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松口蘑人工菌塘形成的研究

诱导松口蘑人工菌塘形成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为建立松口蘑人工菌塘诱导体系进而为松口蘑人工子实体的诱导研究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首先对松口蘑的主产区之一,长白山地区松口蘑生长的生态条件进行了调查。并对采集到的10株松口蘑子实体,分离出W2、W3、F1、F2和F4五个菌株,平均分离成功率为50%,其中,菌褶分离成功率为62%,菌褶与菌盖之间菌肉组织分离成功率为38%。第二,除了利用自分离的W3,F1,F2菌株之外,还利用他地引入的Y1、A和T945菌株,对松口蘑菌丝体碳源的利用能力在培养条件下进行了检测,其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基条件下松口蘑菌丝体能够有效地利用纤维二糖作为唯一的碳源进行生长,且效果不低于葡萄糖;木聚糖能够一定程度地维持各个菌种的生长,但效果不及葡萄糖和纤维二糖;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除T945菌株出现有限的生长外,其余五个菌株皆没有生长。第三,首先,对松口蘑菌丝体的培养用容器采用了新的非高压灭菌的方法,即先后经紫外照射、70%酒精喷洒、0.1%次氯酸钠溶液喷洒的组合灭菌方法。这种灭菌方法的开发,为大型培养容器的使用提供了可能性。其次,探讨了松口蘑菌丝体生长的诱导条件,诱导松口蘑菌丝体生长的土壤,选择了购自黑龙江省帽儿山的林地土(pH=6.43),在该土壤中添加0.5-2.0%浓度的橄榄油能够进一步促进松口蘑菌株W2,A,F2菌丝体的生长。以HPLC测定标志松口蘑菌丝体生长量的麦角固醇含量的结果显示,添加橄榄油的土壤中菌丝体麦角固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且菌丝体生长量与添加浓度成正比。但当添加浓度为5%时,菌丝体生长受阻。在添加橄榄油浓度为0.5%和1.0%的土壤中,赤松苗生长正常,而当添加浓度为2.0%时,赤松苗的生长则受到抑制。当橄榄油添加浓度为1%时,接种培养的W2,W3,F1,F2,F4,A六个菌株菌丝体麦角固醇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此种培养基质中生长三个月的松口蘑菌株A,菌丝体蔓延覆盖了整个土壤表面,并与土壤紧密扭结在一起形成了团块状结构,这种结构很象野外的松口蘑菌塘—密生的白色或灰白色菌丝体与植物根系及土壤颗粒相互交错纽结而成的团状结构。在人工菌塘中接入的赤松苗,两个月后依然长势良好,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苗的某些侧根上根毛消失,侧根的顶端生长停止,且有疏松的菌丝缠绕于其上,形成典型的菌根。由此可以验证人工菌塘的功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氧化锌矿浮选概述
  • 1.1 .1 硫化-胺法
  • 1.1 .2 硫化-黄药法
  • 1.1 .3 脂肪酸类捕收剂
  • 1.1 .4 氧化锌矿的其它浮选方法
  • 1.2 氧化锌矿浸出概述
  • 1.2 .1 浸出的定义和氧化锌矿石浸出的优点
  • 1.2 .2 氧化锌矿石的硫酸浸出研究概况
  • 1.2 .3 氧化锌矿石的氨浸研究概况
  • 1.3 本课题提出的意义
  • 第二章实验室试验
  • 2.1 云南红河州建水某难选、深度氧化铅锌矿浮选回收铅锌的试验研究
  • 2.1 .1 矿样的取样、缩分和分析
  • 2.1 .2 氧化铅锌矿浮选开路条件试验研究
  • 2.1 .3 氧化铅锌矿浮选锌抑制剂用量试验研究
  • 2.1 .4 氧化铅矿浮选硫化时间试验研究
  • 2.1 .5 改善氧化铅浮选的辅助药剂研究
  • 2.1 .6 氧化锌浮选速度、时间与浮选指标的关系试验
  • 2.1 .7 氧化铅锌矿浮选半闭路试验研究
  • 2.1 .8 磨矿细度为-200目70%和75%时的补充试验
  • 2.1 .9 药剂成本与技术经济分析
  • 2.1 .10 小结
  • 2.2 云南文山州某氧化锌矿石的选矿与浸出实验研究
  • 2.2 .1 原矿锌物相分析和原矿多元素分析
  • 2.2 .2 氧化锌矿石的磨矿细度试验研究
  • 2.2 .3 氧化锌矿石的浮选试验研究
  • 2.2 .4 文山州某氧化锌矿石的氨浸实验
  • 2.2 .5 文山州某氧化锌矿石的酸浸实验
  • 2.2 .6 酸浸试验的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 2.2 .7 小结
  • 第三章氧化锌矿浮选与浸出机理分析
  • 3.1 氧化锌矿的浮选机理分析
  • 3.1 .1 氧化锌矿的硫化机理分析
  • 3.1 .2 氧化锌矿硫化后的胺浮选机理分
  • 3.2 氧化锌矿的浸出机理分析
  • 3.2 .1 氧化锌矿物的酸浸机理
  • 3.2 .2 氧化锌矿物的铵盐浸出机理
  • 3.3 小结
  • 第四章主要结论
  • 4.1 建水氧化铅锌矿石所得主要结论
  • 4.2 文山氧化锌矿石浮选与浸出试验所得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五个平菇品种菌丝体培养及性状表现[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10)
