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Cu-Ti-C和Cu-Ti-B4C体系在钢液外的CS反应行为和机制,优化出钢液内CS反应工艺参数,采用CS反应技术与铸造法相结合,成功地制备出TiC和TiC-TiB2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因此,本文以Cu-Ti-C和Cu-Ti-B4C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动力学影响因素对DTA、SHS和TE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规律,揭示三种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机制和其共性规律,为研究钢液内CS反应行为和制备组织健全、性能优异的TiC和TiC-TiB2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奠定理论基础。提出了Cu-Ti-C和Cu-Ti-B4C体系在DTA、SHS和TE反应条件下反应机制均为溶解反应析出机制,并揭示出其共性规律,即Cu与Ti首先固相扩散反应形成TixCuy金属间化合物,随后形成Cu-Ti液相,C或BB4C颗粒溶解到Cu-Ti液相中,形成Cu-Ti-C三元液相或Cu-Ti-B-C四元液相,当液相中[Ti]、[C]、[B]的浓度达到形成TiC或TiC与TiB2的热力学条件后,反应析出TiC或TiC与TiB2。揭示出动力学影响因素(Cu含量、Ti、C和BB4C粉粒度)对DTA、SHS和TE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规律,Cu含量不仅影响固相反应形成TixCuy的动力学条件,而且影响反应形成的陶瓷相数量,即影响体系放热量,因此,随着Cu含量增加,产物中TiC和TiB2颗粒尺寸逐渐减小,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逐渐下降,引燃时间先降低后增加,Cu含量为20wt.%时引燃时间最短;Ti粉粒度仅影响固相反应形成TixCuy的动力学条件,即反应速率,因此,仅对引燃时间有影响,随着Ti粉粒度增加,引燃时间延长,对燃烧温度、燃烧波速、陶瓷颗粒尺寸和形貌影响不大;C和B4BC粒度影响Cu-Ti-C三元液相或Cu-Ti-B-C四元液相的形成速率,即影响反应析出陶瓷颗粒的速率,因此,随着C或BB4C粉粒度增加,产物中TiC和TiB2颗粒尺寸逐渐减小,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逐渐下降,引燃时间逐渐增加,反应越来越难以进行。采用Cu-Ti-C和Cu-Ti-B4C体系钢液外CS反应优化出的工艺参数,通过CS反应技术与铸造法相结合,成功地制备出TiC和TiC-TiB2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增强区内TiC和TiB2陶瓷颗粒尺寸细小,分布均匀,组织致密,界面干净,增强区域和基体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结合良好;增强区的硬度和耐磨性明显高于基体区,其中,TiC-TiB2双相陶瓷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增强区的硬度和耐磨性明显高于TiC单相陶瓷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增强区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优化出硬度与耐磨性综合性能较佳的CS反应工艺参数。发现反应动力学影响因素(Cu含量、C、BB4C粉粒度)对Cu-Ti-C和Cu-Ti-B4C体系钢液内外CS反应动力学(引燃过程、燃烧温度、产物尺寸和形貌等)的影响规律是基本一致的,其差别仅是反应速度与程度不同。
论文目录
提要第1章 绪论1.1 选题意义1.2 CS的研究进展1.2.1 CS的分类及特点1.2.2 CS的研究现状1.2.3 CS技术的理论发展1.2.3.1 CS热力学理论发展1.2.3.2 CS动力学理论发展4C体系CS反应机制的研究现状'>1.2.4 M(Metal)-Ti-C/B4C体系CS反应机制的研究现状4C体系CS反应机制'>1.2.4.1 Al-Ti-C/B4C体系CS反应机制4C体系CS反应机制'>1.2.4.2 Fe-Ti-C/B4C体系CS反应机制4C体系CS反应机制'>1.2.4.3 Ni-Ti-C/B4C体系CS反应机制4C体系CS反应机制的研究现状'>1.2.4.4 Cu-Ti-C/B4C体系CS反应机制的研究现状1.3 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1.4 研究内容第2章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2.2 研究方法2.2.1 DTA实验2.2.2 SHS实验2.2.3 TE实验2.2.4 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2.3 样品表征2.3.1 X射线衍射分析2.3.2 