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碳库论文-翟国庆,韩明钊,李永江,王恩姮

有机碳库论文-翟国庆,韩明钊,李永江,王恩姮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碳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有机碳组分,土壤再分配,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

有机碳库论文文献综述

翟国庆,韩明钊,李永江,王恩姮[1](2019)在《坡地黑土侵蚀区和沉积区不同有机碳库分配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采用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以东北黑土区长期耕作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坡上侵蚀-坡下沉积区不同稳定机制碳库(游离未保护、物理保护、生物化学保护、化学保护)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坡上侵蚀区减少活跃碳库(游离未保护),但同时促进中等稳定机制碳库(物理保护)的更新,并富集惰性碳库(生物化学和化学保护);被侵蚀土壤有机碳(SOC)在坡下沉积区埋藏、固存,显着增加沉积区各碳库质量分数。坡上侵蚀区碳积累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生物化学保护SOC(61.5%)、化学保护SOC(27.8%)、物理保护SOC(5.9%);坡下沉积区碳积累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化学保护SOC(20.4%)、物理保护SOC(10.7%)、游离未受保护SOC(5%)。侵蚀区游离未保护SOC和沉积区生物化学保护SOC,对总有机碳的变化无明显响应。(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黛静,宗洁静,马建辉,杨雪倩,胡晓[2](2019)在《小麦-玉米周年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土壤有机碳库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的耕作与施肥方式对农业可持续性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借助从2010年开始的大田耕作与增施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平台,采用二因素区组设计,设置小麦深耕+玉米免耕(DT)、小麦浅耕+玉米免耕(ST)、小麦免耕+玉米免耕(NT)、小麦深耕有机肥+玉米免耕(DTF)、小麦浅耕有机肥+玉米免耕(STF)和小麦免耕有机肥+玉米免耕(NTF)6个处理,研究华北平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夏玉米(Zea mays L.)周年不同耕作与增施有机肥对夏玉米有机碳库、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0—20cm土层,成熟期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含量表现为NTF>STF>DTF;20—4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在STF处理表现较高,分别为14.23 g·kg~(-1)和4.04 g·kg~(-1),颗粒有机碳在DTF下表现较高,为3.50 g·kg~(-1);40—60 cm土层,STF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在成熟期表现较高,分别为8.99 g·kg~(-1)和0.89 g·kg~(-1);产量在DTF处理达到最高,为12 170 kg·hm~(-2);DTF处理增加了玉米土壤N_2O、CH_4和CO_2的排放,分别比DT处理增加了69.58%、83%和26.1%,NT与NTF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综合增温潜势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NTF处理综合增温潜势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比DTF处理降低63.29%和57.22%。综合考虑耕作与施肥方式对玉米有机碳库、产量和温室气体的影响,短期监测来看,采用小麦免耕增施有机肥+玉米免耕的一年两熟制能够在保持玉米较高产量的同时固定土壤碳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冀拯宇,周吉祥,张贺,郭康莉,刘晓[3](2019)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和有机碳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和有机碳库的影响,2016—2017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壤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设置4个实验处理:习惯处理(CK)、CK+有机土壤改良剂(M)、CK+复合土壤改良剂(G)、CK+有机土壤改良剂+复合土壤改良剂(M+G)。收集2017年收获季耕层0~20 cm土壤,测定各小区土壤中的水溶性离子含量、全盐量(TS)、钠吸附比(SAR)、pH、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LOC)、微生物量碳(MBC)以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并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土壤改良剂各处理土壤Ca2+含量提高了13.07%~33.33%,土壤Na+、Cl-和SO24-含量分别降低了29.83%~46.19%、12.06%~33.19%和19.90%~34.59%,土壤全盐量、钠吸附比和pH分别降低了12.67%~26.91%、33.02%~47.06%和2.21%~4.56%。其中M+G处理改良效果最好,土壤全盐量、钠吸附比和pH分别显着降低了26.91%、47.06%和4.56%(P<0.05);施用土壤改良剂各处理SOC、LOC和MBC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8.90%~43.87%、54.55%~82.33%和64.04%~86.85%。其中M+G处理提升效果最明显,且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同时,施用改良剂各处理CPMI提升了95.44%~135.83%,其中M+G处理提升效果最明显,且达到显着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试验土壤LOC、MBC和CPMI均与TS和SAR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说明土壤LOC、MBC以及CPMI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较敏感。研究表明,施用有机土壤改良剂和复合土壤改良剂均降低了土壤含盐量、钠吸附比和pH,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其中有机土壤改良剂和复合土壤改良剂配施对盐碱土壤质量的提升效果最明显。(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何姗,刘娟,姜培坤,周国模,王会来[4](2019)在《经营管理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及减缓气候变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施肥、火烧、采伐、林下植被管理、覆盖等营林措施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显着影响了森林土壤的碳输入和碳输出。综述了主要营林措施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探讨今后的研究重点。总体而言,施用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及生物质炭添加均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氮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存在增加、降低和无影响3种结果;火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取决于火烧后恢复时间、火烧温度、火烧强度、土层深度等因素;皆伐通过改变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碳来源等因素,导致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而间伐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则与间伐强度有关;去除林下植被及凋落物加快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但林下植被的替代与添加则会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覆盖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导致有机碳稳定性下降。