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儿童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注射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门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6例,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能有效预防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循证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evidence-basednursinginthepreventionofazithromycinadversereactionsininjection.Methods:Atotalof92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controlgroup(n=46),routinenursinginterventiongroup(n=46)andcontrolgroup(n=46).The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controlgroup(n=Nursinginterventionswereusedtocompare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Theincidenceofadversedrugreaction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Evidence-basednursinginterventioncaneffectivelypreventtheoccurrenceofazithromycinadversereaction,andhasgoodapplicationvalue.
【Keywords】azithromycin;adversereactions;evidence-basedcare
阿奇霉素是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耐酸、生物利用度高,细胞渗透性强的特点,且无需做试皮,疗效较好,适用于敏感致病菌株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但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如腹痛、恶心呕吐、局部炎症等[1]。因此,为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治疗期间开展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指根据科研结果,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有计划性地开展护理工作。针对静脉注射阿奇霉素产生的不良反应,我院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工作,效果满意,现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门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92例,入选患者均符合阿奇霉素使用要求,排除所患疾病导致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类似药物不良反应症状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15岁。观察组46例,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3~17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用药方法
本院使用的阿奇霉素主要适用于敏感致病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50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儿童用药时剂量为10mg/kg,1次/d,滴注速度为1.0~2.0mg/ml,1次/d,总滴时间不超过1h。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用药前,采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阿奇霉素的用药方法、用药剂量、用药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指导患者遵守健康行为,如不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嘱患者治疗期间有不适症状及时报告,及时发现异常,以便早期处理。
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消化道不良反应:静滴阿奇霉素时,叮嘱患者用药前进食易消化的食物,食量适当,同时饭后休息20~30min再用药;静滴前,可服用多潘立酮10mg、蒙脱石散3g,同时可静滴维生素B6注射液200mg,通过参与氨基酸的合成与降解,可预防惊厥、恶心呕吐;用药时,起始静滴速度为10滴/min,随后速度调至为30~40滴/min,总滴注时间不超过1h;此外,寒冷天气时应注意保暖,多喝温开水,若治疗过程中出现腹部不适、腹痛症状,可轻轻按摩腹膜,当出现呕吐严重时,需遵医嘱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10mg。②皮肤过敏反应: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同时药物应现配现用,一旦发现患者有皮肤瘙痒症状,应立即停药。③局部疼痛:药物浓度较高时,对局部刺激较强,疼痛感较强,因此建议采取低浓度输液,滴注浓度应低于2mg/ml;静脉穿刺时,应注意血管保护,动作轻柔,针头固定稳定,尽量避开足背静脉及关节处,当发生液体渗漏时,并及时拔针,并局部做好压敷;有发热、严重脱水者,应适当静脉补充液体;末梢循环不良者,应给予保温处理,必要情况下嘱患者自备热水袋,促进末梢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药物对血管刺激而引起的疼痛;通常室内温度低于18℃时,患者疼痛感觉明显,此时注意调节室内温度,避免输注的液体过凉,可减轻药物对血管刺激。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过敏反应、发热、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选取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组计算机统计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经χ2检验,完成组间计数资料的分析比较,设P<0.05时为组间比较差异明显,确定为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表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讨论
阿奇霉素临床常见的抗生素药物,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及其他维生素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且生理利用度高、耐酸、稳定。已有研究表明[2],阿奇霉素对儿童肺炎、支气管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均有良好疗效。但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体内血浆胃动水平升高,同时与胃肠道平滑肌上的受体有效结合,在强烈胃肠收缩作用下,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同时输注速度过快,药物浓度过高,血管中的药物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不断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体内嗜碱粒细胞大量释放组胺物质,易引起局部静脉疼痛。若用药前未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以过敏性休克最为多见。面对阿奇霉素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加强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科学依据、临床经验及患者的实际需求而制定最佳的护理方案[3]。针对阿奇霉素常见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皮肤过敏反应、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效果较好。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这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似[4]。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能有效预防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石小英,肖池兵.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ICU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不良反应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0):38-40.
[2]白平生,熊凤梅.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J].西北药学杂志,2011,26(4):312.
[3]黄立敏.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3,22(7):52.
[4]王慧,段培蓓.阿奇霉素致儿童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治疗及护理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8):200-202.
作者简介:
彭晓玲,女,护师,1990年1月生,毕业于南华大学护理学院,现工作于湖南省儿童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主攻方向:儿童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