直读光谱分析2.3.3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2.4 性能测试2.4.1 硬度测试2.4.2 磨损性能测试2.5 实验方案4 C体系CS反应热力学'>第3章 Cu-Ti-C和Cu-Ti-B4C体系CS反应热力学3.1 前言3.2 Cu-Ti-C体系3.2.1 Cu-Ti-C体系反应生成标准Gibbs自由能计算ad 计算'>3.2.2 Cu-Ti-C体系CS反应Tad计算4C体系'>3.3 Cu-Ti-B4C体系4C体系反应生成标准Gibbs自由能计算'>3.3.1 Cu-Ti-B4C体系反应生成标准Gibbs自由能计算4C体系CS反应Tad 计算'>3.3.2 Cu-Ti-B4C体系CS反应Tad计算3.4 本章小结4C体系在DTA中的反应行为'>第4章 Cu-Ti-C和Cu-Ti-B4C体系在DTA中的反应行为4.1 前言4.2 Cu-Ti-C体系4.2.1 动力学影响因素及规律4.2.1.1 Cu含量影响4.2.1.2 Ti粉粒度的影响4.2.1.3 C粉粒度的影响4.2.2 Cu-Ti-C体系在DTA中的反应机制4.2.2.1 20wt.%Cu-Ti-C体系在DTA中的反应机制4.2.2.2 30wt% Cu-Ti-C体系在DTA中的反应机制4C体系'>4.3 Cu-Ti-B4C体系4.3.1 动力学影响因素及规律4.3.1.1 Cu含量的影响4.3.1.2 Ti粉粒度的影响4C粉粒度的影响'>4.3.1.3 B4C粉粒度的影响4C体系在DTA中的反应机制'>4.3.2 Cu-Ti-B4C体系在DTA中的反应机制4C体系在DTA中的反应机制'>4.3.2.1 20wt% Cu-Ti-B4C体系在DTA中的反应机制4C体系在DTA中的反应机制'>4.3.2.2 40wt% Cu-Ti-B4C体系在DTA中的反应机制4.4 本章小结4 C体系SHS反应行为'>第5章 Cu-Ti-C和Cu-Ti-B4C体系SHS反应行为5.1 前言5.2 Cu-Ti-C体系5.2.1 动力学影响因素及规律5.2.1.1 Cu含量的影响5.2.1.2 Ti粉粒度的影响5.2.1.3 C粉粒度的影响5.2.2 Cu-Ti-C体系SHS反应机制5.2.2.1 淬熄试样相组成5.2.2.2 淬熄试样微观组织5.2.2.3 Cu-Ti-C体系SHS反应机制示意图4C体系'>5.3 Cu-Ti-B4C体系5.3.1 动力学影响因素及规律5.3.1.1 Cu含量的影响5.3.1.2 Ti粉粒度的影响4C粉粒度的影响'>5.3.1.3 B4C粉粒度的影响4C体系SHS反应机制'>5.3.2 Cu-Ti-B4C体系SHS反应机制5.3.2.1 淬熄试样相组成5.3.2.2 淬熄试样微观组织4C体系SHS反应机制示意图'>5.3.2.3 Cu-Ti-B4C体系SHS反应机制示意图5.4 本章小结第6章 Cu-Ti-C和Cu-Ti-84C体系TE反应行为6.1 前言6.2 Cu-Ti-C体系6.2.1 动力学影响因素及规律6.2.1.1 Cu含量的影响6.2.1.2 Ti粉粒度的影响6.2.1.3 C粉粒度的影响6.2.2 Cu-Ti-C体系TE反应机制4C体系'>6.3 Cu-Ti-B4C体系6.3.1 动力学影响因素及规律6.3.1.1 Cu含量的影响6.3.1.2 Ti粉粒度的影响4C粉粒度的影响'>6.3.1.3 B4C粉粒度的影响4C体系TE反应机制'>6.3.2 Cu-Ti-B4C体系TE反应机制6.4 本章小结第7章 TiC和TiC-TiB 2陶瓷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7.1 前言7.2 反应动力学因素对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7.2.1 对TiC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7.2.1.1 Cu含量的影响7.2.1.2 C粉粒度的影响2 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7.2.2 对TiC-TiB2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7.2.2.1 Cu含量的影响4C粉粒度的影响'>7.2.2.2 B4C粉粒度的影响7.3 反应动力学因素对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7.3.1 对TiC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2 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7.3.2 对TiC-TiB2颗粒局部增强钢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7.4 本章小结第8章 结论参考文献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摘要Abstract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燃烧合成论文; 陶瓷论文; 反应行为论文; 反应机制论文; 钢基复合材料论文;
Cu-Ti-C/B4C体系燃烧合成行为及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