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运政管理工作的职能(论文文献综述)
徐鹏[1](2020)在《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直接服务于宁夏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支撑地区经济发展和服务人民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2003年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成以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急剧增加,品类需求越来越广泛,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车辆、从业人员数量急剧上升,道路交通环境日益复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起数、经济损失都逐年上升。相较普通运输事故,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除了人员伤亡、经济财产损失,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危险源的诱发,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是危险货物监管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文提出通过建设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进行安全监管,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发生。鉴于此,基于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业务需求,以信息化监管为核心,安全监管及已有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现状,对拟建安全监管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接着,从系统建设目标入手,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最后,对系统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通过风险识别、风险管理进行风险管控,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建立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可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政府部门安全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强化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能力,节约社会管理资源,为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的其它省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琰楠[2](2020)在《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监管和服务的水平。通过调研宁波、杭州等地区的先进经验,与业务部门、执法人员、交管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认真研究、反复调试和修改完善软硬件设备,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平台,整合原有的业务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为运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平台的六项业务为研究对象,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道路运输管理先进经验,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系统功能、实用性、对服务水平的提高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呼市运政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主要原因。本文对标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论述呼市实施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监管+服务”两大目标。从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场管理、货物运输及货运站场管理、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出租车及网约车管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管理共六个方面分析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平台,并对各项业务的管理实效进行评价,从政策、信息技术、人力、资金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智慧管理的措施。得出以下结论:智慧管理是提高道路运输监管和服务的最佳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各项业务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道路运输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刘永[3](2020)在《面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决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随着国家各项规划的实施与政策推动,未来一个时期高速公路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高速公路规模的扩大、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公众出行方式的改变,使高速公路运营安全面临巨大挑战,重大交通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形势严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提升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的需求更甚。同时,管理决策能力在当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实践工作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管理指挥功能不强、协调联动效能不足、信息沟通共享不够、决策方法针对性不强等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决策机制。为此,面对当前严峻的发展形势,研究如何构建与其相适应的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方法,强化提升应急管理决策能力,已迫在眉睫,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当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在分析既有研究工作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探讨我国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现状,设计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升的经验参考分析方法,进而从已有问题的管理实践经验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探讨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的提升策略;然后,针对当前应急管理决策系统的管理决策能力不足,从强化应急信息集成整合、利于管理决策的角度,建构基于云技术的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决策系统框架;考虑信息在应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分别从决策信息质量、信息更新性两个角度,构建应对复杂不确定突发事件的高速公路应急决策模型与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探讨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的提升策略。