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体育场地普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健身设施,体质测试,体育场地,运动场地,太极,体育公园,场地面积,体育活动场所,平方米,场地建设
体育场地普查论文文献综述
肖榕[1](2019)在《更多健身设施 惠及更多群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肖榕) “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平时我们最喜欢来这里打太极。”在福州市连江县智慧体育公园,一位身姿矫健的老大爷打完一套太极没有立即回家,而是来到公园里的智能体质测试站接受测试。在这个公园里,除了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锻炼的运动场地外,还配备(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9-12-18)
张强,王家宏[2](2019)在《中国和日本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中的调查方法比较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和日本均定期对全国体育场地进行普查,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两国的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中调查方法的差异,把握体育场地普查调查方法的规律,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全国性体育场地普查建立统计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通过分析中、日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登记表分类、普查指标、调查对象、普查指标、调查方式、信息统计方式的异同,得出启示:增加教育系统调查表;完善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指标,提高普查数据使用率;增加道路类体育场地普查指标;增加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网络信息系统的网络链接转切,实现自主填报;充分发挥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的公共服务功能。(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超[3](2019)在《辽宁省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体育场地是高校、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课余训练与竞赛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与物质条件,是增强学生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以及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载体,同时也逐渐响应、落实国家出台的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全民健身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2017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详细部署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理念、对外开放范围边界、对外开放办法举措以及对外开放保障举措方面,同时给以明确要求。体育强国、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鼓励学校体育场地的发展成为必要举措,要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成为新形势,学校体育场地相关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场地相关工作,以此为高校、中小学校乃至社会大众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因此,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叁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目的与意义。目的在于:1)分析辽宁省高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探寻辽宁省高校体育场地存在问题,剖析影响辽宁省高校体育场地的因素;2)分析辽宁省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探寻辽宁省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存在问题,剖析影响辽宁省中小学体育场地的因素;3)以高校、中小学体育场地发展的现状分析、现存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的深度解析为依据,提出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合理配置路径。意义在于:1)理论意义。通过对辽宁省高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与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的分析,全面客观的了解辽宁省学校体育场地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影响的深层因素,并通过对具体问题与影响因素的阐述与剖析,提出辽宁省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合理配置路径,为确定辽宁省学校体育场地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2)理论付诸实践,得到的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规划辽宁省学校体育场资源合理配置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为决策部门制定辽宁省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合理配置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财政部门地经费投入学校体育场地资源配置予以理论参考,为学界从事体育科研工作后续进行学校体育场地方面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为广大民众、专业运动员、学生群体参与全民健身提供体育场地资源红利。第二部分,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以“辽宁省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讨的基本问题是高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与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其次是挖掘辽宁省学校体育场地现存问题,再次是剖析影响辽宁省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的因素,最后结合学校体育场地现存问题与与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合理配置路径。第叁部分,结论与建议。从高校体育场地总体状况、分布情况、质量情况、资金投入情况以及对外开放情况五方面与中小学体育场地总体情况、场地分布情况、地域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学校类型对外开放四方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辽宁省学校体育场地数量不足,缺乏高质量的学校体育场地;2)学校体育场地结构单一,多样性不足不能满足运动需求;3)学校体育场地均衡性失调,分布不均匀;4)学校体育场地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力度不够;学校体育场地利用率不高,对外开放程度低。