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如何才能恰当地翻译一部中国经典?这一深刻的问题在学术领域中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人认为,如在翻译像《文心雕龙》这样的经典时,必须使得其中的文化异质能在译入语中得到尽意的传达,同时尽可能的避免跨文化翻译所带来的文化损耗与变形,而解构主义翻译策略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自上世纪以来,西方解构主义思潮对翻译理论的影响巨大。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破除了传统翻译理论中源文本中心,也破除了人们对于终极译本的幻象,并且更加地关注到在翻译当中的文化异质性。作为我国杰出的系统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的文学思想在之后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在当代成为学术领域中一个热点研究话题。历代对于《文心雕龙》的评述译注很多,近几十年中,《文心雕龙》被译介到很多国家,因此海外学者们对于《文心雕龙》的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本文基于宇文所安、杨国斌、施友忠、黄兆杰四位学者的英文译本,从解构主义翻译策略的角度,对作为《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的总纲——《神思》篇中“神思”这一关键词,以及数个骈文句式的结构和含义的英文翻译进行考察。第一章对源语文本,即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本文中涉及到的四种英译本进行简要介绍,并简述本文的主张、方法论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分别从解构主义四个策略的角度出发,考察四个译本对于“神思”这一文论术语的翻译。本文通过考察,提出翻译不是保持不变的行为,.而是一个揭示差异的场,因此作为译者,应当通过翻译来揭示源文与译文的差异,并且译者们所揭示的译本间的差异使得各译本与源文本互相共存,为源文在异语境中带来新生。第三章以解构主义翻译的观点,将四个解构策略分别应用到对句式的考察中。1.从替补角度出发,考察四种译本对于句子:“古人雲,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作为定义句型及其作为骈文特色之一的典故的处理。认为译者应尽可能的将注释作为替补手段表达出缺席文化因素的在场。2.从踪迹角度来考察四种译本对于句子:“陶鈞文思,貴在虚靜,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中互文结构以及文化内涵的翻译。认为译者应在其翻译中追寻并表达出源意在源语文化中的踪迹,而众译者的各译本中各踪迹间彼此形成意义的链条,使源文本中隐在的、缺席的文化传统在其译文中得到在场的表达。3.从播撒的角度分析句子:“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之中异词同意的结构,认为源意无法孤立的在场,其意义在源文中被播撒出来,因此译者亦应使用不同的译词将其不同层面的涵义尽量在译文中播撒出来,同时也不应当将某一种译文作为对其终极的翻译,而应有更多的,不同的译本来将之含义四处播撒,通过各译本间的差异来传达出源文本的在场。4.从延搁的角度考察句子“至於思表纖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筆固知止”中词组两两交互使用的结构在四种译本中的处理,认为正如此句所说,对于翻译中微妙的纤旨曲致,译者应当将之延搁起来,避免翻译中的文化缺失从而使其能够在异语境中重获新生。第四章为结论。首先以表格形式总结出本文所讨论的主要观点,重申了由《文心雕龙·神思》篇中“神思”这一关键词及上述考察之句式所证明为有效的延搁、替补、播撒、踪迹这四种解构主义翻译策略。其次,陈述在中西文论对话的语境下,解构主义翻译策略对于翻译古代典籍的意义。最后,提出本文的局限性,以及尚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心雕龙·乐府》研究综述[J]. 乐府学 2019(01)
- [2].《文心雕龙·比兴》“兴”义简约之原因新探[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19(02)
- [3].钱锺书评点《文心雕龙》辑录[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19(01)
- [4].论詹锳《文心雕龙》风格学的成就[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19(01)
- [5].论《文心雕龙》作家理论内涵及其体系[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19(02)
- [6].《文心雕龙》“剖情析采,笼圈条贯”辨[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19(01)
- [7].孟子对《文心雕龙》成书的影响[J]. 儒藏论坛 2019(02)
- [8].昭明文苑 增华学林——《文选》与《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9(02)
- [9].论刘勰《文心雕龙》与骈文之关系[J]. 中国文化论衡 2019(02)
- [10].《文心雕龙·附会》主旨辨[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0(01)
- [11].民国时期的《文心雕龙》研究(上)[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0(01)
- [12].《文心雕龙》的时空观[J]. 文学研究 2020(01)
- [13].刘勰在定林寺校理佛经对《文心雕龙》成书的影响[J]. 文教资料 2020(02)
- [14].《文心雕龙》中“质”的释义整理[J]. 散文百家(理论) 2020(06)
- [15].“功以学成”——《文心雕龙》写作学习观研究[J]. 散文百家(理论) 2020(09)
- [16].解读《文心雕龙·乐府》——兼论刘勰对俗文学的看法[J]. 北方文学 2020(14)
- [17].文心雕龙[J]. 宝藏 2019(05)
- [18].文苑之秘宝——《文心雕龙》意大利文全译本“引言”(附补记及新近书目)[J]. 中国文论 2018(00)
- [19].生命的透支——《文心雕龙译注疏辨》出版感言[J]. 中国文论 2018(00)
- [20].《文心雕龙》文体论研究[J]. 北方文学 2019(32)
- [21].从《文心雕龙》看“情”“采”的定义及其关系[J]. 青年文学家 2019(30)
- [22].《文心雕龙》与谶纬[J]. 北方文学 2019(33)
- [23].文心雕龙系列之一[J].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5(01)
- [24].初探《文心雕龙》之公文流变[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22)
- [25].从《文心雕龙·宗经》看刘勰的经典观[J]. 学周刊 2011(24)
- [26].从《文心雕龙·体性》篇看刘勰的言语风格思想[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3(08)
- [27].《文心雕龙》中王粲论的不足[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5)
- [28].《文心雕龙》“术”的范式意义——与论文之“法”的内在关联[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12)
- [29].《文心雕龙》文术论发微[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1)
- [30].21世纪《文心雕龙》研究文献综述[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