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是国企改革的难点,关键问题是治理组织权力配置不科学,以至于影响了公司的效率,增加了风险。本文运用公司治理理论和组织理论,从组织角度分析了影响公司治理组织效率和风险的集权分权等因素,理顺了治理组织的权责。提出了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的一元、二元和三元模式,运用组织决策权配置的效率模型分析了各种模式的效率。运用博弈模型研究了治理组织之间决策行为的均衡关系,并借助DEA超效率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内部董事任董事长的条件下,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中,二元模式好于一元和三元模式,其中,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总经理专人担任的二元模式相对较优;在外部董事任董事长的条件下,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三职分任的三元模式相对较优。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详细摘要英文摘要1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公司治理的根源—防范道德风险1.1.2 2008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美国公司治理模式失效1.1.3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2 问题的提出1.2.1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的演进1.2.2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的现状1.2.3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1.2.4 组织效率与风险问题是影响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1.2.5 从组织角度研究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的重要性1.3 研究意义1.3.1 理论意义1.3.2 现实意义1.4 相关概念的界定1.4.1 国有企业概念的界定1.4.2 国有独资公司概念1.4.3 组织效率与风险的概念1.5 公司治理相关文献综述1.5.1 公司治理的涵义1.5.2 公司治理模式1.5.3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1.6.1 研究内容1.6.2 研究方法1.6.3 研究技术路线1.7 本章小结2 相关研究理论2.1 公司治理基础理论2.1.1 交易成本理论2.1.2 产权理论2.1.3 契约理论2.1.4 委托代理理论2.1.5 控制权配置理论2.2 公司治理体系理论2.2.1 公司内部治理2.2.2 公司外部治理2.3 组织理论2.3.1 经典组织理论2.3.2 威廉姆森的组织治理理论2.3.3 基于组织分工视角的企业理论2.3.4 基于风险视角的企业组织理论2.4 博弈理论2.5 本章小结3 组织效率与风险分析3.1 组织效率与风险影响因素3.1.1 外部影响因素3.1.2 内部影响因素3.1.3 集权分权度3.1.4 组织结构3.1.5 权责3.1.6 分工3.1.7 协调3.1.8 流程3.2 组织控制权和决策权3.2.1 界定3.2.2 来源3.2.3 控制权分类3.2.4 组织权力的研究边界3.3 集权分权与决策权3.3.1 决策权与集权分权的联系3.3.2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3.3.3 集权与分权的影响因素3.3.4 评价集权分权程度的指标3.4 集权分权与组织结构3.5 用集权与分权因素解读科斯的企业理论3.6 用集权与分权因素解读威廉姆森的组织治理理论3.7 用集权与分权因素解读世界两大公司治理模式3.8 决策权配置的效率模型3.8.1 模型的假设3.8.2 模型建立、求解与结果分析3.9 本章小结4 从效率和风险角度对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组织的研究4.1 公司治理组织4.1.1 美国公司治理组织4.1.2 德国公司治理组织4.1.3 日本公司治理组织4.1.4 我国公司的治理组织4.2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组织4.3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组织提高效率防范风险的权力配置4.3.1 国资委的职能4.3.2 董事会的职能4.3.3 经理层的职能4.3.4 监事会的职能4.3.5 党委会的职能4.4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组织提高效率防范风险的制衡关系4.4.1 国资委与董事会4.4.2 国资委与监事会4.4.3 董事会与监事会4.4.4 董事会与经理层4.4.5 董事会与党委会4.4.6 监事会与经理层4.4.7 监事会与党委会4.4.8 党组织与经理层4.4.9 党组织与其它治理组织融合的途径4.5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提高效率防范风险的治理机制4.5.1 决策机制4.5.2 监督机制4.5.3 激励约束机制4.6 提高效率防范风险的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项目流程制度4.6.1 战略发展类项目流程制度4.6.2 资产财务类项目流程制度4.6.3 提名薪酬类项目流程制度4.6.4 审计风险类项目流程制度4.7 本章小结5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效率与风险的特征分析5.1 国外国有企业治理模式借鉴5.1.1 美国模式5.1.2 英国模式5.1.3 德国模式5.1.4 法国模式5.1.5 新加坡模式5.2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分类5.3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一元模式效率与风险的特征5.4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二元模式效率与风险的特征5.4.1 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总经理专人担任模式(DUM1模式)5.4.2 董事长专人担任、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模式(DMU2模式)5.4.3 董事长兼总经理、党委书记专人担任模式(DUM3模式)5.5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三元模式效率与风险的特征5.6 不同效率与风险影响因素条件下各种模式的适用5.6.1 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业条件下的适用模式5.6.2 不稳定的市场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模式5.6.3 公司产品多元化战略条件下的适用模式5.6.4 组织专业化程度条件下的适用模式5.6.5 企业成长阶段和规模条件下的适用模式5.7 本章小结6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效率与风险的模型分析6.1 基于决策权配置效率模型的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分析6.1.1 