首先,针对典型省份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现状,对比分析“两家管”、“上分下合,属地管理”和“一家管”三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及经验;其次,从应急管理体系的角度,分析讨论执法主体的合法性、执法行为的可监督性和可约束性、权责统一的整体性、运行管理模式高效性四个方面的要求,确定了影响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最后,聚焦关键影响因素,设计基于经验挖掘理论的能力提升策略分析的方法,利用RStudio平台编程从已有的高速公路事故调查分析报告中挖掘有价值的策略信息,据此探讨了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的提升策略:健全法制建设,保障依法应急;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强化集中管控与决策;推进应急管理决策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互通共享能力,以期为各级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或机构提供有效的经验决策参考。(2)建构云技术驱动下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决策系统框架。结合前述应急管理决策平台信息化能力建设需求,首先系统分析阐述高速公路网应急管理决策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新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提出高速公路网应急管理决策系统的建设目标和思路,重点分析路网运行管理中的应急管理功能需求和工作流程;然后,考虑运行管理中交通资源分散、资源共享能力不足、信息共享沟通强度不够等现实问题,设计基于云技术的应急管理决策系统体系架构,主要包括交通物联信息感知层、云架构信息接入与管理层、交通大数据管理与决策服务应用层三层结构,并分析各层的组织结构及应用功能。最后,提出对保障平台有效运行的管理体系建设建议。系统架构方案,可有效实现交通运行状态感知信息和业务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换,为全面提高高速公路网运行日常管理效率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3)研究基于决策信息质量的高速公路单阶段应急决策方法。应急管理决策信息平台为应急响应的方案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研判基础,考虑有限决策信息的最大化利用,提出一种不确定决策环境下基于前景理论和热力学方法的应急决策方法。首先,利用梯形直觉模糊数对不确定信息的强表征特质,有效实现决策专家对应急方案的初始偏好判断;基于前景理论,将决策专家的有限理性行为引入量化过程中,构造前景效用矩阵,实现初始决策属性信息向前景效用的转化。然后,考虑决策信息质量,提出基于热力学方法的信息质量量化方法,将前景效用矩阵转化为新的基于热力学方法的前景效用矩阵,实现最大化利用前景效用信息。最后,利用梯形直觉模糊Choquet积分算子和加权平均算子有效集结各备选方案的前景效用矩阵信息,并引入带有风险态度参数的得分函数,得到备选应急预案的最终排序决策,并对排序结果进行敏感度分析,进而确定最优应急决策方案。(4)研究基于决策信息更新的高速公路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方法。考虑单阶段应急决策方法的应用局限,结合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多阶段性、动态不确定性、信息更新性等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决策者心理参考满意度信息更新的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模型与方法。首先,以区间梯形直觉模糊数形式刻画各个决策阶段的判断偏好信息,有效克服决策专家无法用精确数表达隶属度、非隶属度和犹豫度的现实判断困难;其次,利用熵权法分别计算各事件演化阶段下专家属性的客观权重,进而采用IVTr IFWA算子集结各个决策阶段方案的价值,避免主观赋权的结果偏差;然后,结合事件态势动态演变过程和决策者的心理参考预期效应,提出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方法原理,继而构造新的满意度参数公式,提出基于满意度信息阶段更新的权重优化动态模型,获得各演化阶段的最优满意度及权重;最后,构建基于决策者风险态度的应急方案价值效用函数,得到各演化阶段下各方案的综合价值及排序,进而揭示决策结果受决策专家风险态度影响的变化规律。上述研究一方面为政府完善当前形势下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供参考建议,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
杨震[4](2020)在《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研究 ——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省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华北平原北部,是整个华北和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和交通枢纽。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部门在唐山乃至河北运输体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几年取得的成果极为瞩目。但随着大部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之十八大以来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紧迫性,以至于当前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开始滞后于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的生活需求。为了响应国家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宏观布局,亟需对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转变和革新。通过文献研究及资料统计分析对唐山市道路运输领域的公路里程、基础设施、运输主体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唐山市、河北省及中央层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报告、条例、意见等,总结了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历程,并通过职能方式、职能内容以及组织结构对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现状进行了概述。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的形式,发现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明显。但调控政策不够具体,调控措施不到位;准入工作内容有待简化,准入管理对象被区别对待;监督范围过于集中;监督方式单一;缺乏服务意识;职能交叉严重。此类问题依然存在,不利于唐山市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解决以上几点问题可从四个方面着手:深化政策内容,规范规划制定,加强调控措施;丰富准入管理方式并减少行政审批内容,完善联动机制,精确核准职能,按等级、分层次实行准入管理;依法行政,完善监管制度,完善惩罚机制;培育公共服务市场化理念,培育多元市场竞争主体。图13幅;表6个;参69篇。
任丽丽[5](2018)在《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交通运输部提出四个交通建设,其中智慧交通是关键,而道路运输是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在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道路运政管理服务水平与质量是其一直关注并要解决的一大实际问题。在新技术支撑的新环境中,研究提升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效率,关键是发现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中的不足,找到需要改革的新视点,并且在分析新视点带来的新内涵与现有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构建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本文主要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道路运政智慧管理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首先,界定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内涵,分析其特性;其次,在研究道路运政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接着,在分析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前提下,指出构建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的目标与关键环节;再次,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从资源层、能力层和职能层角度进行分析,构建了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该模式包含信息管理、政务管理与决策管理三个模块。