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周宇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周宇

诸暨市规划设计院浙江诸暨3118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开始重视城乡的规划设计,建设美丽乡村势在必行。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对提升农村人民的幸福感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建设,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水平。因此,要不断加强对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视,积极发展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实际出发,对乡村建设进行特色的规划,为我国的农村发展提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乡村规划

引言

现如今,在时代持续进步的背景下,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也使得乡村规划的目标日渐实现,建设美丽乡村也成为了全国人民的美好夙愿。而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其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立足于详细分析和探索农村发展的事情上,并且做到对各类隐患的有效规避。在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时,想要提升它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需要以有关规划设计工作为核心开展相应的工作,并且充分保证规划方案具有一定高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确保建设后的效果十分理想。

1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的规划原则

1.1以人为本

美丽乡村的规划是面向所有农户的,所以在规划时需要将农户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规划中要激发群众的积极性,综合整个社会的力量,尊重农民的本身意愿,引导农户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其能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1.2生态优先原则

在规划设计美丽乡村时,较为重要的就是充分体现出对自然法则的遵守,并将农村生态环保工作努力做好,通过向村民展示乡村自然生态和生活环境的特点,重点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有效地整合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种项目等现有资源,改造农村生活环境。通过不同发展项目的结合,全面推进农村优美生态环境建设。

1.3整合力量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整合力量,把农村旅游、农户住房改造以及生态村庄建设等内容结合在一起,经过不同规划项目之间的互补和促进,整合各方资源,以此来带动美丽乡村的规划和设计,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在此基础上实现城乡规划目标。

2美丽乡村规划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2.1没有重视科学规划设计

在开展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合理进行规划。设计工作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够全面保证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但值得说明的是,就当前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来看,诸多设计没有依照我国农村现实情况加以规划和研究,甚至有一些工作人员直接抄袭网上的规划方案。这就引起诸多村庄在后期的建设中与实际情况脱轨,未能达到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目的。值得说明的是,还有部分规划设计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未能进行可持续发展性考虑,进而使村庄可持续发展变成了一句空口号。

2.2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引进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如建设经济发展区,其不仅侵占了大量农田,同时也加重了乡村工业污染,并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为提升作物产量,避免病虫害对作物的侵袭,农户过度使用化肥并大量喷洒农药,造成作物及土壤污染严重。此外,农民生活、厨余及建筑垃圾混合堆放,容易对土壤及水资源造成污染。

3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策略

3.1优化基础设施,体现村民主体地位

基础设施是人类生活工作中必须要有的。在美丽乡村规划中,首先要做的是构建完善的农村体系,为农户提供需要的活动场所。当前我国国内的大部分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都比较缺乏,并不像城市那样健全,有些乡村甚至根本没有基础设施,这些群众生活娱乐问题影响到乡村发展。在新时代环境下,为了做好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需要在各个村点建设开会和办公的场所,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比如林间公园和娱乐休闲场所。经过合理规划设计,提供一些体育健身设施和乡村小舞台,这样不但可以提供给小孩玩耍,而且能够让老人下棋打牌。此外,乡村与城市的硬件设施配置有很大的差别,在给水、排水、采暖等设施建设中要投入很多资金,要先做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因为硬件配套设施投入量很大,所以在乡村规划中要尽量考虑临近村公用一套硬件设施,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乡村规划和建设成本。而一些距离城市不太远的村落,还可以使用临近城市的硬件配套设施,这样不但能够减少施工规划成本,同时还能够缩短建设周期,进而实现美丽乡村的规划目标。乡村规划设计中,需要尊重农户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规划中还可以引导村民参与到设计中,以此让美丽乡村建设更符合村民的需求。

3.2保护生态,提升生活水平

3.2.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若要提高农村能源、资源的利用率,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与发展优势,加强对乡村循环农业的开发,同时将农村经济废物排放量进行降低。通过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充分对其废物进行利用,经过加工处理上游产业中的生产废料,使其成为下游产业的肥料,可以有效降低经济建设成本。对于乡村生活中制造的垃圾,由于垃圾远途运输会增加一定的成本,因此在处理时要严格遵循就近原则。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大农村环保财政投入力度,最终为美丽乡村规划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3.2.2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始终坚持着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在现如今,中央也在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大力倡导,因此进行美丽规划设计也应对此原则进行严格的遵守,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积极转变,放弃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以农村现有能源资源为基础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乡村生态、文化等功能进行深入挖掘,同时进行良好的保护,防止以生态破坏促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加强广播、报纸等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经常对农民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农民的基本环境意识。贯彻政府可持续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要求,建设美丽农村,要始终坚持环保原则。其次,完善、建立乡村环保制度,村镇环保单位对环保思想进行统一,对各部门的职责加以落实,在村镇设立环境保护站(室),负责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有制度可依。最后,大力发展环保建筑。可将环保技术、材料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有效扩大农村可再生能源应用范围,将绿色发展理在农村积极进行推进。

3.3乡村风景和现代化设计理念结合

乡村的田园风景是大自然给予乡村最宝贵的财富,在当前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需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的优势,使用因地制宜的策略来发展地方性产业。在实际规划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的优势,遵循因地制宜的策略发展地方性产业。比如在建筑风格和风俗方面,要遵循当地地方特点,将乡村的美丽展现到极致。生产管理、乡村景观和村落设计之中,需要遵循现代化农村规划设计理念,不仅要保存乡村现有的原始风貌,同时还要在呈现本地特色的基础上做好创新工作,例如在乡村形象树立中,要尽量避免普遍化的城市化趋向,而是要体现出乡土感,要在保存乡村原始面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使用乡村的资源优势走文化旅游发展道路。在这其中需要保留有文化遗迹的乡村,深入挖掘文化特点,建设主题鲜明的特色化乡村。

结语

我国进一步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统筹贡献出一份力量,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为城乡差距的缩小奠定了基础。然而,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要从建设的过程中吸取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正计划中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条件,更好地推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洪良.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协同关系——乡村振兴视角下浙江湖州的实证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01):8-12+18.

[2]李珊珊.美丽乡村视野下特色旅游村镇景观规划的原则与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9,(01):61-63.

标签:;  ;  ;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周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