究其原因,在于:1)政府方面的学校体育场地投入不足;2)学校方面的学校体育场地重视不够;3)空间方面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空间不足:4)政策方面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政策落实度不高。根据辽宁省学校体育场地现存问题与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建议:1)完善学校体育场地政策法规地域化,加强执行力度。2)夯实学校体育场地之基,构筑市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3)充分利用场地资源,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率。4)实施绩效评价,保障学校体育场地“调整式”均衡发展。5)科学区划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分布,实现学校体育场地配置均等化与标准化。(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4)
刘迎[4](2018)在《山东省体育场地发展趋势与场地发展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体育场地(馆)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国家和城市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在全省现有的城市体育公共服务条件下,体育场地数量、城乡分布、场地类型、结构布局、场地开放等方面能否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锻炼需求,已成为未来山东省体育场地类型布局与建设发展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山东省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对山东省体育场地总的发展趋势、布局结构、结构类型、运营状态、投融资情况、历史发展过程的统计数据,并对相关的统计数据结果与国家相关标准、与山东省17地市经济发展关联度、相关省市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山东省体育场地布局优化的对策和建议,对山东省政府制定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决策体育场地投资建设规模、布局、种类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从山东省体育场地的数量、场地类型、系统分布、城乡数量分布、总体布局等几个方面对山东省体育场地结构布局的现状加以分析,结论如下:1.十年间,山东省体育场地的数量、面积、类型、质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和GDP产值增长趋势呈现出同步发展的态势。在山东省承办的奥运会(2008年青岛)、第十一届全运会(2009年济南)和省运会(2011年烟台)等时间节点,我省体育场地增长数量呈现出叁个“高峰年”,说明承办综合性大型运动会对我省体育场地发展的拉动效应显着。2.总体上,山东省东中部城市和沿海城市(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和西部和南部革命老区相比,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大大超过国家现在的1.48平方米的人均水平,并呈现出西南向东北逐步递增的布局趋势。3.因大众健身需求,山东省的全民健身路径、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场地的发展最为迅速。近年来,山东省体育场地类型不断丰富,但由于场地建设投资费用等因素,致使室内外场地建设结构不均衡,室内场地较少,特别是高档的(网球馆、游泳馆、篮球馆)室内场地少。4.山东省隶属于基层的体育场地数量较多,但是体育场地面积较小,大部分场地位于居民生活区。教育系统拥有的场地总量占全省总量的50%左右,由于教育系统拥有的体育场地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居民对这类场地的实际需求较高,但开放比例不高,导致居民实际体育锻炼场地较少,基本以全民健身路径为主,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5.由于体育场地具有投资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所以投融资基本以政府的公益性投资为主体,单位自筹和社会捐赠为重要补充,其他投资来源较少。民间资本力量参与山东省体育场地运营过少,运营模式单一,没有实现资本投资的快速增值功能,基本都是以自主运营为主,运营基本处于收支平衡和微利的状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山东体育场地空间布局应该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向体育场地布局结构多元化改进。(本文来源于《山东体育学院》期刊2018-06-03)
魏德样,雷福民,雷雯[5](2018)在《中国体育场地发展的动态特征分析——基于全国场地普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第4~6次全国场地普查数据,选取各类型指标对其进行深入挖掘。研究表明:(1)从发展水平看,1996—2003年,我国新增体育场地相比原有场地更倾向"大型化"类型,2004—2013年则出现逆转,新增体育场地相比原有场地更倾向"小型化"类型;(2)从发展方式看,我国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趋向单一化,越来越依赖财政拨款,体彩公益金来源还有拓展空间;(3)从发展品质看,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成本快速增加,但并未使我国体育场地品质全面提升;(4)我国体育场地建设一直存在土地利用比较"粗放"的问题,近年来虽得到重视,但效果还不太明显;(5)我国存在体育场地减少量比重过大、公众使用场地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我国体育场地的"新陈代谢"能力在加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拓宽筹资渠道,控制场地建设资金成本;转变场地发展方式,注重场地品质提升;加强场地的"立体化"空间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加强执法力度,扭转场地过度流失,延长实际使用年限。(本文来源于《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蒲学光[6](2017)在《《贵州省体育产业统计》和《贵州省体育场地普查》发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蒲学光)5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贵州省体育产业统计》《贵州省体育场地普查》。经省统计局核算,2015年,贵州省体育产业11个大类37个中类52个小类总产出(总规模)为57.26亿元,增加值为34.16亿元,占同(本文来源于《贵州日报》期刊2017-05-18)