在信息管理层面,主要是构建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平台,对道路运输行政管理部门及所涉及的各个业务往来部门的系统进行集成,将其置于统一的平台,实现一体化运营管理;在政务层面,重新定位行政管理部门与公众的角色,对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精简部门结构,提升行政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在决策层面,从常规决策问题与非常规决策问题两个角度设计了事务委员会、决策委员会及专家系统构成决策管理体系。同时,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利用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平台,对道路运政管理进行科学决策;最后,通过对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实证研究,结合智慧管理模式构建的关键环节,提出道路运政智慧管理保障措施。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提升了道路运输跨部门协同办理能力和决策效率,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向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健康发展。本文的研究对于丰富道路运输管理体系以及指导道路运输行政管理部门如何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
李佼[6](2017)在《玉溪市红塔区运政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以及云南省“五网建设”加力提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的道路运输行业,其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外部环境加速了运输业与互联网的结合,这既是运输行业对运能和运力等方面的自发需求,也是运输行业生长的必经之路,而运输行业的这一必然选择给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面临重大调整,传统的运政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对道路运输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玉溪市红塔区交通运政部门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方法论及实证调查与个案研究法,从传统运政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中发现当前运政管理的不足之处,并从制度建设和“互联网+”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着手,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对推进传统运政管理模式转型有所启发。
赵金磊[7](2017)在《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运政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攻坚期,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政府的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能够为民众公正地、透明地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百姓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支持。在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研究道路运政管理策略,可以为道路运政职能转变指引方向,也能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实现的途径。本文首先阐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理论,指出了运政管理策略研究对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意义;接着通过对发达国家道路运输管理职能的分析,总结出发达国家在运政管理上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在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指导下,通过博弈论、法经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对运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道路运输违法行为多发问题、运输经营者违法行为屡查屡犯问题及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危险性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最后指明运政管理在政府职能转变大背景下改革的方向,以促进道路运输管理职能健康发展。
李彩云[8](2017)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为各行各业管理理念和模式变革提供了全新的政策导向和研究视角。我国交通运输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在2016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部署中明确提出将全力推行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任务。道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率先适应政策需求,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主攻方向,打造道路运输行业治理新高度,从而实现行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目前有较多学者对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进行研究,但研究的重点大都局限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内部进行封闭性研究,尚未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职能转变,并且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的研究仍为空白。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研究视角并根植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理论基础,对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研究。首先,论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理论,政府职能转变和道路运政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宏观指向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应有之义;其次,对道路运输业和道路运政管理职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实现新视角下道路运政管理职能的有效转变指明方向;再次,根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诠释并结合道路运政管理职能所存在的问题明确了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原则、方向及路径选择;最后,从理念、制度和队伍建设三方面为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提供了保障措施。论文的研究对于实现我国道路运政管理职能有效转变以及加快推进道路运输行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且为实现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现代化发展目标提供有益借鉴。
