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可以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幸福和希望,更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就业质量这个衡量大学生就业水平和高校办学质量的指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立足中国国情,着重探讨当代大学生可雇佣能力的结构问题。为此,研究首先采用半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在该调查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的理论并进行了对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结构的理论建构;在获得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理论构建后,研究者编制了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量表的初始问卷;而后,研究者使用自编的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量表初始问卷,选取了适当的样本进行了测试。对测试结果的项目分析与项目筛选形成了一份有92个项目组成的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量表的正式问卷。对正式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本研究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结构,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量表。根据自编的量表,从不同层面对高校毕业生的可雇佣能力和就业质量及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可雇佣能力进行研究。其中,可雇佣能力从职业形象、职业人格、管理技能维度进行评估,就业质量从客观指标和主观满意度两方面衡量。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及T检验得出相关结论,对高校毕业生的自我提高以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用人单位工作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