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梅红艳汪湛刘爱华(湖北省武汉市第六医院B超室湖北武汉430015)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186-02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拟诊为CSA患者的椎动脉进行扫查,观察椎动脉形态结构,分别测量治疗前后椎动脉的内径(D)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并与35名同龄段健康体检者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变组椎动脉走行扭曲27例(45%),对照组6例(10%);椎动脉管腔均匀狭窄42例(70%),血流速度(PSV,EDV)减低,RI增高45例(75%)。与对照组相比,椎动脉内径、PSV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P<0.01)。病变组治疗后椎动脉内径无明显改变,椎动脉血流速度(PSV、EDV)增高,RI降低。结论CSA所致的椎动脉弯曲、狭窄等结构改变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解剖基础,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接观察椎动脉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状况,在CSA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其中一型,近年来,其发病有显著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其声像图和血流动力学具有特征性表现。笔者自2006年9月~2009年9月对60例CSA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检查对象

CSA患者6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6~78岁,平均(58.31±15.88)岁,均为我院神经内科经X线或CT检查初步诊断为CSA患者,主要症状以眩晕、头痛为主。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28~75岁,平均(59.93±13.58)岁,为无CSA临床症状的健康体检者。

2.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ACUSONAntares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5~13MHz,受检者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充分暴露颈部,显示颈内静脉纵切图后,探头平行向外移动,显示椎动脉图像,对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直至进颅逐横突孔进行扫查。二维图像观察椎动脉的形态结构,测量椎动脉内径(D),彩色多普勒观察椎动脉血流情况,频谱多普勒测量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病变组在临床经手法治疗放松颈肩部肌群、扩张血管、改善脑代谢等药物治疗1周后,重复上述检查。椎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标准[1]:轻度狭窄(2.0mm<D≤2.8mm),中度狭窄(1.0mm<D≤2.0mm),重度狭窄(D≤1.0mm)。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超声诊断标准[2]:PSV<35cm/s,EDV<10cm/s,RI>0.72。

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测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病变组椎动脉走行扭曲27例(45%),颈段椎动脉扭曲呈C型、S型者18例(66.7%),双侧者2例,右侧者11例,左侧者5例;椎段椎动脉呈C型扭曲者9例(33.3%),皆为单侧,右侧者6例,左侧者3例。对照组椎动脉随年龄增大,走行略弯曲者6例(10%),颈段5例(83.3%),右侧者3例,左侧者2例;椎段1例(16.7%)为右侧。

病变组椎动脉管腔均匀狭窄42例(70%),单侧狭窄40例(左侧狭窄14例,右侧狭窄26例),双侧狭窄2例;轻度狭窄15例(35.7%),中度狭窄24例(57.2%),重度狭窄3例(7.1%);15例患者一侧椎动脉狭窄而对侧椎动脉代偿性增宽;管腔闭塞3例(左侧1例,右侧2例)。椎动脉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椎动脉狭窄患者频谱多普勒显示椎动脉频谱波峰圆顿,上升支缓慢,波幅减低,舒张期频谱低平;对照组椎动脉频谱表现为收缩期上升支陡直,下降支呈斜坡状,频带较宽。

病变组椎动脉血流速度(PSV、EDV)降低、RI增高45例(75%),左侧者15例(33.3%),右侧者28例(62.3%),双侧者2例(4.4%),累及椎动脉47根,血流速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治疗前后椎动脉的内径无明显改变,60例CSA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和血流的变化见表1。治疗后椎动脉血流速度(PSV、EDV)增高、RI减低。

CSA是由于多种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迂曲、狭窄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椎动脉管径细、走形长、行程迂曲,且椎动脉椎段穿行于C6~C1椎体的横突孔内,造成了椎动脉形态和功能上的不利因素,成为脑血管疾病的好发部位。本资料中42例椎动脉管腔均匀狭窄,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流速度减慢,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椎动脉颅外段的狭窄是椎动脉流速下降的重要原因相一致,可以作为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敏感指标。多数资料提示双侧椎动脉的粗细不对称很常见,大约80%的受检者左侧椎动脉内径大于右侧椎动脉[3]。可能是左侧椎动脉起始点较低,接近心脏,血流速度及压力较右侧大,而引起管径增粗,一旦发生椎动脉孔骨质增生,原本比左侧小的右侧椎动脉,更易受影响而狭窄。本资料中右侧椎动脉发生狭窄比率较高的原因,除了与上述解剖特点有关外,还可能与右侧颈部及上肢活动多椎动脉容易受刺激及压迫有关。

本组资料中,病变组经治疗后,椎动脉血流速度(PSV、EDV)增加,RI值降低,而椎动脉内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这与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流阻力、提高椎动脉供血、改善大脑循环和代谢,从而控制症状发作是相符合的。临床治疗主要是改善血流动力学,而不能改变椎动脉的形态结构。

CSA目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近期研究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颅外段椎动脉解剖形态及血流信息的临床价值已被证实[4]。超声具有无创性、费用低、实时显像、可重复检查、无特殊禁忌症等优点,患者较易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这也是其他影像学方法不能提供的,因此临床上常作为椎动脉检查的首选项目及常规检查项目。

由于椎动脉椎段因穿越颈椎横突孔而呈节段性显示,当椎动脉较细、椎动脉走形异常、椎动脉流速明显减慢、肥胖患者椎动脉位置较深显示不良时,均给椎动脉病变的检查造成一定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除应熟悉椎动脉解剖结构外,还应沿着椎动脉走形,逐段进行扫查,将仪器调至最佳的条件,方能清楚的显示。必要时联合应用线阵探头及凸阵探头,以免出现假性闭塞的判断。

结论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接观察颅外段椎动脉的形态结构,测量椎动脉的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了解其疗效,操作简单、敏感性高,在CSA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801-810.

[2]乙芳,龚新环,杜宇,等.彩色多普勒对椎动脉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11):47-50.

[4]段欣.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应用.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130-131.

标签:;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