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于首都北京而言,森林与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然而,北京地区森林资源的人工性、人为干扰性十分突出,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侵袭和人为破坏,这些都会给森林资源带来重大损失。在这其中,林木损失是整个森林资源损失中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林木损失一旦是人为所致(如盗伐林木),必然涉及到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北京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的相关要求,需要对北京市森林资源损失做出鉴定。但从目前实际林业执法工作来看,对森林资源的损失赔偿,尤其是林木损害的经济赔偿案件的处理中始终缺乏科学、客观和系统的评估方法,也没有一种科学的衡量尺度和处罚依据,妨碍了林业执法的公正和公平。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计量标准,对森林资源的损失,尤其对林木损失赔偿做出科学的估算,从而满足林业管理及林业执法实践的需要。本文以北京地区林木损失计量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基于资源评价、损失评估、资产评估等一系列的理论与方法,尝试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的不同森林类型林木损失额计量的办法、标准和系统,以解决森林资源损失计量的理论、方法、应用和操作问题。通过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一)较为明确地界定了森林资源损失的概念和性质,系统地提出了森林资源损失评估的八项总评估思路及原则,以及不同森林资源损失类型的评估思路。(二)进行了森林资源损失和北京地区森林类型的科学划分,形成了森林资源损失的五大类16亚类的分类评估体系;构建了森林资源损失额的评估结构和估价模型。(三)以北京地区为例,分别对10种森林类型的12项功能的认可度进行了统计和计算,确定不同森林类型的主导功能。以此为依据建立了10种不同森林类型的林木损失额的计量指标体系和分计量模型;构建了林木损失额的综合计量指标体系。(四)对于计量指标体系和分计量模型中涉及的较难确定和计量的指标及因子进行了“专项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生态价值当量”、“主导生态功能权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首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森林类型的主导生态功能权重值(wi),通过单株生态价值当量的计算公式和单位面积生态价值当量的计算公式,
论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和意义1.2 相关研究进展1.2.1 自然资源价值研究进展1.2.1.1 自然资源价值构成1.2.1.2 自然资源价值评价方法1.2.1.3 自然资源价值评价研究进展1.2.2 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进展1.2.3 相关评估方法1.2.3.1 灾害损失评估方法1.2.3.2 自然资源损失评估方法1.2.3.3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3.1 研究内容1.3.1.1 森林资源损失类型的划分及评估结构与计量模型的建立1.3.1.2 北京地区不同森林类型林木损失额的价值计量研究1.3.1.3 应用研究1.3.2 技术路线2 森林资源损失类型的划分及评估结构与计量模型的建立2.1 基本概念及相关范畴辨析2.1.1 森林资源、森林和林木2.1.1.1 森林资源2.1.1.2 森林2.1.1.3 林木2.1.2 森林资源价值评价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2.1.2.1 森林资源价值评价2.1.2.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2.1.2.3 森林资源价值评价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区别2.1.3 森林资源损失评估2.1.3.1 森林资源损失2.1.3.2 森林资源损失评估2.2 森林资源损失类型的划分2.2.1 森林资源损失类型划分依据2.2.2 森林资源损失类型的概念和范畴2.3 森林资源损失评估思路及原则2.3.1 总评估思路与原则2.3.2 不同森林资源损失类型的评估思路2.3.2.1 林木损失评估思路2.3.2.2 种苗损失评估思路2.3.2.3 野生动物损失评估思路2.3.2.4 野生植物损失评估思路2.3.2.5 林地损失评估思路2.4 不同森林资源损失类型的评估结构与计量模型2.4.1 Ⅰ林木损失额的总评估结构与总计量模型2.4.1.1 林木损失额的总评估结构2.4.1.2 林木损失额的总计量模型2.5.2 Ⅱ种苗损失额的总评估结构、总计量模型与分计量模型2.5.2.1 种苗损失额的总评估结构2.5.2.2 种苗损失额的总计量模型与分计量模型2.5.3 Ⅲ野生动物损失额的总评估结构、总计量模型与分计量模型2.5.3.1 野生动物损失额的总评估结构2.5.3.2 野生动物损失额的总计量模型与分计量模型2.5.4 Ⅳ野生植物损失额的总评估结构与总计量模型2.5.4.1 野生植物损失额的总评估结构2.5.4.2 野生植物损失额的总计量模型2.5.5 Ⅴ林地损失额的总评估结构、总计量模型与分计量模型2.5.5.1 林地损失额的总评估结构2.5.5.2 林地损失额的总计量模型与分计量模型3 北京地区不同森林类型林木损失额的价值计量研究3.1 研究区域概况3.1.1 北京地区的基本概况3.1.