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采用生态措施治理成效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采用生态措施治理成效

平远县水务局广东平远514600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据统计,我国流域面积在200~3000km2的小河流数量庞大,且在农业灌溉、涵养水源、防洪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事实上,我国的中小河流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维护工作,进而导致河流的生态效益日渐下降,而其功能性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为此,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生态措施;治理成效

我国南方地区因地形的影响,导致中小河流的数量较多。事实上,这些河流往往能够实现对于区域环境的改善,并为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水源。目前,由于管理理念的落后以及资金投入不足,我国中小河流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不利于其功能性的充分发挥。本文基于此,以梅州市中小河流的治理为例,论述生态措施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所起到的效果。

1.工程案例

梅州市平远县位于丘陵地区,该地区雨量充沛、山高水长,形成了数量众多的中小河流。近年来,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以及养护工作,导致该县的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相对滞后,并出现了防洪标准低、河道淤塞、行洪不畅等问题,故而在雨季到来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并成为了该县防洪安全的短板。

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县有关部门立足于“防洪减灾、岸固河畅、生态自然、安全经济、长效管护”的治理原则进行境内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从而由此促进河道防洪减灾能力的增强,并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据悉,本次整治的河流数量高达13条,共计185公里,预算总投资3.522亿元。

2.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措施

2.1建设自然的河道

中小河流的河道往往是在水流与河床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符合自然规律。为此,相关部门在进行该类河流的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自然规律的遵循,并尽可能的保障河流的天然形态的多样。

在实际的治理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依据河流的基本走势,采取“宜宽则宽,宜弯则弯,宜滩则滩”的原则进行操作,规避人为因素对于河流走势的改变。事实上,自然蜿蜒的河道形态往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于洪水流速的降低,并削弱洪水的破坏力,实现河流功能性的充分发挥。

在这一原则的影响下,施工单位规避人为对河流的裁弯取直、缩短河道工作,尽量维持河道的天然状态。此外,建设单位还积极开展中小河流的两清工作,即清理河道周边的违建以及阻碍行洪的障碍物,从而由此促进该地区河流形态的恢复,并进一保障河流的行洪能力。

图1平远县河流治理后的实景图

事实上,由于河流两侧往往会在流水作用下形成阔平缓的河岸带,而这一区域也为动植物的生长、栖息提供了场所,有助于河流净化、恢复能力的发挥。为此,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在具备放坡的状况下,科学的采用自然缓坡方式进行作业,从而促进河岸带的形成,并带动河流修复的进一步提升。

2.2合理运用生态护坡护岸技术

传统的河岸治理作业过程中,普遍借助硬化护坡、护岸技术进行作业,进而导致河岸周边的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该河流水生态循环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利于河道自净能力的发挥。

为了规避这一问题的处理,促进该地区河流功能性的充分发挥,相关单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生态护坡护岸技术的运用,并降低对于硬质化材料的使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高孔隙率材料的运用,诸如植草砖、格宾石笼等。该类建材的运用能够规避河道岸坡被流水的侵蚀,并进一步提升河床边坡稳定性以及抗冲刷能力。

施工人员在相关作业的过程中,还加强了对于植被护坡护岸技术的运用,该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实现对于植被群落的根系的合理化运用,从而由此确保河岸土体坚固性的进一步增强。此外,由于植物的根系能够实现对于土壤多余水分的吸收,从而由此提升护坡土壤的粘聚力,并由此提升土体的强度,促进河道岸坡稳定性的进一步增强。

3.生态措施治理成效

3.1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平远县通过借助生态措施进行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后,实现了该类型防灾、减灾功能性的进一步增强。通过生态措施的采取,施工单位实现了河道宽度的拓宽提升了河道过水断面,固定了河势,稳固了堤岸,及时疏通了山区行洪的毛细血管,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极大地降低了洪水灾害影响,提高了综合防灾能力全面提升河道防洪能力。

据悉,该工程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于2016年强台风“妮妲”、“海马”强降雨袭击的抵御,并实现了对于人员伤亡问题的规避,具有较强的防灾减灾效果。以泗水河治理工程为例,施工人员借助生态护坡护岸技术的运用,实现了该河流下游关键卡口河道的疏通、恢复,从而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大大减少了经济损失。

3.2改善了河道水环境

该工程在开展前,区域河流普遍存在河道淤积、杂草丛生、垃圾堆积严重等问题。但是随着生态治理措施的采取,工作人员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新概念的运用,并在河道周边科学的进行了水生植物的合理化种植,从而由此实现了河道周边景观工程的完善,实现了河道、村庄整治工程的同步建设,降低了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让一河两岸成为风景。事实上,这一措施的采取还在最大程度上为河流周边的居民提供了休闲、清净、亲水、自然的场所。以中行河圩镇段的工程建设为例,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双拱老桥资源以及该地区原有地貌为基础,打造中心坝公园,构造当地水生态水文化。

3.3增强社会经济效益

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还能够实现对于当地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有机结合,从而由此改善了沿河道路、桥梁及农田水利设施,为当地发展农业生产和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便利,不仅有助于经济发展,也更有利于项目区的逐步完成,项目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一方提升了当地建设用地的利用开发价值,另一方面使一些在外发展的乡贤对家乡产生了浓厚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了对家乡的投资回报热情,进一步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4.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河流功能性的发挥,实现更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取得,我国的有关单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开展,并在相关作业的过程中加强对于生态措施的运用。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梅州市平远县河流治理案例状况,并就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措施(建设自然的河道、合理运用生态护坡护岸技术)进行分析,最后论述了生态措施治理成效(提高综合防灾能力、改善了河道水环境、增强社会经济效益)。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由此满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河流功能充分发挥,促进各项经济利润、社会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王明龙,赵建民,侯英龙.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融入生态理念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3,(12):1-3+12.

[2]臧加伦.嫩江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02):339-340.

[3]曹大为,成自勇,郭绍艾.我国北方毗邻城市河流生态综合治理研究——以滦河迁安段生态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08,(06):110-112.

标签:;  ;  ;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采用生态措施治理成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