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岩岭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植被类型及植食性食物研究

乌岩岭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植被类型及植食性食物研究

论文摘要

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为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鸟类红皮书。目前分布区很狭窄,仅分布于浙江西南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北部和广西东北部等部分林区,估计数量约为4000只。本文以乌岩岭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对区内黄腹角雉栖息地的群落结构、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区内黄腹角雉全年的植食性食物进行调查统计,查找规律。结果表明:1、该区黄腹角雉野外种群数量约为400只,最适栖息地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3种。黄腹角雉栖息地一般选择乔木层郁闭度为60—85%,灌木层盖度为40—60%,草本盖度为15—30%,在区内这种栖息环境,黄腹角雉分布活动比例占80%以上。构成黄腹角雉栖息地的植被乔木层主要树种为壳斗科、樟科、杉科植物,灌木层以山茶科、蔷薇科、杜鹃花科等种类为主,草本层植物以蕨类、禾本科为主。黄腹角雉栖息地维管束植物调查共有498种,其中裸子植物有5科10种;被子植物有67科431种,蕨类植物有20科57种,构成保护区地带性植被的科属多为亚热带区系成分。2、黄腹角雉觅食主要以地面觅食为主,植食性食物统计有38科,131种,占栖息地植物种类的26.3%,占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种数的6.1%。黄腹角雉随季节不同所取食的植物种类及取食部位存在差异:春季主要取食植物的嫩叶、花以及地面上植物的种子;夏季除植物的嫩叶、花外,转入以多种浆果为主食;秋季儿乎以植物果实为食;冬季主要取食掉落地面的果实、种子以及植物的叶片、根茎等。3、为防止栖息地片段化,必须采取科学更新的方法将人工针叶林、毛竹林向针阔混交林改造,改良栖息地环境,促进黄腹角雉野外种群恢复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黄腹角雉研究进展
  • 1.2 乌岩岭保护区黄腹角雉研究与保护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收集
  • 1.5.2 野外工作调查
  • 1.5.3 室内标本的整理与鉴定
  • 1.5.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1 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1.3 资源状况
  • 2.2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 2.2.1 典型性
  • 2.2.2 稀有性
  • 2.2.3 自然性
  • 2.2.4 面积适宜性
  • 2.2.5 脆弱性
  • 2.2.6 人为活动强度
  • 3 黄腹角雉栖息地植被特征
  • 3.1 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
  • 3.1.1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特征
  • 3.1.2 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群落特征
  • 3.1.3 中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植物群落特征
  • 3.2 栖息地植被组成
  • 3.3 栖息地植被类型与栖息地选择
  • 3.4 栖息地植被郁闭度(盖度)特征与栖息地选择
  • 3.5 栖息地与巢址选择
  • 4 黄腹角雉取食特征
  • 4.1 黄腹角雉的植食性食物种类
  • 4.2 黄腹角雉的植食性食物特征
  • 4.3 黄腹角雉采食植物特点
  • 5 黄腹角雉的保护与管理对策
  • 5.1 黄腹角雉主要致危因素
  • 5.2 保护与管理对策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黄腹角雉栖息地维管束植物名录
  • 地理位置图
  • 植被分布图
  • 动植物分布图
  • 附彩图照片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植物对植食性动物的化学防御[J]. 生物学教学 2010(10)
    • [2].恐龙来了[J]. 数学大王(低年级) 2016(12)
    • [3].寄主植物—植食性害虫—杀虫剂三者的关系[J]. 山西农业科学 2011(03)
    • [4].植食性瘿蚊化学通讯中的信息化学物质[J]. 应用昆虫学报 2020(03)
    • [5].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植食性金龟子的初步研究[J]. 应用昆虫学报 2015(05)
    • [6].植食性恐龙[J]. 小溪流(作文画刊) 2016(06)
    • [7].植食性瓢虫防治方法[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08)
    • [8].七种植食性金龟子雌雄成虫的鉴别方法[J]. 昆虫知识 2010(04)
    • [9].刺吸电位技术在植食性盲蝽取食行为研究中的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 2013(07)
    • [10].RNAi技术——植食性害螨防控的新策略[J]. 植物医生 2020(03)
    • [11].西瓜田蛴螬的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09(01)
    • [12].我国植食性农业害螨化防药剂应用现状[J]. 世界农药 2020(09)
    • [13].南京紫金山植食性蝽类发生特点[J]. 环境昆虫学报 2012(03)
    • [14].杀螨剂防治植食性螨的经济重要性和最近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J]. 世界农药 2016(02)
    • [15].蝈蝈[J]. 家教世界 2015(09)
    • [16].广东地区春季大豆节肢动物种类调查分析[J]. 环境昆虫学报 2010(02)
    • [17].锌冶炼-氯碱复合污染区昆虫中的重金属[J]. 环境科学 2009(07)
    • [18].落叶松蛴螬的防治[J]. 河北林业科技 2011(05)
    • [19].沉睡亿年·一朝复苏·千年古城·东方巨龙——记四川会理出土早侏罗纪晚期植食性蜥脚类恐龙[J]. 文存阅刊 2018(10)
    • [20].海岱地区史前时期先民植食性食谱初探——以食物制备工具磨盘、磨棒等为中心[J]. 四川文物 2018(04)
    • [21].渭南市两种农田生境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16)
    • [22].植物的抗螨机理[J]. 应用昆虫学报 2011(05)
    • [23].植食性恐龙的自我防御[J]. 课外生活 2010(10)
    • [24].美国白蛾的危害特点与防治方法研究[J]. 林业勘查设计 2020(01)
    • [25].大亚湾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植食性[J]. 海洋与湖沼 2018(04)
    • [26].周而复始的因果互易创新法[J]. 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 2010(07)
    • [27].动植物之间的“军备竞赛”[J]. 大自然 2019(05)
    • [28].我省教育大事记[J]. 福建教育 2013(11)
    • [29].小叩头虫的特征识别与防治方法[J]. 现代园艺 2010(09)
    • [30].高帆的一亿年[J]. 恐龙 2011(02)

    标签:;  ;  ;  ;  

    乌岩岭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植被类型及植食性食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