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淫羊藿苷酶的菌种的筛选及其酶反应条件

高产淫羊藿苷酶的菌种的筛选及其酶反应条件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从泡菜汁中分离出了高产淫羊藿苷酶的乳酸菌,提酶后检验了酶水解淫羊藿苷的能力,从中筛出能够高产淫羊藿苷酶的菌株。该菌产酶对淫羊藿总苷中多糖基淫羊藿苷具有很好的水解作用,可以得到60%~70%的淫羊藿苷酶解产物,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菌。又从20种土壤细菌中筛选出了对淫羊藿苷水解能力高的菌株Rhodanobacter sp.GS3054。通过与乳酸菌水解能力的比较,最终确定细菌Rhodanobactersp.GS3054,该菌株所产的淫羊藿苷酶将多糖基的淫羊藿苷水解成低糖基的淫羊藿苷效果最好。该菌株30℃下发酵3~4d的发酵液提酶后对淫羊藿苷水解能力最佳;本实验提供了将淫羊藿苷水解为低糖基苷的新研究细菌。研究表明:淫羊藿苷酶的最适培养基为培养基V,最适诱导物为槐花,最佳诱导物浓度为1%,25℃的条件下发酵培养120h时最好。粗酶液经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柱分离提纯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测得其为单带,分子量约为34KDa。水解淫养藿苷成低糖基苷的最适反应条件为:50℃、pH=6.0、底物浓度20mg/mL、反应时间24h。在酶反应中,K4+、Mg2+对淫羊藿苷酶的酶反应具有激活作用;而Na+、Cu2+、Ca2+对酶反应的影响不大;Zn2+、Fe3+都不同程度地对淫羊藿苷酶有抑制作用。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P207对淫羊藿苷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粗品经硅胶柱层析,最终得到单糖基苷60mg,苷元700mg,其纯度85%以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天然药物的研究
  • 1.1.1 淫羊藿药用功效
  • 1.1.2 淫羊藿糖基的研究
  • 1.2 淫羊藿的来源、植物形态及分类
  • 1.2.1 淫羊藿的来源
  • 1.2.2 淫羊藿的植物形态
  • 1.2.3 淫羊藿的分类
  • 1.2.4 淫羊藿的化学成分
  • 1.2.4.1 黄酮类
  • 1.2.4.2 酚苷类
  • 1.2.4.3 苯乙醇苷
  • 1.2.4.4 色酮类
  • 1.2.4.5 其他成分
  • 1.3 淫羊藿苷的化学结构
  • 1.4 淫羊藿的药理作用
  • 1.4.1 促进蛋白合成
  • 1.4.2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4.3 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 1.4.4 抗衰老
  • 1.4.5 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 1.4.6 抗肿瘤作用
  • 1.4.7 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 1.4.8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1.4.9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 1.5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泡菜中乳酸菌的筛选
  • 2.2.1.1 涂布平板法进行泡菜汁中乳酸菌的分离
  • 2.2.1.2 菌种的液体扩大培养
  • 2.2.1.3 粗酶液的提取
  • 2.2.2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2.2.3 薄层层析(TLC)
  • 2.2.4 淫羊藿苷酶最适发酵条件的研究方法
  • 2.2.4.1 最适培养基,诱导物及诱导物浓度的确定
  • 2.2.4.2 最适发酵温度的确定
  • 2.2.4.3 Rhodanobacter sp. GS3054菌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 2.2.5 淫羊藿苷酶的分离纯化
  • 2.2.6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法测分子量
  • 2.2.7 酶性质的研究
  • 2.2.7.1 酶水解最适pH值
  • 2.2.7.2 酶水解最佳反应温度
  • 2.2.7.3 酶水解最佳底物浓度
  • 2.2.7.4 酶水解最佳反应时间
  • 2.2.7.5 金属离子对淫羊藿苷酶的影响
  • 2.2.8 酶解产物的分离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乳酸菌的筛选
  • 3.1.1 菌种和培养基的筛选
  • 3.1.2 在培养基Ⅲ确定的情况下,反复实验,多次筛选菌种
  • 3.1.3 No.4菌株的鉴别及其酶转化能力
  • 3.1.3.1 No.4菌株的鉴别
  • 3.1.3.2 No.4菌株在酶反应中的水解能力
  • 3.2 从韩国20种土壤细菌中筛选出高产淫羊藿苷酶的菌株
  • 3.3 将筛选出若干个优良乳酸菌和韩国14号菌Rhodanobacter sp. GS3054在同等条件下培养,进行酶活力比较
  • 3.4 淫羊藿苷酶培养基,诱导物,诱导物浓度及发酵温度的选择
  • 3.4.1 淫羊藿苷酶培养基,诱导物,诱导物浓度的筛选
  • 3.4.2 发酵温度的选择
  • 3.5 发酵曲线
  • 3.6 淫羊藿苷酶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的确定
  • 3.6.1 淫羊藿苷酶的分离纯化
  • 3.6.2 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提纯后酶的纯度及其分子量
  • 3.7 淫羊藿苷酶反应条件的研究
  • 3.7.1 最适pH的确定
  • 3.7.2 pH稳定性
