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蠡测

道次第蠡测

论文题目: 道次第蠡测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专门史

作者: 高泽祯

导师: 石硕

关键词: 道次第,藏传佛教,噶当派,格鲁派,宗喀巴

文献来源: 四川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道次第”系藏传佛教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学说和修行体系之一。其全称为“菩提道次第”,此处的“菩提”是指“究竟菩提”,所以,菩提道次第就指通往究竟菩提之路上所要经历的不同阶段。该体系是建立在“三士说”的基础之上的。所谓三士是指下士、中士和上士三类不同根器的人,其中下士只图眼前安乐,中士唯求一己解脱,上士则致力于他人与自己的共同解脱。与此相应,佛法也被分作下士法、中士法和上士法三类。道次第学说认为,这三类法并非别别而立,而是密切相关,它们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通往究竟菩提之路上的三个不同阶段。这三个不同阶段又被分别称作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最后的上士道阶段中还包括密法。道次第学说主张,修法者必须遵循三士道的顺序,逐次而修。 该学说最先由后弘期之初的阿底峡大师提出,噶当派和格鲁派的僧侣们继承和发展了它,特别是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对它加以充分发挥,使其臻于极致。当格鲁派力挫其他教派一家独大之后,该学说自然在藏传佛教诸家学说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其他教派与道次第也并非全不相干,它们也都或明或暗地吸收了其中的有益成分。道次第的影响又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所以,它对藏地的影响可谓广泛而深远。唯其如此,道次第就成了藏传佛教研究中绕不开的一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 先从全局着眼。阿底峡倡导道次第学说是于史有据的,道次第的渊源是首先应予考察的问题。回溯历史,无论是以龙树、提婆为代表的中观派,还是以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篇

一、“道次第”含义及研究道次第的意义

二、先前的研究

三、本文的计划

基础篇

第一章 道次第发展史述略

第一节 道次第渊源

第二节 道次第主要传承及著述

第二章 三士说源流探要

第一节 三士说与梵语语态

第二节 三士说内涵的演变

第三章 道次第讲习

第一节 对道次第的宣讲

第二节 对道次第的听闻与修习

第四章 道次第向汉地及汉语人群的传播

第一节 对道次第汉传史的简单回顾

第二节 道次第汉传的背景、原因及影响

第五章 道次第的政治意蕴

第一节 对道次第作政治解读的理由

第二节 作为政治思想资源的道次第

专题篇

第一章 宗喀巴道次第概述:渊源、著述及地位

第一节 宗喀巴道次第学说的渊源

第二节 宗喀巴的道次第著述

第三节 宗喀巴道次第的地位及影响

第二章 三要与共道:宗喀巴对佛法总的看法

第一节 全盘佛法的精义所在——道之三要

第二节 共道说之渊源及宗喀巴对共道说内涵的拓展

第三节 宗喀巴与太虚判教法之比较

第三章 教授之首:依止善知识

第一节 噶当先贤对依止善知识的强调

第二节 宗喀巴和后学对依止善知识的系统说明

第三节 宗喀巴高度重视依止善知识的原因

第四章 对《广论》止观二品的几点分析

第一节 定学轻神通

第二节 依止应成见的思想背景及原因

第三节 《广论》中观学说的主要内容及特色

文献篇

一、道次第著作目录

二、噶当派大师道次第著述简介

三、《菩提道次第广论》所征引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10-08

参考文献

  • [1].宗喀巴中观哲学研究[D]. 徐东明.华东师范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法尊法师研究[D]. 方兰.中央民族大学2009
  • [2].宁玛派大圆满法见地与修行果研究[D]. 郭耀华.中央民族大学2010
  • [3].藏传佛教判教研究[D]. 何杰峰.中央民族大学2011
  • [4].藏传佛教宁玛派历史论纲[D]. 刘勇.四川大学2003
  • [5].“菩萨唯识观行”的研究——以《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为范围[D]. 孔祥玲.四川大学2004
  • [6].实相之门——《大智度论》禅观研究[D]. 尹邦志.四川大学2004
  • [7].《章嘉宗义》研究[D]. 牛宏.四川大学2005
  • [8].莲花生信仰研究[D]. 白玛措.四川大学2005
  • [9].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研究[D]. 李元光.四川大学2004
  • [10].本体、方法、境界[D]. 斯塔.中央民族大学2007

标签:;  ;  ;  ;  ;  

道次第蠡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