罗璇[9](2016)在《云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文中提出现代社会中,由于环境自身的动荡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其注入的更多不确定性,危机随之成了社会环境的常态,各种日益复杂、动态多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是任何单一的政府部门和机构所难以独自应对的。这种担忧驱使政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重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整合,以避免政策目标之间相互抵触,最终影响行政效益与效率提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自主权力不断的扩大,地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政府间关系越来越复杂,加之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模糊,因而在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中存在着严重的行政碎片化问题:各自为政、部门主义、权大于法等,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政府的行政能力,降低了政府公信力,不利于政府整体效能的发挥。唯有通过重新整合地方政府部门间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整体效益,真正为人民提供最切实的公共服务。因此,理顺和发展各地区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对于推动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云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理实际,通过对省交警、公路局、路政、运政、安监等部门开展调研,以及对普通群众随机发放《云南省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安全管理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协调与整合为核心的整体性治理理论,为云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理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路径。本文拟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工具,对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理中一些长期以来“碎片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为实现系统化、制度化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姚小娟[10](2016)在《探究影响我省道路运政职能发挥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文中提出道路运输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路运输职能的发挥情况,目前影响道路运政职能发挥的问题很多,主要有"手段"问题、"体制"问题、"难执法、执法难"问题等。因此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然后制定科学的方案将其有效解决,才能够使道路运输平稳发展。
二、发挥运政管理工作的职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运政管理工作的职能(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概述 |
2.1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概述 |
2.1.1 危险货物的定义 |
2.1.2 危险货物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
2.2 危险货物基本特性与运输安全要求 |
2.2.1 爆炸品 |
2.2.2 气体 |
2.2.3 易燃液体 |
2.2.4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及水中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2.2.5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
2.2.6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
2.2.7 腐蚀性物质 |
2.3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 |
2.3.1 危险货物运输特征 |
2.3.2 宁夏危险货物运输监管范畴 |
2.4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 |
2.4.1 建设必要性 |
2.4.2 建设目标 |
2.4.3 建设内容 |
2.5 事故树分析法 |
2.5.1 “事故树分析法”的概念 |
2.5.2 “事故树分析法”的编制程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需求分析 |
3.1 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基本情况 |
3.1.1 宁夏危险货物运输概况 |
3.1.2 宁夏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概况 |
3.2 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
3.2.1 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3.2.2 运输企业存在的问题 |
3.2.3 安全管理问题的根源分析 |
3.3 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信息化系统现状 |
3.3.1 应用系统现状及差距 |
3.3.2 数据资源现状及差距 |
3.4 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功能需求 |
3.4.1 总体功能需求 |
3.4.2 不同主体的功能需求 |
3.5 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控系统性能需求 |
3.5.1 系统运行性能要求 |
3.5.2 系统扩展性能需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
4.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1.1 总体布局 |
4.1.2 总体架构 |
4.1.3 业务架构 |
4.1.4 系统边界 |
4.2 系统应用建设方案设计 |
4.2.1 应用系统综述 |
4.2.2 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
4.2.3 行业信息服务系统 |
4.2.4 信息交换共享系统 |
4.3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
4.3.1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信息交换平台 |
4.3.2 地理信息系统服务 |
4.3.3 数据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关键技术应用 |
5.1 关键技术 |
5.2 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应用与实现 |
5.2.1 车辆监管功能 |
5.2.2 预警管理功能 |
5.2.3 考核管理功能 |
5.2.4 车辆报障功能 |
5.3 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应用与服务 |
5.3.1 车辆动态信息统计分析 |
5.3.2 移动手持执法平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效益评价和风险防控 |
6.1 效益评价 |
6.1.1 经济效益 |
6.1.2 社会效益 |
6.2 风险防控 |
6.2.1 风险识别 |
6.2.2 风险管理 |
6.2.3 保障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宁夏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记录 |
附录 B 数据资源建设费用估算表 |
附录 C 支撑环境投资估算表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2)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设计 |
2.1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构建 |
2.1.1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目标 |
2.1.2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构成因素 |
2.1.3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构建原则 |
2.1.4 智慧管理协同运行机制 |
2.2 相关模块分析 |
2.2.1 道路运政信息管理模块 |
2.2.2 道路运政政务管理模块 |
2.2.3 道路运政决策管理模块 |
2.3 呼和浩特市运政智慧管理平台 |
2.3.1 呼和浩特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及行业管理概况 |
