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HIV-1 ga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5型与35型嵌合病毒免疫效果研究

含HIV-1 ga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5型与35型嵌合病毒免疫效果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艾滋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尤其是在非洲,已经成为死亡的首要病因。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1月21日共同发布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30万,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3,950万,同时全球又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国历年累计报告HIV感染者183,7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治愈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因而研制针对我国HIV流行株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迫在眉睫。目前研制的预防性疫苗还不能产生针对HIV的持久免疫力,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有效抑制HIV复制的治疗性疫苗,有效后再用于预防。在经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病人血浆HIV病毒载量下降后,应用该疫苗替代或减少化学药物的应用,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情的作用。本研究首先比较HIV-1 gag基因野生型(wt.gag)与密码子优化型(mod.gag)在体外细胞水平表达量,经Western Blot证实mod.gag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wt.gag基因。因此后续实验均采用mod.gag构建的重组病毒株。经PCR,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鉴定了密码子优化过的HIV-1 gag基因在重组腺病毒(rAd5/F35-mod.gag)的正确插入和体外细胞水平的表达;用rAd5/F35-mod.gag以不同的方式单独或与DNA,rAAV2/1联合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P24特异性抗体,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检测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答。结果重组腺病毒rAd5/F35-mod.gag中gag正确插入并且在体外细胞水平可以很好的表达目的基因gag;除PBS对照组外,在小鼠体内rAd5/F35-mod.gag单独或与DNA联合免疫均可诱导特异性的CTL应答和血清IgG抗体反应,单独免疫rAd5/F35-mod.gag两次分泌IFN-γ的CD8+ T细胞占总CD8+T细胞的8.828±1.554%,该组CTL反应的效果优于DNA初免,rAd5/F35-mod.gag加强的联合免疫组(3.62±2.03%)。单独免疫rAd5/F35-mod.gag组抗HIV-1 P24 IgG抗体滴度为1:12800,高于其他各组,反应结果与细胞免疫反应结果一致。腺病毒5型(Ad5)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预先存在的抗体可能会降低腺病毒载体携带的目的基因在体内的表达水平从而减弱其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改变Ad5型的纤突蛋白Fiber构建了含有gag基因的rAd5/F35-mod.gag载体,期望可以避免Ad5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首先用Ad5-GFP免疫小鼠来诱导针对Ad5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再用rAd5/F35-mod.gag和rAd5-mod.gag免疫小鼠,检测HIV-1 Gag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Ad5-GFP初次感染4周后,rAd5/F35-mod.gag免疫2次后分泌IFN-γ的CD8+ T细胞占总CD8+T细胞的1.71±0.05%,低于rAd5/F35-mod.gag单独免疫2次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4.34±3.27%);而rAd5 -mod.gag在预先存在Ad5特异性免疫反应影响下,HIV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0.75±0.06%,远低于rAd5-mod.gag单独免疫2次的细胞免疫水平(4.70±0.73%)。因此rAd35/F35受到预先存在Ad5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因此重组腺病毒rAd5/F35-mod.gag只改变Ad5纤突蛋白Fiber,可以部分避免Ad5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rAd5/F35-mod.gag载体用做疫苗可诱导强而持久的HIV-1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是一种有希望的HIV候选疫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写词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HIV 疫苗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第2章 含HIV-1 gag 基因rAd5/F35 载体疫苗的鉴定和免疫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2.1 pVR-wt.gag 的构建
  • 2.1.2.2 wt.gag 和mod.gag 基因体外表达量的比较
  • 2.2 实验结果
  • 2.2.1 构建野生型wt.gag 真核表达质粒及鉴定
  • 2.2.2 含mod.gag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5/F35 载体疫苗的鉴定
  • 2.2.3 重组腺病毒复制缺陷的鉴定
  • 2.2.4 重组腺病毒滴度的测定
  • 2.2.5 rAd5/F35 在体内肌肉细胞中表达的检测
  • 2.2.6 小鼠体内免疫反应的检测
  • 2.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组腺病毒pCMV-NM23-IRES-EGFP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7(02)
    • [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鉴定[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24)
    • [3].不同型别登革病毒融合外膜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表达[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09)
    • [4].反义重组腺病毒质粒pAdxsi-GFP-hVEGF的构建与鉴定[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1(02)
    • [5].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快速制备重组腺病毒[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9(12)
    • [6].受磷蛋白重组腺病毒的制备与鉴定[J]. 医学研究杂志 2016(10)
    • [7].口蹄疫病毒L、2B基因siRNA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构建[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16)
    • [8].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F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对小鼠的免疫原性[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1(04)
    • [9].小鼠白细胞介素-21基因重组腺病毒可控制慢性HBV感染[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7(11)
    • [10].犬瘟热病毒H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评估[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01)
    • [11].包载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重组腺病毒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34)
    • [12].VEGF特异siRNA重组腺病毒构建及其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13)
    • [13].携带凋亡素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 肿瘤学杂志 2015(07)
    • [14].局部应用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5(04)
    • [15].重组腺病毒HBV preS2/S-AD5的构建及生物安全性初步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5)
    • [16].HPV16,18,58-mE67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克隆表达[J]. 免疫学杂志 2008(04)
    • [17].携带人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构建及表达[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07)
    • [18].小鼠骨桥蛋白重组腺病毒的体外构建及表达[J]. 生命科学仪器 2019(01)
    • [19].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1.3倍体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表达[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7)
    • [20].重组腺病毒pAdEasy-1/pAdTrack-CMV-hSnail1质粒的构建[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9(04)
    • [21].O型口蹄疫多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J]. 中国兽医学报 2009(10)
    • [22].可抑制I型胶原表达的siRNA重组腺病毒的构建[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2)
    • [23].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对小鼠免疫原性的试验[J]. 中国兽医杂志 2011(07)
    • [24].表达猪CD3 ε蛋白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测定[J]. 中国兽医杂志 2008(06)
    • [25].骨形成蛋白7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诱导成骨的研究[J].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8(05)
    • [26].融合表达白细胞介素10与卵清蛋白重组腺病毒口服变应原疫苗的构建及鉴定[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8(03)
    • [27].重组腺病毒rAd-mIL-15的构建及表达[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22)
    • [28].大鼠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基因重组腺病毒诱导小鼠特异性抗体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2)
    • [29].靶向性重组腺病毒对裸鼠肝癌种植瘤的治疗作用[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1(07)
    • [30].人TSHR289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制备与鉴定[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4)

    标签:;  ;  ;  

    含HIV-1 ga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5型与35型嵌合病毒免疫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