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3.1.1.2 自然条件3.1.1.3 社会经济概况3.1.1.4 森林资源概况3.1.2 北京地区森林类型划分3.1.2.1 北京地区常见的森林类型3.1.2.2 北京地区常见森林类型的概况3.1.2.2 北京地区常见的树种3.2 不同森林类型林木损失额的计量指标体系与分计量模型的建立3.2.1 不同森林类型主导功能的确定3.2.1.1 森林的功能效益3.2.1.2 不同森林类型的主导功能3.2.2 不同森林类型林木损失额的计量指标体系与分计量模型的建立3.2.2.1 防护林3.2.2.2 环境保护林3.2.2.3 风景林3.2.2.4 自然保护区林3.3.2.5 用材林3.2.2.6 经济林3.2.2.7 古树名木3.2.2.8 城区及村镇四旁树3.2.2.9 公园及景区树木3.2.2.10 植物园树木3.3 林木损失额的综合计量指标及计算因子的分析与说明3.3.1 林木损失额的综合计量指标体系t、Lp、Lj、F、C)的计算与说明'>3.3.2 林木损失额的部分计量指标(Lt、Lp、Lj、F、C)的计算与说明t)的计算'>3.3.2.1 立木价值损失额(Lt)的计算p)的计算'>3.3.2.2 产品价值损失额(Lp)的计算j)的计算'>3.3.2.3 旅游观赏价值损失额(Lj)的计算3.3.2.4 管护费用价值转移损失(F)的计算3.3.2.5 植被恢复费用(C)的计算4 专项研究4.1 专项研究:“生态价值计量”4.1.1 森林生态效益经济价值评价的研究进展4.1.1.1 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4.1.1.2 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的研究现状4.1.1.3 森林生态效益研究的理论基础及主要采用的方法4.1.2 生态价值损失额的计量4.1.2.1 生态价值当量的概念4.1.2.2 生态价值损失额的计量方法i)的确定'>4.1.2.3 主导生态功能权重(wi)的确定4.1.3 生态价值当量(E)的计算4.2 专项研究:“科学文化价值计量”4.2.1 科学文化价值的内涵4.2.2 科学文化价值损失额的计量4.2.2.1 科学文化价值损失额的计量方法4.2.2.2 古树名木典故系数的计算4.3 专项研究:“资金时间价值计量”4.3.1 资金时间价值观念4.3.1.1 资金时间价值的涵义4.3.1.2 单利和复利4.3.1.3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4.3.2 资金时间价值损失的计量1)的计算'>4.3.2.1 用材林滞延费(Z1)的计算2)的计算'>4.3.2.2 经济林滞延费(Z2)的计算4.4 专项研究:“各项调整系数的确定”4.4.1 区位价值系数的确定4.4.1.1 区位效应与级差地租4.4.1.2 区位效应论在区位价值系数确定中的应用4.4.2 生态区位价值系数的确定4.4.2.1 森林生态效益与环境的敏感性4.4.2.2 环境敏感性因素(生态区位因素)e)的计算'>4.4.2.3 生态区位价值系数(Ke)的计算4.4.3 古树名木生长势系数的确定4.4.3.1 树木生长势系数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4.4.3.2 古树名木生长势等级的判定因子及判定标准g)的确定'>4.4.3.3 古树名木生长势系数(Kg)的确定4.4.4 恢复难度系数的确定4.4.4.1 植被恢复难度的含义4.4.4.2 人为干扰状态下森林的演变4.4.4.3 植被恢复难度的影响因素r)的确定'>4.4.4.4 恢复难度系数(Kr)的确定4.4.5 损毁程度系数的确定4.4.5.1 损毁程度问题的提出d)的计算'>4.4.5.2 损毁程度系数(Kd)的计算5 应用研究5.1 相关因素及数据的采集与实地调研5.1.1 调查方法分析5.1.1.1 调查数据所需资料的分类5.1.1.2 调查方法分析5.1.1.3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方法5.1.2 所需的调查数据及用途分析5.2 手工计算系统的设计5.2.1 《北京地区森林资源损失评估手册》简介5.2.1.1 主要内容及功能介绍5.2.1.2 使用说明5.2.1.3 使用流程图5.2.1.4 系统更新5.2.2 北京地区林木损失额的计算公式5.2.2.1 防护林林木损失额的计算公式5.2.2.2 环境保护林林木损失额的计算公式5.2.2.3 风景林林木损失额的计算公式5.2.2.4 自然保护区林林木损失额的计算公式5.2.2.5 用材林林木损失额的计算公式5.2.2.6 经济林损失额的计算公式5.2.2.7 古树名木损失额的计算公式5.2.2.8 城区及村镇四旁树损失额的计算公式5.2.2.9 公园及景区树木损失额的计算公式5.2.2.10 植物园树木损失额的计算公式5.2.3 基本数据5.3 案例研究5.3.1 案例1:顺义区环境保护林林木损失案件5.3.2 案例2:海淀区风景林林木损失案件5.3.3 案例3:门头沟区经济林损失案件5.3.4 案例4:延庆县古树名木损失案件5.3.5 案例5:怀柔区古树名木损失案件5.3.6 案例6:城区公园及景区树木损失案件6 结论与讨论6.1 结论6.2 讨论参考文献附件调查问卷Ⅰ调查问卷Ⅱ现场采集数据-1现场采集数据-2现场采集数据-3森林资源损失额评估报告书预置数据及更新个人简介导师简介Ⅰ导师简介Ⅱ成果目录清单致谢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相关论文文献
