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崇拜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神圣与世俗,石崇拜信仰,西南少数民族,显圣物
崇拜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蒋楠楠,杨嘉铭[1](2019)在《神圣与世俗:空间转换与自我表征——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石崇拜信仰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神圣与世俗是人类生命与精神在空间存在的两种维度和两种样式,二者间不仅有着理论上的辩证逻辑,而且有着生活中的现实关联。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羌族、仡佬族、苗族、白族以及藏族等少数民族均具有独特的石崇拜信仰,这些少数民族以"石"为尊、以"石"为祖,"石"既作为"常见物"出现在其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的世俗性,也作为"显圣物"存在于其宗教信仰中,具有特殊的神圣性。本文通过对川、黔、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石崇拜现象的深入田野调查发现,"石"通过禁忌和仪式不断的在神圣与世俗的二元空间中进行自然转换,并借助颜色认同和独特外形选择的双重途径来进行着自我表征。(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周健[2](2018)在《从崇拜到认同——论本雅明的“气韵”在分众空间的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论述,传统艺术充满精英色彩和神秘色彩的仪式崇拜,其伴随着艺术的本真性却失之面向大众,复制艺术时代的明星崇拜调动起大众的参与却走向了非理性的虚假和艺术边界模糊。艺术似乎总处于两难境地,气韵与大众化难以调和。然而,当下的分众空间将艺术的传播从小众、大众带到了分众模式。那么,新时代艺术中是否存在本雅明所说的"气韵",以及新气韵与本雅明气韵之间有何本质差异?事实上,受众在分众空间以"对抗"和"追寻"的感知方式表达个人意志。感知方式由传统的"崇拜"走向"认同",艺术的新气韵也许会在此应运而生。(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赵翠翠[3](2018)在《空间分割与地域崇拜——以陕西A地炎帝信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化对民间信仰的空间建构及其信仰实践产生了诸多影响,而不同信仰空间中信仰精英的身份地位、资源获取方式、人群聚合特征等,又使得不同信仰空间之间会产生相对的分割。本文以陕西A地炎帝信仰为例,论述了城镇化背景中炎帝信仰五大空间的建构,试图从资源配置、话语分别、利益纠葛叁个方面,讨论炎帝信仰空间之分割的根源与实质。旨在说明,信仰空间之间的分割是资源、话语、利益等因素的综合性产物,体现了城镇化背景中官方与民间、城市与乡村、公共与私人的二元分割。(本文来源于《东南学术》期刊2018年02期)
菊地章太,张宇红[4](2016)在《民间信仰与佛教的融合——对东亚地区妈祖崇拜空间性扩展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宋代妈祖信仰的生成妈祖作为海上的守护神而受到崇拜。从南中国到东亚和东南亚广阔的沿海地区,妈祖崇拜至今长盛不衰。自古以来,从事海运和渔业的人都会供奉当地社会至为重要的守护神,还会举办规模盛大的岁时祭礼。在中国,华北的碧霞元君和江南的妈祖分居女神崇拜的天下,而在海外的华人社会,对关帝和妈祖的信仰又比其他的中国神格占有绝对(本文来源于《宗教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高明[5](2017)在《水神崇拜及水神庙建筑空间形态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神崇拜作为一种根植于农业社会的自然宗教,在中国这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度里延续了几千年,影响所及,涉及到农业、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等多个领域。水神庙建筑作为水神崇拜的祭祀场所,随着水神崇拜的传播而兴盛,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山西各地开枝散叶,演化出了不同形态、不同风格的祭祀建筑。水神庙作为水神信仰活动的空间提供场所,往往是村落重要的公共中心,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研究水神崇拜的传承,公共建筑的演变、聚落形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数量众多的水神庙只有一小部分被文物局沧海拾粟,发现了价值而加以保护,大部分仍然明珠蒙尘,静静地呆在一个个小村落里,樵柯烂尽也无人问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与之荣辱相生的雨戏、庙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一损俱损,令人叹息。笔者此篇文章意从建筑专业角度出发,以山西境内现状存在的水神崇拜建筑入手,对其时空分布进行归纳,并择其中典型遗存对水神崇拜建筑进行空间形态分析,总结水神崇拜建筑的物质与非物质价值,旨在拓展与完善山西民俗祠庙建筑的研究领域,抛砖引玉,在保护乡土山西的未竟之路上为后来者做一分铺垫,为山西的古建筑的保护尽一份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程士强[6](2016)在《神圣与世俗:区域社会的空间整合——以山崇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区域社会空间整合的研究中,"形式主义"的抽象空间观将空间视为同质的和中性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心地学说"和"基层市场体系"理论等世俗性空间整合机制。