从 |
第三节 去法国巴黎的艺术深造 |
一、流离转徙的欧洲经历 |
二、进入卢浮宫美术学院学习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宣传与创作 |
一、组织“东总”抗战宣传活动 |
二、从事抗战美术宣传 |
第五节 西北时期的创作活动 |
一、深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
二、创作民众题材作品 |
小结 |
一、认同后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 |
二、对巴黎区域性绘画思潮的思考 |
三、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推介 |
四、提倡抗战美术与民族化美术 |
第三章 韩乐然艺术作品研究 |
第一节 自然题材作品 |
一、20年代作品 |
二、30年代作品 |
三、40年代作品 |
第二节“大众美术”题材作品 |
一、劳动者为题材的写生创作 |
二、民俗题材创作 |
三、人物肖像创作 |
第三节 抗战题材作品 |
一、抗战宣传画 |
二、参与绘制《全民抗战》 |
三、木版封面画 |
第四节 民族与民俗题材作品 |
一、民族题材创作 |
二、洞窟壁画临摹 |
第五节 实用美术作品 |
一、革命宣传的新春贺卡 |
二、建筑类设计 |
小结 |
一、创作方式——“写生即是创作” |
二、表现形式——速写入画 |
三、造型特征——符号性的造型元素 |
四、构图特征——形式感与程式化 |
五、关注点——强调光线的作用与效果 |
六、绘画风格——象征性与表现性融合 |
第四章 韩乐然的艺术活动 |
第一节 美术教育活动 |
一、东北早期美术教育环境 |
二、沈阳美术专科学校的开创 |
三、美术执教 |
四、对黄胄的艺术启蒙 |
第二节 艺术展览 |
一、东北时期的美展 |
二、欧洲时期的画展 |
三、抗战时期的展览 |
四、西北时期的展览 |
第三节 艺术社团组织 |
一、组织“青年画会” |
二、开办“奉天美术研究院” |
三、组织“中国留法艺术学会” |
第四节 艺术考古 |
一、新疆考古的动因 |
二、克孜尔艺术考古发现 |
小结 |
一、多元活动中的内在关联 |
二、艺术活动的社会性特征 |
第五章 韩乐然的艺术观念 |
第一节 艺术本质论的表述 |
一、艺术来源:积极的生命观 |
二、艺术表现宗旨:源于自然超越自然 |
三、艺术功能:“潜势力”的社会作用 |
第二节 艺术表现形式的认知 |
一、提倡求“真”的表现性 |
二、提倡艺术“超越时空限制” |
三、倡导非功利性的艺术创作 |
四、倡导面向大众的艺术方向 |
第三节 艺术观念的阶级视角 |
一、强调艺术的阶级性 |
二、倡导艺术家承担社会责任 |
第四节 从“进化”视角看待艺术流派 |
一、主张艺术反抗传统的束缚 |
二、批判古典主义绘画 |
三、对西方现代绘画流派的辨析 |
四、提倡艺术家形成自己的风格 |
小结 |
一、以情感与观念为衡量艺术的基础 |
二、以社会作用为艺术价值的评判标准 |
第六章 革命限定中的艺术特质 |
一、限定中的艺术经历 |
二、艺术观念中的革命视角 |
三、艺术创作的政治意图与功用 |
四、艺术活动服务于政治 |
五、艺术家身份的政治作用 |
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九)(论文提纲范文)
【参考答案】 |
【文言文参考译文】 |
(5)张伯驹身世钩沉(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文外的前言 |
(一) |
(二) |
(三) |
二 且从张镇芳说起 |
墓志铭:镇芳的忠心与才干 |
是攀靠袁世凯走上了暴富之路吗 |
临战辞职,感喟百姓痛不聊生 |
三 盐业银行之问世 |
北方商业银行之创始者 |
借重张勋为盐业银行张翼 |
称帝大肆挥金,哪能顾得盐行 |
寒云怒责镇芳,伯驹为父辨诬 |
四 复辟案之始末 |
伯驹评述曰:忠而无谋,实负清室 |
镇芳受审,伯驹指为挟嫌报复 |
开释乃形势使然,亦得于伯驹操劳 |
五 张伯驹身世自述 |
(一)传统教育 |
(二)新学影响 |
(三)军政牢笼 |
(四)家风传承 |
六 青楼夺姝之传奇 |
任职盐业银行,乃有缘结识潘素 |
好事多磨,仰赖孙氏父子成全 |
瞒着父亲的第四婚姻,又纳妾乎 |
七 所谓民国四公子 |
饮醇近妇,妓馆夜饮 |
公子称谓的嘲讽意味 |
由贬而褒,文辉垂耀 |
八 横祸飞灾上海滩 |
绑匪可恶,解救还靠爱人奔走 |
函件披露,人情竟然如此冷漠 |
九 平复帖与西安之行 |
其一为避难 |
其二为护宝 |
其三为谋生 |
其四为参与后方文化活动 |
十 与王韵缃之离婚诉讼 |
泪洒词中,半为家庭烦恼 |
纠纷解决,却恨腰缠输尽 |
十一 迁入迁出承泽园 |
承泽园雅集,半是伤心泪语 |
繁华几日,便说到西风消息 |
