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预防性外交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是第二任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第一次在他1960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但由于两极格局,预防性外交提出之初并没有受到重视。冷战的结束将预防性外交重新推上历史前台,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表《和平纲领》,标志着预防性外交的复兴。预防性外交的内涵和外延正在扩大,成为联合国和区域性组织介入与解决地区争端和冲突,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外交方式。在对当前学术界的主要观点进行概括的基础上,本文回顾了预防性外交概念和定义的形成过程,总结了这个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和主要特点。东盟地区论坛(ARF)已经初步形成具有亚太特色的预防性外交。ARF的预防性外交是预防性外交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初步尝试,也是东盟地区论坛这一亚太地区唯一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分析了预防性外交从设想到实践的可行性,并通过南中国海问题这个案例,对ARF预防性外交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预防性外交是必要的,可行的,同时也是困难的。预防性外交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多样性,不可能对其进行过于简单化的判断。重要的是对它采取正确的态度,在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与理论相互推进,共同推动预防性外交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