- [1].森林资源损失鉴定浅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08(03)
- [2].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森林火灾中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方法初探——以沁源3·29火灾为例[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0(04)
- [3].泾县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J]. 安徽农学通报 2014(10)
- [4].“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四川森林资源损失的评估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7)
- [5].森林资源损失的原因及防护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7)
- [6].石台县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成因浅析[J]. 安徽林业科技 2009(01)
- [7].国家林业局资源司领导到广西开展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评估调研[J]. 广西林业 2008(02)
- [8].陕西省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初报[J]. 陕西林业科技 2008(02)
- [9].关注大意下的森林资源流失[J]. 广西林业 2008(03)
- [10].北京地区林木损失额价值计量体系的应用说明[J]. 广东林业科技 2009(01)
- [11].河南省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与分析[J]. 河南林业科技 2008(03)
- [12].龙游县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及对策[J]. 华东森林经理 2008(04)
- [13].声音[J]. 绿色中国 2015(01)
- [14].推进转型发展 实现林业建设新跨越[J]. 山西政报 2011(Z4)
- [15].科学发展 求实创新 打造服务绿色江西的南方示范性航站[J]. 中国林业 2011(19)
- [16].前程包装:绿色包装的倡导者和先行者——访江苏前程工业包装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修正[J]. 中国包装工业 2012(10)
- [17].南瓮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火灾发生情况调查与分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9(04)
- [18].Maxar公司MDA RADARSAT-2-Powered森林预警技术助力APP森林管理[J]. 中华纸业 2019(06)
- [19].浅论渭源县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J]. 甘肃林业 2013(05)
- [20].雨雪冰冻灾害对森林资源影响因子调查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5)
- [21].森林雨雪冰冻灾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 华东森林经理 2008(03)
- [22].贵州林业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 2008(03)
- [23].松阳的野生动物保护[J]. 浙江林业 2011(12)
- [24].浅谈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J]. 民营科技 2010(03)
- [25].森林病虫害防治分析[J]. 北京农业 2015(23)
- [26].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森林防火监控系统设计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33)
- [27].基于MODIS/NDVI时间序列的森林灾害快速评估方法——以贵州省为例[J]. 生态学报 2012(11)
标签:北京地区论文; 不同森林类型论文; 林木损失论文; 价值计量论文;
森林资源损失计量研究 ——北京地区林木损失额的价值计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