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一类起源于神经脊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常原发于皮肤及粘膜组织,其发生往往比较隐袭,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血管和淋巴结转移、复发率高、发展迅速、预后差、死亡率高。然而关于恶黑的发病机理、侵袭转移及凋亡等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一直以来,人们致力于从各个角度研究黑色素瘤恶性度高、转移及复发迅速的机制,其中以Fas/FasL系统为切入点的研究日渐深入。肿瘤的发生是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其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研究证明细胞凋亡异常与细胞增殖之间的失衡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作为一项评估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在恶黑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PCNA与恶黑恶性行为及其发生、发展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发现Fas/FasL、sFas和PCNA等相关指标在恶黑中表达、分布与恶黑的恶性行为、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为恶黑的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转归判断提供线索和依据。通过观察Fas、FasL、sFas和PCNA在人恶黑、良性黑色素细胞痣和正常组织中表达及恶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可见恶黑组织中FasL、sFas、PC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恶黑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其他组,说明FasL、sFas、PCNA及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等指标与恶黑的恶性行为相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头颈黏膜恶性黑色素瘤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04)
- [2].胸椎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03)
- [3].泪囊恶性黑色素瘤一例[J]. 眼科 2020(03)
- [4].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J]. 浙江医学 2020(17)
- [5].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析[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05)
- [6].喉部恶性黑色素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24)
- [7].胃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12)
- [8].原发胃恶性黑色素瘤1例[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8(06)
- [9].恶性黑色素瘤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28)
- [10].如何辨别瘤与痣[J]. 新农村 2019(11)
- [11].《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新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19(18)
- [12].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中西疗法对比[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04)
- [13].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J]. 药物生物技术 2018(01)
- [14].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四肢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8(06)
- [15].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研究新进展[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8(10)
- [16].恶性黑色素瘤57例临床病理分析[J]. 海军医学杂志 2016(06)
- [17].腰椎脊膜恶性黑色素瘤一例[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2)
- [18].新型机器人技术追踪癌症信号通路及早发现癌症迹象[J]. 肿瘤防治研究 2017(06)
- [19].恶性黑色素瘤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进展[J]. 世界临床药物 2017(06)
- [20].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21)
- [21].IL-2局部治疗在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应用[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7(03)
- [22].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研究进展[J]. 浙江创伤外科 2015(06)
- [23].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1例[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02)
- [24].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现状[J]. 浙江医学 2016(12)
- [25].三氧化二砷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发挥抗小鼠恶性黑色素瘤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5(01)
- [26].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04)
- [27].头颈黏膜恶性黑色素瘤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 人人健康 2020(14)
- [28].老年人需警惕恶性黑色素瘤[J]. 中老年保健 2009(08)
- [29].痣与恶性黑色素瘤[J]. 健康生活 2009(05)
- [30].浅谈痣和恶性黑色素瘤的区别[J]. 科普天地(资讯版)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