十二 离题的插话 |
插话其一:张伯驹忆谈金编钟 |
插话其二:珍护国宝,可歌可泣 |
十三 与张家芬之分产诉讼 |
分产的起诉、答辩与判决 |
法学家韩幽桐亲任终审法官 |
十四 终于成了无产者 |
文物捐献,特定环境之反思 |
重返京华,往事视如泼水 |
散淡暮年,心地一片净白 |
十五 多余的跋语 |
词魔情痴,演成昆曲传奇 |
世态暖寒,感叹曲终人渺 |
张伯驹是文化艺术界的绊脚石 |
人性文化,精髓薪尽火传 |
感喟气数之终,警醒后人 |
(6)一位外交官的文化履迹—颜惠庆与清末民国的文化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学术史综述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过渡时代的文化人及其文化际遇 |
第一节 过渡时代的双重文化人 |
第二节 颜惠庆早年的文化经历 |
一、 系统的西式教育 |
二、 正规的国学教育 |
第二章 颜惠庆与 20 世纪上半期的中外语言及艺术交流 |
第一节 颜惠庆与《英华大辞典》 |
一、 近代英汉双语词典的谱系溯源 |
二、 《英华大辞典》的缘起 |
三、 《英华大辞典》的编纂 |
四、 《英华大辞典》与西学东渐 |
五、 《英华大辞典》的阅读与流行 |
六、 小结 |
第二节 颜惠庆与《华英翻译捷诀》 |
一、 成书初衷与过程 |
二、 《华英翻译捷诀》的有机构成 |
三、 内里蕴含的文化诉求 |
四、 泽被后世 |
附录 1《华英翻译捷诀》中英文课文篇目 |
第三节 颜惠庆与梅兰芳访苏 |
一、 梅氏访苏缘起 |
二、 颜惠庆参与前期筹备 |
三、 为梅兰芳在苏表演全面护航 |
四、 梅剧团在苏表演大获成功 |
五、 颜惠庆与梅剧团一行的贡献 |
第三章 颜惠庆与圣约翰大学 |
第一节 早年的读书与执教生涯 |
一、 童年在约园 |
二、 执教圣约翰大学 |
第二节 心系圣约翰 |
一、 在外照拂约翰学子 |
二、 参与圣约翰同学会 |
第三节 晚年的管理生涯 |
一、 颜惠庆与圣约翰立案问题的解决 |
二、 颜惠庆与抗战期间的圣约翰大学 |
三、 颜惠庆与涂羽卿掌校时期 |
四、 颜惠庆与圣约翰的最后岁月 |
第四节 颜惠庆对圣约翰大学的意义 |
附录 2 燕京大学章程与圣约翰大学章程 |
第四章 颜惠庆与庚款教育 |
第一节 颜惠庆与清华 |
一、 清华学堂的肇基 |
二、 清华学堂正监督 |
三、 推荐周诒春执掌清华 |
四、 构建新型人际关系网络 |
五、 颜惠庆与清华校友会 |
第二节 颜惠庆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 |
一、 中基会的成立 |
二、 颜惠庆与改组前的中基会 |
三、 中基会改组风波 |
四、 抗战期间再度出任中基会董事 |
五、 颜惠庆在任期内的作为 |
第五章 颜惠庆与民国其他文化事业 |
第一节 颜惠庆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 |
一、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成立的背景 |
二、 颜惠庆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成立 |
三、 颜惠庆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 |
第二节 颜惠庆与燕京大学 |
一、 颜惠庆与司徒雷登的初识 |
二、 出任燕京大学董事 |
三、 颜惠庆与燕京大学的发展贡献 |
第三节 颜惠庆与南开 |
一、 出任南开学校董事会主席 |
二、 参与南开校庆等重大活动 |
三、 颜惠庆对南开的功绩 |
第六章 颜惠庆的文化观 |
第一节 文化观的形成 |
一、 学者外交家的视域 |
二、 文化观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文化观的内容 |
一、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
二、 对西方文化的认知 |
第三节 颜惠庆文化观之评判 |
一、 寻求中西文化会通的理性自觉 |
二、 优劣互现的内涵 |
结语:一位外交官的文化初衷与归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与民同乐 情系百姓——中央领导同志与群众欢度龙年春节(论文提纲范文)
胡锦涛与首都群众欢度新春佳节 |
吴邦国关心老艺术家 |
总理老区行陇东话民生 |
贾庆林来到老大姐身边 |
李长春亲临央视春晚彩排现场 |
习近平亲切看望着名专家学者 |
李克强牵挂贫困地区群众 |
贺国强的“新年寄语” |
周永康:让人民过平安欢乐祥和的春节 |
(8)“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缘起 |