山崇拜所产生的凝聚力使山岳成为地方社会空间整合的一个中心,五岳更是为传统国家共同体提供了空间布局上的意义和神圣性支持,影响了国家认同的建构和信念共同体的整合。空间并不是同质的,空间的整合也不只是以距离、效率等客观参数为基础。相反,空间的不同部分被赋予特定的价值、意义和神圣性,并对人们的空间行为和区域社会的空间整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吴水田,陈平平[7](2016)在《岭南疍民“亲水”崇拜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疍民是历史时期生活在我国南方水上的一个特殊族群,受水环境和生活空间多变等因素的影响,疍民精神崇拜的对象比陆上居民更加多样,在图腾和地方神崇拜等内容和形式方面体现了"亲水"的特征,并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龙母崇拜主要分布在西江流域及珠江叁角洲沙田区,妈祖、北帝崇拜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南海神崇拜主要分布在珠江叁角洲。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疍民传统的崇拜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改变,一是疍民上岸后传统崇拜习俗式微,二是朝着与陆上族群崇拜趋同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6年01期)
赵坤[8](2015)在《语义空间、普泛化的“母爱”与底层崇拜——论1980年代初期张承志的“母爱”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初期,较多作家描写"母爱"都显得较为"理智",张承志却热衷于歌颂母亲。张承志作品中的"母亲"语义是极为丰富的,主要包括血缘关系的母亲、"拟制血缘关系"的母亲、草原女性、草原人民、普泛化的母亲等。这既与他的知青经历有关,也与他的审美期许有关。普泛化的"母爱"及"母亲——人民"创作主题的生成,使得张承志的"母爱"书写拓展为底层崇拜。这推动了他对于个体局限的超越。(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赵巧艳[9](2014)在《侗族传统民居中的空间观念与方位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观念是文化的产物,特定范围内的细分空间体现着文化的规定性与特殊性。侗族传统民居的空间构成是侗族传统文化中空间观念的传递媒介,并在民居内的水平和垂直细分空间上都有体现。水平空间内,侗族传统民居传递的是神圣中心与四方尊卑的观念,占据着水平空间内最重要的位置,而围绕它的四个方位之中,左比右尊、北比南卑。垂直空间上,民居的上、中、下叁层分别对应了神、人、鬼叁界,而且在地位优势上也呈现对应的递减关系。(本文来源于《昆明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李兴华,李松杰,肖绚[10](2011)在《景德镇窑神崇拜与象征空间的构建——以风火神童宾为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行业神崇拜在景德镇陶瓷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维系瓷业从业人员凝聚力和团结的体现。从象征空间的理论出发,以风火神童宾为个案,探讨景德镇瓷业生产中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并基于活态的模式来探究风火神崇拜过程中的官民互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崇拜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论述,传统艺术充满精英色彩和神秘色彩的仪式崇拜,其伴随着艺术的本真性却失之面向大众,复制艺术时代的明星崇拜调动起大众的参与却走向了非理性的虚假和艺术边界模糊。艺术似乎总处于两难境地,气韵与大众化难以调和。然而,当下的分众空间将艺术的传播从小众、大众带到了分众模式。那么,新时代艺术中是否存在本雅明所说的"气韵",以及新气韵与本雅明气韵之间有何本质差异?事实上,受众在分众空间以"对抗"和"追寻"的感知方式表达个人意志。感知方式由传统的"崇拜"走向"认同",艺术的新气韵也许会在此应运而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崇拜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蒋楠楠,杨嘉铭.神圣与世俗:空间转换与自我表征——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石崇拜信仰考察[J].青海民族研究.2019
[2].周健.从崇拜到认同——论本雅明的“气韵”在分众空间的重建[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赵翠翠.空间分割与地域崇拜——以陕西A地炎帝信仰为例[J].东南学术.2018
[4].菊地章太,张宇红.民间信仰与佛教的融合——对东亚地区妈祖崇拜空间性扩展的考察[J].宗教研究.2016
[5].高明.水神崇拜及水神庙建筑空间形态浅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7
[6].程士强.神圣与世俗:区域社会的空间整合——以山崇拜为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7].吴水田,陈平平.岭南疍民“亲水”崇拜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J].农业考古.2016
[8].赵坤.语义空间、普泛化的“母爱”与底层崇拜——论1980年代初期张承志的“母爱”书写[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9].赵巧艳.侗族传统民居中的空间观念与方位崇拜[J].昆明学院学报.2014
[10].李兴华,李松杰,肖绚.景德镇窑神崇拜与象征空间的构建——以风火神童宾为个案研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