宋忠良,陈更亮,贺新家[7](2016)在《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体育场地建设发展趋势——基于两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强国建设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新目标.体育场地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育强国的建设,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两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六普"与"五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体育场地数量、场地面积、场地类型及质量以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但是在城乡与地区分布、体育场地结构、人均体育场地及场地利用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后为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张智学[8](2016)在《基于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背景下哈密地区的体育事业开展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开始,哈密地区也进行了普查工作。这次体育场地共进行了84类体育场地的普查,其中现代体育场地占据了74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场地仅占9类。从中可以看出,这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重点是现代体育场地,而哈密地区每年开展一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及农牧民趣味运动会,其中有很多项目是需要用到体育场地的,针对哈密地区体育事业的特色,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场地的统计也是不可缺少的。目前,对于体育场地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现代体育场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场馆的数量、运营管理、分布、选址以及利用程度等问题上,针对体育场地和体育事业开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在采取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访谈法针对哈密地区体育场地与体育活动的开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哈密地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研究结果显示:(一)哈密地区体育场地方面:场地数量在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投资力度逐渐增大,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场地建设具有“重现轻民,重视外在,忽略实用性”的问题;管理运营方面存在管理人员非专业化问题;场地分布方面存在市与县、县与县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二)哈密地区体育事业的开展与体育场地的关系主要为场地的标准化推动赛事的正规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体育场地的建设,提升场地质量,良好的锻炼环境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体育场地为其他事业提供场所,其他事业的发展带动体育事业的开展。(叁)均衡性问题,主要表现于哈密地区民族特色较为突出,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较好,但场地却存在数量少、质量差、所处环境较为恶劣等问题,现代体育的开展情况较为乐观,主要以田径运动会、篮球等赛事和项目组成,这些项目的场地具有容纳度较高、数量多、质量好、分布广等特点,且这些场地大部分建设于室外,故哈密地区现代体育活动参与度最高时期为春、夏、秋季,而在冬季时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急剧下降,这与哈密地区缺少室内体育场地有重大关系。(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6-05-16)
刘歆[9](2016)在《社会力量参与湖北省体育场地(馆)发展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场地(馆)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源和体育产业链中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数量、质量及其运营与管理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还能很好的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湖北省不但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大省,而且还是一个体育大省,作为中华楚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其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有较快的发展,曾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相比较于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对身体健康比以往更加重视,从而促进了体育用品的消费,对体育的需求也比以往更加强烈。伴随着体育需求的增长也相应的需要更多的体育场地,然而场地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来源是体育场地建设的重要因素。对于此问题,理论方面的专家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指出:我国体育场地(馆)建设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不能再走依靠政府投资的老路,应想方设法的增加融资渠道,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对资本市场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来建设运营体育场地(馆)。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省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大部分也都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融资,其他方面的融资十分缺乏,同时在场馆的运营管理上也大都还是由场馆自身负责经营管理,社会资本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探讨社会力量参与与湖北省场地建设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为我省体育场地(馆)建设早日实现市场化的运作奠定一些理论方面的基础,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我省的体育场地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促进我省体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对体育场地(馆)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体育事业,并针对社会资本如何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更是从合作模式(PPP)到操作模式都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方案。基于此,本课题从社会力量参与的视角出发,以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数理统计、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体育场地(馆)规模、投融资、运营管理等状况进行分析,并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外PPP模式下的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运营特点,并对比国内PPP模式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试图找出PPP模式下具体操作模式的影响要素,最后提出湖北省体育场地(馆)发展建设的相应对策。