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每一件艺术作品的产生都取决于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创造它的艺术家们,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所处时代的影响。在一个特定的时期,由于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等因素,艺术家们的绘画风格、技法和创作的题材上都会趋向于一致,但也由于艺术家个人的经历不同,会在自己作品中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在日治的五十年中,台湾同时产生了第一批的西洋画家和东洋画家,他们以台北城为中心,以日本驻台湾总督府举办的官办美术展为主题,以东京帝展画风为典范,以西欧的绘画为依据,展开了美术步入近代的新美术运动。台湾的美术发展,经由日本人将西洋印象主义绘画观念传入本土,开创了台湾艺术家与国际间的交流。从印象派在台湾的起步,到后来形成印象派概念的各自表述,除了时空环境的现实间隔外,期间的转折起伏与赴日学画的青年留学生关联至深。日据时期台湾油画家们,凡是留在台湾本岛者,终身以表达地方的风土特色为追求,在文化方面的思考相对地显得薄弱,反而是这些前往中国大陆的艺术家,一方面在艺术作品中渗透一种形式上意义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在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大思潮中,思考“油画中国化”或“油画东方化”的课题。陈澄波如此,郭柏川亦如此,相对于徐悲鸿的以历史主题入画,相对于林凤眠的取材古装仕女人物,台湾油画家直接取材现实,仍具强烈的东方性格,实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