    • [2].虎奶菇菌丝体提取物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国食用菌 2020(06)
    • [3].紫外线诱变对平菇菌丝体生长代谢影响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6(04)
    • [4].两株不同地区干巴菌菌丝体培养基的优化[J]. 中国食用菌 2016(03)
    • [5].阿魏菇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19)
    • [6].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凤尾菇菌丝体多糖发酵条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5)
    • [7].菌丝体基塑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 科技导报 2019(22)
    • [8].猴头菌菌丝体萜类物质提取优化及抗氧化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6(03)
    • [9].超声波提取灰树花菌丝体蛋白工艺优化[J]. 中国酿造 2016(07)
    • [10].超声波提取秀珍菇菌丝体多糖的工艺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0)
    • [11].羊肚菌菌丝体基础培养基的优化[J]. 中国酿造 2013(05)
    • [12].利用黑曲霉废菌丝体提取壳聚糖的研究[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
    • [1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霉素菌丝体中青霉素的残留[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6)
    • [1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霉素菌丝体中青霉素的残留[J]. 中国药业 2009(13)
    • [15].双孢蘑菇菌丝体阶段生理性病害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 2017(05)
    • [16].粗柄羊肚菌菌丝体多糖及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J]. 菌物研究 2017(03)
    • [17].鸡菌丝体液体发酵条件优化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0)
    • [18].灰树花菌丝体发酵酒工艺研究[J]. 酿酒科技 2012(11)
    • [19].富锗蛹虫草菌丝体主要活性成分分析[J]. 食品科学 2010(24)
    • [20].从废菌丝体中提取壳聚糖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09(10)
    • [21].刺芹侧耳栽培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J]. 北方园艺 2017(09)
    • [22].丝状真菌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体形态控制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 2016(09)
    • [23].镉、铅胁迫下长根菇菌丝体中巯基化合物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24].富锗木耳菌丝体主要化学成分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22)
    • [25].桑黄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0(11)
    • [26].田头菇菌丝体对镉、铅及其复合胁迫的生长与富集响应[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27].超声波辅助提取铆钉菇菌丝体多糖条件研究[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1(03)
    • [28].白灵菇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12)
    • [29].麦秸秆菌丝体饲料化生产的真菌品种筛选[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10)
    • [30].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蛹虫草菌丝体中硒的含量[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0(03)

    标签:;  ;  ;  ;  ;  

    诱导松口蘑人工菌塘形成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