2.3.2 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平台基本情况 |
2.4 相关理论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客运输及客运站场智慧管理 |
3.1 相关政策法规 |
3.1.1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的主要条款 |
3.1.2 《呼和浩特市旅游客运车辆联合监管办法》的主要条款 |
3.1.3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的主要条款 |
3.2 先进地区旅客运输及客运站场管理 |
3.3 呼市智慧运管平台中旅客运输及客运站场管理 |
3.3.1 4G视频驾驶员主动安全预警系统 |
3.3.2 客运站场智慧管理 |
3.4 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货物运输及货运站场智慧管理 |
4.1 相关政策法规 |
4.1.1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
4.1.2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
4.2 先进地区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 |
4.3 呼市智慧运管平台中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 |
4.4 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危险货物运输智慧管理 |
5.1 相关政策法规 |
5.1.1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
5.1.2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
5.2 先进地区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
5.3 呼市智慧运管平台中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
5.4 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出租车及网络预约车智慧管理 |
6.1 相关政策法规 |
6.1.1 《呼和浩特市客运出租车管理》的主要内容 |
6.2 先进地区出租车及网约车管理 |
6.3 呼市智慧运管平台中出租车管理 |
6.4 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智慧管理 |
7.1 相关政策法规 |
7.1.1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 |
7.1.2 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的有关规定 |
7.2 先进地区驾培管理 |
7.3 呼市智慧运管平台中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智慧管理 |
7.3.1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智慧管理概况 |
7.3.2 考试管理系统 |
7.3.3 培训管理系统 |
7.3.4 驾校智能教学系统 |
7.3.5 云行学车APP |
7.4 对比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智慧管理 |
8.1 相关政策法规 |
8.1.1 交通运输部关于行政执法的主要规定 |
8.1.2 呼和浩特市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的主要规定 |
8.1.3 内蒙古自治区推行行政执法的主要规定 |
8.2 先进地区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管理 |
8.3 呼市智慧运管平台中道路运输行政执法管理 |
8.4 对比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成效及发展前景 |
9.1 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效果 |
9.2 智慧运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9.3 智慧运政优化对策 |
9.3.1 对比分析 |
9.3.2 呼和浩特市智慧运政优化路径 |
9.3.3 呼和浩特市智慧运政优化成效概述 |
9.4 保障措施 |
9.4.1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政策支持 |
9.4.2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信息技术保障 |
9.4.3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人力保障 |
9.4.4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资金保障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面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贡献与研究局限性 |
1.4.1 主要贡献 |
1.4.2 研究局限性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相关理论与研究评述 |
2.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理论 |
2.1.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定义 |
2.1.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 |
2.1.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特征 |
2.1.4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流程 |
2.1.5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2.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信息获取及应急管理决策应用 |
2.2.1 突发事件信息获取、处理及应用 |
2.2.2 突发事件信息的应急管理决策应用 |
2.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基础 |
2.3.1 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方法 |
2.3.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 |
2.3.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特性 |
2.4 研究现状评述及展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能力提升策略 |
3.1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
3.1.1 样本收集与选择 |
3.1.2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
3.1.3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行模式现状 |
3.2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问题评析 |
3.2.1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模式发展脉络分析 |
3.2.2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升的实证分析 |
3.3.1 问题分析 |
3.3.2 研究方法及框架 |
3.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3.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3.4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升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技术驱动的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决策系统分析与建构 |
4.1 问题分析 |
4.2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决策系统构建分析 |
4.2.1 系统总体与建构思路 |
4.2.2 系统的基本需求分析 |
4.2.3 系统总体架构分析 |
4.3 应急管理决策系统的体系架构逻辑分析 |
4.3.1 交通信息感知层 |
4.3.2 云架构信息接入与管理层 |
4.3.3 交通大数据管理与决策服务应用层 |
4.4 系统实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单阶段应急决策方法 |
5.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决策问题分析 |
5.2 相关理论方法 |
