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内涵论文-姚兰

诗性内涵论文-姚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诗性内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冯至散文,诗意,哲理,存在主义

诗性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姚兰[1](2019)在《于山水中沉思——论冯至散文集《山水》的诗性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其诗歌创作得到较多评论家的关注,而散文研究则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诗的品格特征,表现为"明净的感情与深沉的智理调和之美"。本文将从意象、语言风格及思想意蕴叁个方面,分析冯至散文对于意境的营构、呈现出的语言特色及其蕴含的哲理,以凸显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7期)

种婉耘[2](2018)在《诗性的追寻与超越——试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悲剧书写及其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汪曾祺小说的整体观照,发现其中被固化的汪曾祺的作品复杂性被抽空。因此,发掘其在"和谐"与"美"的表象下隐藏着的"冲突"与"悲"是必要的,由此可以发现汪曾祺所提倡的小说中"诗性"的变化,更可以看出汪曾祺对于人性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改造的欲望。(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12期)

郑竹平[3](2015)在《西方早期风景画中神性与诗性的精神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对神的无限向往与对诗的憧憬之情往往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完成的。在印象派之前的西方早期风景画创作中,神性与诗性为早期风景画创作提供了精神的依托,也成为早期画家对风景画探索的动力。本文试图从神性与诗性的角度,通过对西方人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的分析来解读早期风景画的再现与造境问题,并利用一种回归到西方早期风景画所处的历史年代的角度,去重新体验风景画创作的精神内涵。(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7期)

汪文珺[4](2015)在《从中国诗文化视角论肖邦钢琴曲“诗性”内涵的审美》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钢琴诗人肖邦的"诗性"进行审美,不仅能丰富其"诗性"的研究意义,还能拓宽我们对肖邦"诗性"这一艺术特色的认识视角。本文将从中国诗文化的视角去审视这位波兰钢琴诗人的作品内涵,以探析人类不同文化间美的契合。(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5年05期)

姜艳,吴周文[5](2013)在《论何其芳散文的诗性内涵及其文学史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何其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散文家。自我本真的抒写、西方象征主义创作手法的借鉴以及"何其芳体"的创造等,是其散文诗性的主要内涵,也是其散文在美学意义和文学史上的价值所在。何其芳在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中,以《画梦录》这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把散文的诗性内涵推到了极致,在现代散文史上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苏茜,马斌[6](2013)在《论张承志小说的“诗性”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性"小说创作已成为现当代很多作家创作的一种自觉追求。在此背景下,很多研究者从各方面对小说的"诗性"特征展开研究与论述,但纵观目前的研究现状,研究者们更多的是从小说所具有的"诗"的某种形式特征这一文本感性层面入手,即在文体层面对这种"诗性"小说进行论述,而忽视了对文学"主体性"精神的探究,即在文学本体论层面来理解和论述。为此,从文体学层面和文学本体论两个层面,运用一种整合性的理论思路来理解张承志小说中的"诗性"特征将有其特殊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陈军[7](2013)在《诗性内涵及孔门人格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性,虽然《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这个词,但我还是喜欢用来揭示人的性情特征、精神气质和人格风貌。与之相近的是"诗意"。诗,是比喻指向,指人或事物、环境像诗那样。意者,境也;性者,质也。如果说,诗意是指事物或环境就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那么,诗性则是指人(个体或群体)的性情也像诗歌内容那样具有浪漫特质而给人以美的感染和吸引。我认为,诗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精神特质所在。这可以理解为栖息方式诗意(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期刊2013年10期)

苏茜[8](2013)在《现当代小说的“诗性”内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性"小说创作已成为现当代很多作家小说创作的一种自觉追求。在此背景下,很多研究者从各方面对小说的"诗性"特征展开研究与论述。本文主要从文体学和文学本体论两个层面,全面、深入地理解现当代小说中的"诗性"特征及其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李靖,吴巳英[9](2012)在《诗性思想与心灵培育——金斯利文化反思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机械化进程的华美乐章与维多利亚人审美情操的迷失形成了强烈反差。查尔斯·金斯利的小说《酵母》、《奥顿·洛克》和《水孩》传承并发扬了卡莱尔、阿诺德等人的文化反思和愿景,将诗性思考作为培育心灵的途径。此举旨在重生英国社会式微的诗意维度。同时,诗性反思使金斯利在19世纪英国文化批评传统中体现出独特的批判品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胡油油[10](2011)在《浅论邺下诗歌景物描写成分的诗性内涵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邺下时期诗歌中景物描写成分不断增加,而且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标志着这一时期诗风的转变。吴乔《答万季野诗问》:"问:‘诗唯情景,其用处何如?’答曰‘:《十九首》言情者十之八,叙景者十之二。建安之诗,叙景日多,日甚一日。’"它逐渐脱离了之前诗歌中自然景物用以"比德"的作用,把自然景物作为一种抒情的方式,用以寄托诗人的个人情感,并且不断发展,逐渐由自然"感物兴思"到自觉"缘情体物",情景自然交融,同时,由内而外对自然景物的关注,诗人开始以审美的态度来关照自然景物。一、游宴、征战场景的描写,多流连光景、歌功颂德,体现上层生活的风雅格调这些诗歌是诗人诗赋唱和的集体创作,作诗是征战之余(本文来源于《群文天地》期刊2011年22期)

诗性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汪曾祺小说的整体观照,发现其中被固化的汪曾祺的作品复杂性被抽空。因此,发掘其在"和谐"与"美"的表象下隐藏着的"冲突"与"悲"是必要的,由此可以发现汪曾祺所提倡的小说中"诗性"的变化,更可以看出汪曾祺对于人性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改造的欲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性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1].姚兰.于山水中沉思——论冯至散文集《山水》的诗性内涵[J].名作欣赏.2019

[2].种婉耘.诗性的追寻与超越——试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悲剧书写及其内涵[J].北方文学.2018

[3].郑竹平.西方早期风景画中神性与诗性的精神内涵[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4].汪文珺.从中国诗文化视角论肖邦钢琴曲“诗性”内涵的审美[J].艺海.2015

[5].姜艳,吴周文.论何其芳散文的诗性内涵及其文学史价值[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6].苏茜,马斌.论张承志小说的“诗性”内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7].陈军.诗性内涵及孔门人格特征[J].上海教育.2013

[8].苏茜.现当代小说的“诗性”内涵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

[9].李靖,吴巳英.诗性思想与心灵培育——金斯利文化反思的内涵和表现形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

[10].胡油油.浅论邺下诗歌景物描写成分的诗性内涵转变[J].群文天地.2011

标签:;  ;  ;  ;  

诗性内涵论文-姚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