随着研究方法和观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今后应深入研究营林措施对土壤碳形态、结构和转化过程的影响;同时,更多关注人为管理和气候变化对森林土壤碳库产生的迭加效应。(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曲成闯,陈效民,张志龙,王诺,闾婧妍[5](2019)在《施用生物有机肥对黄瓜连作土壤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持续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一次性施用生物有机肥对黄瓜连作土壤有机碳组分、有机碳矿化和酶活性的持续效应.结果表明:连续种植4季黄瓜过程中,与对照处理(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明显增加黄瓜连作土壤总有机碳、活性碳库、缓效碳库和惰性碳库的有机碳含量,且随着黄瓜连作季数的增加,土壤惰性碳库比例逐渐增加;连续种植4季黄瓜后,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中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和日均矿化量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17.3%~31.0%和7.8%~43.0%,且在同一季黄瓜成熟期,施用生物有机肥还能提高黄瓜连作的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中性)的活性,增幅分别为10.5%~62.1%、4.8%~25.5%、3.9%~21.4%和4.6%~66.4%.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黄瓜连作过程中4种酶的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动态变化均呈显着相关,且黄瓜连作过程中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是影响有机碳矿化的主要生物酶.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提高黄瓜连作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和酶活性,增加土壤惰性碳库比例、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和矿化速率,从而增强土壤固碳能力.(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黛静,王艳杰,陈倩青,杨雪倩,宗洁静[6](2019)在《不同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库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不同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库及小麦产量的影响,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小麦产量,特设置本试验。在前6年定位试验基础上,以百农207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区组设计,设置深耕(DTF_0)、浅耕(STF_0)、免耕(NTF_0)、深耕有机肥(DTF_1)、浅耕有机肥(STF_1)和免耕有机肥(NTF_1)6个处理。结果表明,0~5 cm土层,与其他处理相比,NTF_1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较高;5~20 cm土层,STF_1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高于其他处理;40~60 cm土层,NTF_1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显着高于STF_1与DTF_1处理(P<0.05)。就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而言,DTF_1处理下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均最高。(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李斯雯,赵华晨,高菲,高雷,王明哲[7](2019)在《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剖面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森林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和碳固存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次生演替是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方法】本文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为例,通过严格的样地对比途径,研究了两种林型土壤中有机碳库大小及其剖面分布差异,旨在探讨次生演替对温带森林土壤碳源汇效应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杨桦次生林比原始阔叶红松林在表层和亚表层(0~20 cm)土壤积累了更多的有机碳,而在深层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无显着差异,表明林型或次生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仅限于表层和亚表层。两种林型5~10 cm与0~5 cm土层、10~20 cm与5~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但杨桦次生林上部土层对下部土层的决定系数(R2)明显高于阔叶红松林,即杨桦次生林上部土层有机碳含量对下部土层的影响比原始阔叶红松林更明显。【结论】土壤动物活动和土壤环境改变所致根系分布变化可能是次生演替引起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重要原因;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尚有待研究。(本文来源于《温带林业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毛琴琴[8](2019)在《退耕还林(草)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环境恶化和土壤侵蚀问题日益严重,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为此,我国政府于1999年启动了退耕还林(草)工程来对该区域进行造林与恢复植被。本文以退耕还林(草)为背景,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农田退耕为不同植被类型以后,土壤有机碳库以及固碳速率的变化。目前已有相关研究报道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固碳速率,但均忽1略了树种与植被类型的影响。研究这些问题能够为黄土高原制定合理的植被恢复计划与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能够为世界其他地区规划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同时,理解土壤有机碳的改变机制有助于预测未来区域碳库的变化。本文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利用meta分析法搜集了该区域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土壤有机碳变化的335个样本数据。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退耕年限植被类型、树种以及其他潜在变量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重点关注不同植被类型及树种对固碳速率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及树种的固碳速率,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及树种的固碳差异较为显着。人工草地(41 g Cm-2 yr-1)的固碳速率最高,灌丛居中(25gCm-2yr-1),人工林地固碳量次之(19g Cm-2yr-1),天然草地最低(0.09g C m-2 yr-1);对人工林内不同树种分析表明,常绿针叶林(侧柏和油松)的固碳速率高于落叶阔叶树种(刺槐和果树):对灌丛不同树种的分析没有发现树种对固碳速率的影响。