绪论 "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新中国"文艺界"作为观察视点 |
第一节 "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轨迹及经验 |
第二节 1949至1951年新中国"文艺界"描述的"关键词" |
第三节 "文坛霸权主义"的文学格局与《"文艺讲话"》的"裂缝"——1949至1951年中国“文艺界”的总体观照 |
第四节 1951年:考察新中国"文艺界"整合的关键年份 |
第一章 培养新文艺工作者的"实验"——中央文学研究所1951年开学的前前后后 |
第一节 新中国建国前文艺学校建构的"历史经验"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文艺学校的"构想" |
第三节 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简况 |
第四节 "文艺学校"的体制化探索经验——微观考察中央文学研究所 |
第二章 宿命的召唤:1951年昆仑影业公司的"命运"——以电影《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批判为视角 |
第一节 电影经验总结的透视与新中国电影界的"统一战线"政策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格局与昆仑影业公司 |
第三节 私营电影业的新处境与昆仑影业公司的拍片——《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拍摄简况 |
第四节 批判声浪中私营电影业的"命运" |
第三章 "文艺建设丛书"与"新文学选集"的出版 |
第一节 "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编辑出版与影响 |
第二节 "文艺建设丛书"的出版 |
第三节 "新文学选集"的出版 |
第四节 思想的"整合":两种丛书不同的命运走向——“文艺建设丛书”、“新文学选集”最终命运的考察 |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与发行的"背后" |
第一节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的"前奏曲" |
第二节 思想改造运动话语建构的"蓝本"——《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 |
第三节 文艺界思想改造运动的"兴起"——全国文艺界文艺学习运动的"新动向" |
结束语 |
参考书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四、全国政协举行已故党外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夫人春节茶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桂林抗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 山东大学, 2018(02)
- [2]爱国民主人士黎照寰研究[D]. 沈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3]革命与艺术之间—民国艺术家韩乐然研究[D]. 周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4]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九)[J]. 卢传梁. 试题与研究, 2014(10)
- [5]张伯驹身世钩沉[J]. 寓真. 黄河, 2013(04)
- [6]一位外交官的文化履迹—颜惠庆与清末民国的文化事业研究[D]. 孙增德. 南开大学, 2012(07)
- [7]与民同乐 情系百姓——中央领导同志与群众欢度龙年春节[J]. 田际. 中国中小企业, 2012(03)
- [8]“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D]. 袁洪权.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9]时事[J]. 赵明. 科技智囊, 2009(03)
- [10]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大事记(1953—2008)[J]. 麦淑萍,黄建雄,温洁芳. 岭南文史,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