  • 3.7.3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 3.7.4 温度稳定性
  • 3.7.5 酶反应的最适底物浓度
  • 3.7.6 酶反应最佳时间
  • 3.7.7 金属离子对酶反应的影响
  • 3.8 酶转化低糖基淫羊藿和苷元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淫羊藿质量影响因素及质控对策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05)
    • [2].补肾强身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02)
    • [3].HPLC法测定催情助孕液中淫羊藿苷含量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11)
    • [4].淫羊藿苷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关分化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8)
    • [5].淫羊藿苷调节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 2019(01)
    • [6].淫羊藿苷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的干预作用研究[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9(01)
    • [7].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17)
    • [8].淫羊藿中淫羊藿苷提取工艺研究[J]. 重庆中草药研究 2010(01)
    • [9].RP-HPLC法测定回春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J]. 中国药事 2008(01)
    • [10].淫羊藿和甘草配伍对淫羊藿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 西北药学杂志 2019(03)
    • [11].淫羊藿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6)
    • [12].黑曲霉固态发酵对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及检测[J]. 生命科学仪器 2012(02)
    • [13].HPLC测定参仙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J]. 重庆中草药研究 2011(01)
    • [14].淫羊藿苷对小鼠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现代畜牧兽医 2018(12)
    • [15].淫羊藿苷促进成骨以及抑制破骨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世界复合医学 2019(08)
    • [16].淫羊藿苷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 神经药理学报 2018(02)
    • [17].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19)
    • [18].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2(04)
    • [19].淫羊藿苷对人卵巢癌细胞株的肿瘤恶性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4)
    • [20].不同炮制方法对黔产淫羊藿中总黄酮及淫羊藿苷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5(11)
    • [2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肾益寿胶囊中的淫羊藿苷[J]. 光谱实验室 2013(03)
    • [22].淫羊藿苷联合冰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抗氧化活性、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J]. 陕西中医 2018(12)
    • [23].淫羊藿和巫山淫羊藿药材经加热处理淫羊藿苷含量变化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09)
    • [24].平糖胶囊C方(浓缩型)中阿魏酸和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J]. 海峡药学 2013(12)
    • [25].九灵通胶囊中淫羊藿苷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药业 2010(20)
    • [26].淫羊藿苷下调核因子-κB通路干预兔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9(09)
    • [27].中药淫羊藿调控肝脏脂代谢功能初探[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8(01)
    • [28].毛细管电泳法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淫羊藿苷含量的研究[J]. 重庆医学 2018(22)
    • [29].淫羊藿苷药理研究概况[J]. 中国药房 2009(24)
    • [30].HPLC法测定骨力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J]. 天津药学 2008(06)

    标签:;  ;  ;  

    高产淫羊藿苷酶的菌种的筛选及其酶反应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