(2)对土壤固碳量动态变化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质地(粘粒和粉粒)以及初始土壤有机碳对固碳速率具有积极作用,但初始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不显着。同时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质地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域的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从东南向西北呈现出合理的梯度,反映了降水的梯度以及植被从森林到灌丛和草地再到沙漠的系统转移。(3)土壤有机碳现储量是原始有机碳的持续分解与新有机碳输入的集成,不同植被类型及树种的分解常数不同。分析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常数与潜在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增加,分解常数显示出较为微弱的增加趋势,且与土壤粘粒和粉粒、最初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四种不同退耕植被(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人工林地以及灌丛)的分解常数(k值),结果显示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远远大于人工林地和灌丛。(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扬,裴亚蒙,任昊晔,张亚亚,薛佳梦[9](2019)在《模拟氮沉降对长白山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库的短期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以NH4NO3为原料模拟4个强度的氮沉降,分析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溶解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低氮沉降量(L,50 kg N yr~(-1) ha~(-1))提高了TOC、ROC、DOC和MBC浓度,但除MBC外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中氮沉降量(M,100 kg N yr~(-1) ha~(-1))提高了TOC和DOC浓度,降低了ROC和MBC浓度;高氮沉降量(H,150 kg N yr~(-1) ha~(-1))提高了ROC和MBC浓度,降低了TOC和DOC浓度。(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蒋小董,郑嗣蕊,杨咪咪,万家鸣,黄悦[10](2019)在《毛乌素沙地固沙林发育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固沙林发育过程中土壤固碳效应与有机碳库稳定性特征,基于时空替代法,采集陕北毛乌素沙地治沙区从半固定沙地到林龄分别为22、32、53年乔木和灌木林地表层土壤,分析了土壤总有机碳、氧化活性碳和惰性有机碳含量,以及矿化碳排放、分解比例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相比半固定沙地,22~53年灌木和乔木林土壤总有机碳增幅来自惰性碳,分别为3.5~6.2和3.2~7.7 g·kg~(-1),来自氧化活性碳的分别为2.8~3.4和1.3~2.8 g·kg~(-1),并且灌木和乔木林土壤氧化活性碳所占比例未发生显着变化,分别维持在37.0%和26.8%,但土样经恒温培养60 d后,该比例分别下降至25.7%和17.4%.培养结束时,2种林地22~53年土壤有机碳矿化率无显着差异;所有固沙林样地矿化碳的损失有76.9%~98.7%来自于氧化活性碳,仅1.3%~23.5%来自于惰性碳.与最高碳分解速率相比,土壤碳累积释放量与β-葡萄糖苷酶、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更强,但酶活性在32~53年林地无显着差异.综上,随着固沙林林龄增加,土壤有机碳趋向少排多存碳的稳定性特征,乔木固沙林固碳效果优于灌木固沙林.(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有机碳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理的耕作与施肥方式对农业可持续性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借助从2010年开始的大田耕作与增施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平台,采用二因素区组设计,设置小麦深耕+玉米免耕(DT)、小麦浅耕+玉米免耕(ST)、小麦免耕+玉米免耕(NT)、小麦深耕有机肥+玉米免耕(DTF)、小麦浅耕有机肥+玉米免耕(STF)和小麦免耕有机肥+玉米免耕(NTF)6个处理,研究华北平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夏玉米(Zea mays L.)周年不同耕作与增施有机肥对夏玉米有机碳库、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0—20cm土层,成熟期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含量表现为NTF>STF>DTF;20—4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在STF处理表现较高,分别为14.23 g·kg~(-1)和4.04 g·kg~(-1),颗粒有机碳在DTF下表现较高,为3.50 g·kg~(-1);40—60 cm土层,STF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在成熟期表现较高,分别为8.99 g·kg~(-1)和0.89 g·kg~(-1);产量在DTF处理达到最高,为12 170 kg·hm~(-2);DTF处理增加了玉米土壤N_2O、CH_4和CO_2的排放,分别比DT处理增加了69.58%、83%和26.1%,NT与NTF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综合增温潜势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NTF处理综合增温潜势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比DTF处理降低63.29%和57.22%。综合考虑耕作与施肥方式对玉米有机碳库、产量和温室气体的影响,短期监测来看,采用小麦免耕增施有机肥+玉米免耕的一年两熟制能够在保持玉米较高产量的同时固定土壤碳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碳库论文参考文献

[1].翟国庆,韩明钊,李永江,王恩姮.坡地黑土侵蚀区和沉积区不同有机碳库分配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2].张黛静,宗洁静,马建辉,杨雪倩,胡晓.小麦-玉米周年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土壤有机碳库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9

[3].冀拯宇,周吉祥,张贺,郭康莉,刘晓.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和有机碳库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4].何姗,刘娟,姜培坤,周国模,王会来.经营管理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5].曲成闯,陈效民,张志龙,王诺,闾婧妍.施用生物有机肥对黄瓜连作土壤有机碳库和酶活性的持续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6].张黛静,王艳杰,陈倩青,杨雪倩,宗洁静.不同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库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7].李斯雯,赵华晨,高菲,高雷,王明哲.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剖面分布特征[J].温带林业研究.2019

[8].毛琴琴.退耕还林(草)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D].西安科技大学.2019

[9].张扬,裴亚蒙,任昊晔,张亚亚,薛佳梦.模拟氮沉降对长白山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库的短期影响[J].林业科技.2019

[10].蒋小董,郑嗣蕊,杨咪咪,万家鸣,黄悦.毛乌素沙地固沙林发育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9

标签:;  ;  ;  ;  

有机碳库论文-翟国庆,韩明钊,李永江,王恩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