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研究(1644年——1840年)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研究(1644年——1840年)

论文摘要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清前期赋税法律制度框架结构和发展沿革的研究以及对其制度完备性和存在弊病所进行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一个完整的清代赋税法律构架,并为当代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归纳总结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并兼采比较、演绎、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论述和说明。本论文全文分作五部分。前言:简要陈述本论文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编: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背景分析。本编主要是通过介绍清代之前中国赋税法律制度的发展沿革和清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清政府在赋税制度上所作的重大调整,为后文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框架构建作铺垫。共分两章:第一章,中国古代赋税法律制度的沿革;第二章,清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第二编: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框架结构。本编主要是通过对清代基本法典、部门性法规、赋税单行性法规以及关于赋税征收的诏谕令等法律规范的梳理,构建一个完整的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框架。共分六章:第三章,赋税法律思想与赋税法律体系;第四章,赋税体系;第五章,赋税管理机构;第六章,赋税征收原则与征收方法;第七章,赋税减免制度;第八章,赋税监督制度及奖惩制度。第三编: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总体评价。本编主要是从完备性和弊病两方面对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主要从赋税立法、赋税执法与赋税监督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共分两章:第九章,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完备性;第十章,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弊病及其原因分析。结语:总结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利弊得失和历史借鉴。

论文目录

  • 前言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二、本文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编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背景分析
  • 第一章 中国古代赋税法律制度的沿革
  • 第一节 明代以前的赋税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明代的赋税法律制度
  • 第二章 清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
  • 第一节 清初经济与“废除明季三饷”
  • 第二节 康熙盛世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 第三节 雍正整改与“摊丁入亩”
  • 第二编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框架结构
  • 第三章 赋税法律思想与赋税法律体系
  • 第一节 赋税法律思想
  • 第二节 赋税法律体系
  • 第四章 赋税体系
  • 第一节 法定的赋税体系
  • 第二节 法外之苛征加派
  • 第五章 赋税管理机构
  • 第一节 中央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地方管理机构
  • 第六章 赋税征收原则与征收方法
  • 第一节 赋税征收原则
  • 第二节 赋税征收方法
  • 第七章 赋税减免制度
  • 第一节 法定减免
  • 第二节 蠲免制度
  • 第八章 赋税监督制度及奖惩制度
  • 第一节 赋税监督制度
  • 第二节 奖惩制度
  • 第三编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总体评价
  • 第九章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完备性
  • 第一节 立法的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
  • 第二节 法律适用的严肃性与灵活性
  • 第三节 执法监督的严格性与全面性
  • 第十章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的弊病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立法中的弊病及其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执法中的弊病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审计监督中的弊病及其原因分析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清会典》满汉文版本形成考释[J]. 民族翻译 2019(01)
    • [2].乾隆《大清会典》编纂述论[J]. 史学史研究 2015(03)
    • [3].《大清会典》对清朝施政西藏的记述[J]. 明清论丛 2018(01)
    • [4].大清会典的初创[J]. 法律史译评 2019(00)
    • [5].试论清代行政律例与制度——以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吏律公式》为例[J]. 人文论谭 2017(00)
    • [6].《大清会典》辨误一则[J]. 江海学刊 2010(05)
    • [7].《大清会典·康熙朝》(全四册)[J].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7(02)
    • [8].《大清会典》与清代“典例”法律体系[J]. 中外法学 2017(02)
    • [9].清代救灾责任的法律化[J]. 中国减灾 2014(23)
    • [10].清代保甲制度探析——以法律渊源为视角[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1].阿乐画故宫之宫廷部[J]. 紫禁城 2019(06)
    • [12].清代官员的“年终密考”制[J]. 党政视野 2015(03)
    • [13].老济南的灯轿幡杠铺[J]. 春秋 2008(04)
    • [14].旧时济南丧礼琐谈[J]. 春秋 2010(05)
    • [15].清代任官中的署理、护理差异[J].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1(01)
    • [16].康熙工作餐最高标准4000元[J]. 文苑(经典选读) 2012(07)
    • [17].你不知道的王府那些事儿[J]. 百科知识 2015(12)
    • [18].津乔·叁伍柒 用经典传承经典[J]. 普洱 2014(06)
    • [19].津乔·叁伍柒 用经典传承经典[J]. 普洱 2015(03)
    • [20].历史上的官员管理:清代官员的“年终密考”制[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5(01)
    • [21].清代湖北的县衙[J].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 2010(00)
    • [22].满族词典[J]. 满族文学 2008(06)
    • [23].清代对于甘青土司法律层面的治理[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4].张照书法鉴赏[J]. 秘书 2010(01)
    • [25].故宫屋顶飞禽走兽的象征意义[J]. 文苑(经典选读) 2012(03)
    • [26].清帝巡幸与果报制度[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11)
    • [27].《大清会典》三问[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5(06)
    • [28].江苏丝绸史话[J]. 江苏丝绸 2012(03)
    • [29].刍议清代则例的性质和分类[J]. 法学杂志 2010(10)
    • [30].清代常平仓粮食储额的空间格局[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9(03)

    标签:;  ;  ;  ;  

    清代赋税法律制度研究(1644年——1840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