5.2.1 梯形直觉模糊数 |
5.2.2 前景理论 |
5.2.3 热力学方法 |
5.3 基于Choquet积分的梯形直觉模糊集结算子 |
5.4 基于信息质量的高速公路应急决策模型 |
5.4.1 问题描述 |
5.4.2 决策模型与方法 |
5.5 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方法 |
6.1 问题分析 |
6.2 区间梯形直觉模糊数 |
6.3 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模型与方法 |
6.3.1 问题描述 |
6.3.2 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模型原理 |
6.3.3 基于满意度信息更新的动态应急决策方法 |
6.4 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研究 ——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行政管理职能 |
2.1.2 行政管理职能转变 |
2.1.3 服务型政府 |
2.2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概述 |
2.2.1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的内涵 |
2.2.2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的分类 |
2.3 理论基础 |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3 公共治理理论 |
第3章 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历程及现状 |
3.1 唐山市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 |
3.1.1 公路里程 |
3.1.2 道路运输基础设施 |
3.1.3 运输主体结构 |
3.2 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历程 |
3.2.1 1949~1977年:直接管理 |
3.2.2 1978~2008年:间接管理 |
3.2.3 2008年至今:统筹协调管理 |
3.3 现阶段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概述 |
3.3.1 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组织结构 |
3.3.2 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内容 |
3.3.3 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方式 |
第4章 现阶段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情况调查设计 |
4.1.1 问卷调查 |
4.1.2 数据可靠性检验 |
4.2 现阶段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 |
4.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4.2.2 调控职能存在的问题 |
4.2.3 准入职能存在的问题 |
4.2.4 监督职能存在的问题 |
4.2.5 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 |
4.3 现阶段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问题的成因 |
4.3.1 法制建设有待完善 |
4.3.2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 |
4.3.3 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
第5章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建议 |
5.1 国内外地区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启示 |
5.1.1 深圳市 |
5.1.2 珠海市 |
5.1.3 美国 |
5.1.4 日本 |
5.2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建议 |
5.2.1 加强行业调控职能 |
5.2.2 促进准入职能市场化 |
5.2.3 完善市场监督职能 |
5.2.4 增强公共服务职能 |
5.3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保障措施 |
5.3.1 转变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意识 |
5.3.2 加强统一组织领导,做好组织保障 |
5.3.3 强化道路运输行政管理队伍,提升人员素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市场从业人员) |
附录B 访谈提纲(道路运输行政人员) |
附录C 唐山市交通运输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道路运输管理体制 |
1.2.2 道路运输管理职能 |
1.2.3 智慧交通 |
1.2.4 道路运输模式改革 |
1.2.5 智慧管理 |
1.2.6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分析 |
2.1 智慧管理内涵分析 |
2.1.1 智慧管理界定 |
2.1.2 智慧管理内涵及特性 |
2.2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涵义及范畴 |
2.2.1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界定 |
2.2.2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特性 |
2.3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理论借鉴 |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道路运政智慧管理中的指导意义 |
2.3.2 网格化理论在道路运政智慧管理中的运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道路运政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3.1 道路运政管理现状分析 |
3.2 道路运政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道路运政管理体制落后 |
3.2.2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
3.2.3 道路运输管理思想及管理方式落后 |
3.3 道路运政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
3.3.1 道路运政实现智慧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3.3.2 道路运政实现智慧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目标及关键环节 |
4.1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目标 |
4.1.1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特征 |
4.1.2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目标 |
4.2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关键环节 |
4.2.1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组成要素 |
4.2.2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影响因素 |
4.2.3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的关键环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设计 |
5.1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构建原则 |
5.2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总体设计思路 |
5.2.1 智慧管理总体设计思路 |
5.2.2 智慧管理总体模式 |
5.2.3 智慧管理协同运行机制 |
5.3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构建 |
5.3.1 道路运政信息管理模块 |
5.3.2 道路运政政务管理模块 |
5.3.3 道路运政决策管理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实证研究 |
6.1 宁波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现状分析 |
6.1.1 宁波市智慧运管内涵分析 |
6.1.2 宁波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效果 |