模型的适用条件6.1.2 模型的建立6.1.3 内部董事任董事长的不同模式的效率与风险分析6.1.4 外部董事任董事长的不同模式的效率与风险分析6.2 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会主席三方权力均衡分析6.2.1 模型假设6.2.2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6.2.3 结论分析6.3 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三方权力均衡分析6.3.1 基于完全信息的三方权力均衡6.3.2 基于不完全信息的三方权力均衡6.3.3 结论分析6.4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相对较优模式分析6.4.1 二元、三元模式的比较分析6.4.2 DUM1模式与DUM2模式比较6.4.3 DUM3模式分析6.4.4 外部董事长的三元模式分析6.4.5 相对较优模式的适用条件6.5 本章小结7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效率与风险的实证分析7.1 国资委的评级与二元、三元模式效率的实证分析7.1.1 中央企业2007—2009年第二任期A级企业治理模式比较7.1.2 中央企业2009年A级企业治理模式比较7.1.3 中央企业2008年A级企业治理模式比较7.1.4 中央企业2007年A级企业治理模式比较7.1.5 中央企业2006年A级企业治理模式比较7.2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超效率DEA模型实证分析7.2.1 效率的测定7.2.2 效率计算方法的选择7.2.3 超效率计算方法7.2.4 变量的确定7.2.5 2008-2010年前100强企业中国有独资公司效率实证分析7.2.6 2009年央企董事会试点企业效率分析7.3 本章小结8 结论与展望8.1 结论8.1.1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是组织治理模式8.1.2 效率与风险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8.1.3 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模式呈分权化趋势8.1.4 内部董事长的二元模式相对较优8.1.5 外部董事长的三元模式相对较优8.1.6 应实现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融合8.2 创新点8.2.1 运用决策权配置效率模型分析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模式8.2.2 运用博弈方法进行治理组织的权力均衡分析8.2.3 应用DEA超效率模型比较各种模式的相对效率8.2.4 设计基于项目的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流程制度8.3 政策建议8.3.1 加快我国国有独资企业公司制改制进程8.3.2 完善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8.3.3 建立高效率低风险公司治理模式8.4 展望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从事的科研项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组织效率视野下少先队小队活动研究[J]. 少先队活动 2020(02)
- [2].思想碎片[J]. 读者(原创版) 2017(10)
- [3].试论产业链组织效率的影响因素[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9)
- [4].组织效率为何低?[J]. 当代经理人 2008(01)
- [5].基于个体能力模型分析的组织低效率成因研究[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6].组织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J]. 中外企业家 2014(02)
- [7].组织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 今日工程机械 2008(08)
- [8].提升组织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的效率提升实践[J]. 世界电信 2013(12)
- [9].机场飞行组织效率影响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J]. 现代国企研究 2018(04)
- [10].国防科技企业间协同能力、知识共享与网络组织效率关系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1)
- [11].提高高校组织效率的研究[J]. 未来与发展 2008(12)
- [12].基于网络联盟环境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网络组织效率的关系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1(01)
- [13].探求组织效率的本质[J]. 人力资源 2019(19)
- [14].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组织效率比较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0(13)
- [15].浅谈数字车务系统设计思路[J]. 哈尔滨铁道科技 2017(03)
- [16].组织间信任对网络组织效率的影响——基于交易成本和交易收益的双重视角[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01)
- [17].我国行政组织效率问题探讨——基于帕金森定律[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 [18].组织间承诺对网络组织效率的影响[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2(11)
- [19].关于影响兰州北车站运输组织效率的原因分析[J]. 科技风 2015(10)
- [20].高难度沟通[J]. 中国药店 2018(09)
- [21].企业组织效率最优条件下组织结构设计的思路研究[J]. 商 2016(21)
- [22].项目设计提升组织效率[J]. 中国药店 2012(05)
- [23].组织温暖是提高组织效率的关键要素[J]. 人民论坛 2017(05)
- [24].组织公平:网络组织的治理结构与组织效率[J]. 软科学 2008(10)
- [25].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其启示[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6].协同:组织效率新来源[J]. 清华管理评论 2019(10)
- [27].向协同要效率[J].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20(02)
- [28].寡头市场结构提升我国医药零售业产业组织效率机理研究[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9].加强师生约定以提升体育课组织效率——身体素质练习课例研究报告[J]. 新智慧 2018(20)
- [30].组织效率、技术效率与企业的性质[J]. 唯实 2008(11)
标签:公司治理论文; 国有独资公司论文; 治理组织论文; 治理模式论文; 效率与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