结论如下:(1)湖北省体育场地(馆)建设存在建设数量少、体育场地(馆)布局不合理、对外开放率不高、使用率低、投融资模式单一、社会力量参与缺乏、运营模式单一、管理方式不当、未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缺乏体育特色品牌等诸多问题。(2)湖北省共计体育场地(馆)在投资比例上,政府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占比较高,私营企业投资不足;在运营管理上,以自主运营为主,合作运营和委托运营的场地(馆)仅820个。(3)制约湖北省体育场地(馆)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体育场地(馆)社会资本参与渠道不畅通;体育场地(馆)投融资产权划分不清;体育场地(馆)投融资缺乏法律制度保障,除此之外,经营定位错误、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税收政策支持等也是制约其发展建设的主要因素。(4)国内外现行的体育场地(馆)投融资模式主要以PPP模式为主,PPP模式下的具体操作如BOT、TOT、OT、BOO、ROT等模式较为成熟,多个体育场地(馆)的成功经验可参考借鉴。(5)湖北省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场地(馆)运营模式,通过借鉴国内外体育场地(馆)成功建设运营经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体育场地(馆)建设运营中,加强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群众体育传统项目的场地建设,鼓励社会组织承办各类体育赛事,利用湖北省环境资源,走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体育场地发展路线。(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胡文丹[10](2016)在《湖北省大型体育场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服务事业是新时期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体育服务是发展公共服务事业的内容之一,而大型体育场馆是公共体育服务开展的重要媒介,对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把握湖北省大型体育场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状,是发展我省公共体育服务的前提条件,也对公共服务事业起到助力作用。本文是基于湖北省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以享受国家补助资金低免费开放的湖北省大型体育场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析湖北省大型体育场馆供给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以及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湖北省大型体育场馆以低收费和免费的方式向社会大众供给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内容全部涉及大型体育场馆及附属设施、体育活动服务、体育技能培训服务、运动健身服务和国民体质测试服务,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社会大众的健康水平,同时充实了社会大众的生活。2.湖北省大型体育场馆每周低免费开放时间呈增加趋势,但由于成本问题,地理位置、参与人数等原因各地区场馆每周开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位置处于经济发展较好、参与人员多、交通相对便利的市中心场馆,低免费开放时间较长;而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参与人员较少的山区或郊区一带的场馆,低免费开放时间相应有所缩短。3.大型体育场馆公共体育服务的资金供给大部分来源政府财政拨款和上级补贴。4湖北省大型体育场馆坚持公益为主原则,场馆低免费为社会开放造成运营成本较高,经营创收能力有限,经营负担较重。最后,本研究对策:1.合理控制场馆低免费开放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大供给资金投入。2.拓宽大型体育场馆低免费供给资金来源渠道。3.根据地方特色将公共体育服务品牌化,积极开展经营创收。4.重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政策,加强公益性政策的落实,保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体育场地普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和日本均定期对全国体育场地进行普查,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两国的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中调查方法的差异,把握体育场地普查调查方法的规律,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全国性体育场地普查建立统计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通过分析中、日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登记表分类、普查指标、调查对象、普查指标、调查方式、信息统计方式的异同,得出启示:增加教育系统调查表;完善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指标,提高普查数据使用率;增加道路类体育场地普查指标;增加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网络信息系统的网络链接转切,实现自主填报;充分发挥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的公共服务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育场地普查论文参考文献
[1].肖榕.更多健身设施惠及更多群众[N].福建日报.2019
[2].张强,王家宏.中国和日本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中的调查方法比较及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
[3].王超.辽宁省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分析[D].湖南工业大学.2019
[4].刘迎.山东省体育场地发展趋势与场地发展规律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8
[5].魏德样,雷福民,雷雯.中国体育场地发展的动态特征分析——基于全国场地普查数据[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
[6].蒲学光.《贵州省体育产业统计》和《贵州省体育场地普查》发布[N].贵州日报.2017
[7].宋忠良,陈更亮,贺新家.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体育场地建设发展趋势——基于两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张智学.基于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背景下哈密地区的体育事业开展状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9].刘歆.社会力量参与湖北省体育场地(馆)发展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10].胡文丹.湖北省大型体育场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标签:健身设施; 体质测试; 体育场地; 运动场地; 太极; 体育公园; 场地面积; 体育活动场所; 平方米; 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