6.2 宁波市智慧运管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6.3 宁波市智慧运管优化路径 |
6.3.1 智慧运管与智慧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
6.3.2 宁波市智慧运管优化路径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保障措施 |
7.1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政策保障 |
7.2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信息技术保障 |
7.3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人力保障 |
7.4 道路运政智慧管理财力保障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1.研究结论 |
2.研究创新点 |
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玉溪市红塔区运政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 |
一、背景研究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系统方法论 |
三、实证调查与个案研究法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街头官僚理论 |
第五节 相关概念 |
一、道路运输的概念 |
二、行政执法的概念 |
三、“互联网+”的概念 |
四、信息化的概念 |
第六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数据云服务体系在运政系统中的应用 |
二、研究基层运政部门管理现状 |
三、研究运政部门职能转型的制约因素 |
四、研究运政队伍应如何实现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 |
五、研究如何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与完善 |
六、研究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 |
第一章 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运输1.0时代的概述(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
一、运输1.0时代的特点——政策放开、激活市场 |
二、运输1.0时代职能简单、专业化程度不高的运政队伍 |
第二节 运输2.0时代的概述(90年代中期—2014年前后) |
一、运输2.0时代的特点——路成网、车更多 |
二、运输2.0时代路政强化公共管理职能——以费改税为标志 |
第三节 运输3.0时代的概述(2014年至今) |
一、运输3.0时代的特点——需求个性化、复杂化 |
二、运输3.0时代——向专业化、服务型转变的运政管理 |
第二章 道路运输行业以及道路运输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道路运输行业的现状分析 |
一、道路交通设施 |
二、道路运输载运工具 |
三、道路运输服务量 |
第二节 红塔区道路运输管理的现状分析 |
一、“条条”模式 |
二、“块块”模式 |
三、“条块”结合模式 |
第三章 运政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制约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局限性 |
二、全面现代化阶段各个时期交通运输政策概况 |
第二节 运政管理粗放化的制约 |
一、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 |
二、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部门编制制度不科学 |
三、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
第三节 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
一、缺乏有效的内部沟通平台,各级运管部门政策信息传输不畅 |
二、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信息化水平不高 |
三、业务办理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 |
四、面向公众数据接口存在空白,公众认知度低 |
第四章 改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建议 |
第一节 积极推进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 |
第二节 构建运政部门精细化管理框架 |
一、灵活设定部门岗位,建立有效激励制度 |
二、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做到人员配置精细化 |
三、加强运政队伍行为规范精细化管理 |
第三节 引入现代化“互联网+”的管理模式 |
一、建设运政大数据标准基础数据库,开创运政系统内部信息共享新格局 |
二、构建运管对外信息数据交互平台,简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形式 |
三、搭建运输安全云监管,完善安全监管应急指挥系统 |
四、创新宣传形式,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运政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运政管理策略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问题、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路线图和论文框架 |
第2章 运政管理相关职能和发达国家的先进实践经验 |
2.1 运政管理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及其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
2.1.1 道路运政管理主要职能 |
2.1.2 运政管理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 |
2.1.3 运政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
2.1.4 道路运政管理在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发展方向 |
2.2 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
2.2.1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 |
2.2.2 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
2.2.3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
2.2.4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
2.2.5 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
2.3 发达国家的先进实践经验 |
2.3.1 日本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 |
2.3.2 英国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 |
2.3.3 美国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 |
2.3.4 发达国家道路运政管理先进经验的借鉴 |
第3章 天津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天津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现状 |
3.2 我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道路运输违法行为多发 |
3.2.2 运输经营者违法行为屡查屡犯 |
3.2.3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危险性大 |
3.3 我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
3.3.1 道路运输违法行为多发的原因 |
3.3.2 运输经营者违法行为屡查屡犯的原因 |
3.3.3 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存在危险性的主要原因 |
第4章 完善运政管理的策略探讨 |
4.1 博弈论在运政监管策略优化中的应用 |
4.1.1 运政执法的现状 |
4.1.2 博弈论的应用 |
4.1.3 博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4.1.4 运政执法人员打击道路运输违法的博弈分析 |
4.1.5 打击道路客运投机经营行为与客运市场改善的博弈分析 |
4.1.6 博弈分析后的改进措施 |
4.2 基于法经济学理论的监管优化策略 |
4.2.1 执法监管的威慑作用 |
4.2.2 最优监管投入水平 |
4.2.3 监管投入的边际分析 |
4.2.4 最优监管方式 |
4.2.5 法经济学分析后的改进措施 |
4.3 利用心理学原理优化运政执法 |
4.3.1 研究和学习心理学知识对运政执法工作的意义 |
4.3.2 对执法对象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基础理论分析 |
2.1 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分析 |
2.1.1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2.1.2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诠释 |
2.1.3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
2.2 政府职能转变内涵分析 |
2.2.1 政府职能的内涵 |
2.2.2 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
2.3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内涵分析 |
2.3.1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的内涵 |
2.3.2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要求 |
第三章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 |
3.1.2 道路运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现状分析 |
3.2.1 制度基础与法律依据 |
3.2.2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范围 |
3.2.3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分工 |
3.2.4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方式 |
3.3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道路运输法制建设不完备 |
3.3.2 道路运输管理体制不顺畅 |
3.3.3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关系不明晰 |
3.3.4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重心不突出 |
第四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与路径 |
4.1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原则 |
4.1.1 法治规范原则 |
4.1.2 统一效能原则 |
4.1.3 协同治理原则 |
4.1.4 循序渐进原则 |
4.2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的重心与方向 |
4.2.1 加强行业调控职能 |
4.2.2 完善市场监管职能 |
4.2.3 增强公共服务职能 |
4.2.4 强化安全管理职能 |
4.2.5 加强环境保护职能 |
4.3 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路径 |
4.3.1 逐步完善道路运输法规体系的建设 |
4.3.2 加快道路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 |
4.3.3 理清道路运输各职能主体间的关系 |
4.3.4 创新道路运输管理职能方式 |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保障措施 |
5.1 转变管理理念 |
5.1.1 治理理念 |
5.1.2 法治理念 |
5.1.3 服务理念 |
5.2 完善制度保障 |
5.2.1 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
5.2.2 加强权力监督制度 |
5.2.3 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
5.3 强化队伍建设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云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安全管理 |
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
三、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理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整体性治理理论概述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 |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要解决的问题:碎片化 |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
第二章 云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云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现状分析 |
一、云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环境分析 |
二、云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形势分析 |
三、民众对安全出行的需求 |
第二节 云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理机构与职责 |
一、交通部门管理机构与职责 |
二、公安部门管理机构与职责 |
三、安监部门管理机构与职责 |
第三节 云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
一、安全管理体制“碎片化” |
二、安全管理机制“碎片化” |
三、安全管理法制“碎片化” |
四、安全管理信息“碎片化” |
第三章 国内外公路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公路安全管理经验 |
一、美国公路安全管理经验 |
二、英国公路安全管理经验 |
三、法国公路安全管理经验 |
第二节 国内公路安全管理经验 |
一、重庆市公路安全管理经验 |
二、贵州省公路安全管理经验 |
第四章 云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理整体性治理模式构建 |
第一节 治理层级整合 |
一、部门整合:形成部门联动机制 |
二、层级整合:优化组织内部管理系统 |
三、区域整合:健全区域合作机制 |
第二节 治理功能整合 |
一、政策整合:建立统一道路交通立法机构 |
二、组织整合: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制 |
三、预算整合:建立安全经费保障制度 |
四、信息整合:统一安全数据库和信息发布平台 |
第三节 责任和信任机制整合 |
一、监督整合:建立完善监督奖惩体系 |
二、绩效整合:建立统一安全管理考核评价标准体系 |
三、组织文化整合:塑造公路安全管理公共精神 |
第四节 人力资源整合 |
一、实施人才战略工程 |
二、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
三、创新社会管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表 |
致谢 |
四、发挥运政管理工作的职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研究[D]. 徐鹏.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2)
- [2]呼和浩特市道路运政智慧管理研究[D]. 李琰楠. 长安大学, 2020(06)
- [3]面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决策方法研究[D]. 刘永.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唐山市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研究 ——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D]. 杨震.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道路运政智慧管理模式研究[D]. 任丽丽. 长安大学, 2018(01)
- [6]玉溪市红塔区运政管理研究[D]. 李佼. 云南大学, 2017(05)
- [7]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运政管理策略研究[D]. 赵金磊. 天津大学, 2017(09)
- [8]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道路运政管理职能转变研究[D]. 李彩云. 长安大学, 2017(02)
- [9]云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D]. 罗璇. 云南财经大学, 2016(12)
- [10]探究影响我省道路运政职能发挥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 姚小娟. 经贸实践,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