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四种鲌形态与生长的比较研究

鄱阳湖四种鲌形态与生长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鄱阳湖(Lake Poyang)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经115°49’-116°46’,北纬28°24’-29°46’,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汇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于湖口注入长江,鱼类资源丰富。鲌是我国淡水常见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鱼虾为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对鄱阳湖鲌资源研究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关鄱阳湖鲌种群研究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运用形态度量学和几何形态学方法,对鄱阳湖分布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mongolicus)、达氏鲌(C.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体形、脑形态及生长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鲌形态差异及资源利用状况,对蒙古鲌进行体形、鳃弓、鳞片形态多样性研究,推测鄱阳湖鱼类种群形态分离事件。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633尾鲌分别按4个体长段分组,共16个组别,选取13个特征点运用Tps几何形态分析系列软件和STATISTICA 6.0统计软件进行体形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鲌种间差异大于同种鲌不同生长时期间的差异。鲌生长过程中体形变化在翘嘴鲌、蒙古鲌、达氏鲌表现为头部和尾部长度增长相对较慢,达氏鲌在头后部至背鳍后体高增长速度快,增长幅度大,致使达氏鲌在头后部显著隆起成为物种区分的主要特征之一,红鳍原鲌随着体长的增长体高相对体长的增加幅度较小,躯干后部在体长处150mm至250mm时长度和高度增长较明显。2、选择48尾鲌标本,以Motic Images Advanced 3.2软件对脑21个形态性状进行度量,同时对34个特征点进行几何形态分析。形态度量和几何形态方法均表明,鲌属和原鲌属鱼类在小脑形态和嗅束长等方面差异明显,翘嘴鲌、蒙古鲌、达氏鲌的脑形态差异表现在小脑、端脑、中脑等各部分的细微差异。3、对采集于7个样本点的蒙古鲌,选取14个传统测量特征值、24个框架结构度量特征值进行测量,13个特征点进行几何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7个蒙古鲌样本可分为2个样本组,它们是:(1)鄱阳湖波阳水域+溪口湖+南北港+谷山湖;(2)鄱阳湖都昌水域+鄱阳湖星子水域+新妙湖。第一样本组可进一步区分为2个亚样本组,即“鄱阳湖波阳水域+溪口湖+南北港”亚样本组和“谷山湖”亚样本组,其中“谷山湖”亚样本组更接近于第二样本组,“鄱阳湖波阳水域+溪口湖+南北港”亚样本组内,“南北港”样本更接近于“谷山湖”亚样本组。鱼体高度(如头高、体高、尾部高度),头长(特别是吻长),眼的相对位置等是鄱阳湖7个蒙古鲌样本组群的主要差异特征。这一样本形态分离不是按人工大坝的位置区分的,根据采样点的地理纬度可能应联系到一些河流与鄱阳湖连通的位置,如南部的抚河、信江、昌江、饶河,中部的赣江、修河,北部的长江。选择南北港、新妙湖和溪口湖样本进行鳃耙计数、鳃弓和鳞片度量,建立鳃弓测量值与体长回归方程,进行判别函数分析,计算鳞片的6个形态因子和5个形态指数,并进行ANOVA显著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蒙古鲌3个样本在鳃弓和鳞片形态上存在形态多样性,可以认为是种群分离或区分为不同种群。南北港和溪口湖样本鳃弓和鳞片形态相近。4、对4种鲌分别进行生长特性研究,翘嘴鲌、蒙古鲌、达氏鲌、红鳍原鲌样本年龄范围分别是0+-4、0+-5、0+-7、0+-6,比率较大的年龄段分别为0+-1(65.9%)、2+-3(33.1%)、1+-2(29.1%)、2+-3(32.2%)。鲌体长生长与鳞片生长呈正比关系,4种鲌体长与鳞径的回归方程分别为:翘嘴鲌L=10.4399+100.1273×SR、蒙古鲌L=52.8778+65.4337×SR、达氏鲌L=76.3400+43.1301×SR、红鳍原鲌L=40.0273+48.1733×SR。鲌生长可看作等距生长,4种鲌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翘嘴鲌W=6.3×10-6L3.1054、蒙古鲌W=8.08015×10-6L3.0893、达氏鲌W=2.5×10-6L3.3319、红鳍原鲌W=3.1×10-6L3.2975。体重与体侧面积体厚的回归方程在反映体重与体维关系上较适宜,4种鲌体重-体侧面积体厚之间幂函数关系分别为:翘嘴鲌W=4.05051×10-3×A0.66260×T1.41994、蒙古鲌W=3.18603×10-3×A0.66845×T1.44376、达氏鲌W=1.99310×10-3×A0.70982×T1.47305、红鳍原鲌W=3.58823×10-3×A0.63253×T1.49465。5、4种鲌的体长生长方程、体重生长方程、渐近体长、渐近体重、拐点年龄、拐点时体长、体重分别为:翘嘴鲌Lt=872.04×[1.e-0.1667×(t+0.161)]、Wt=8528.64×[1-e-0.1667×(t+0.161)]3.1054、L∞=872.04mm、W∞=8528.64g、6.96龄、Lt=606.08mm、Wt=2755.59g;蒙古鲌Lt=568.8247×[1.e-0.1856×(t+0.1634)]、Wt=2620.4407×[1-e-0.1856×(t+0.1634)]3.0893、L∞=568.82mm、W∞=2620.44g、6.24龄、Lt=395.53mm、Wt=852.90g;达氏鲌Lt=353.6449×[1-e-0.2218×(t+0.6582)]、Wt=775.3749×[1-e-0.2218×(t+0.6582)]3.3319、L∞=353.64mm、W∞=775.37g、6.08龄、Lt=274.30mm、Wt=332.54g;红鳍原鲌Lt=327.3487×[1-e-0.2112×(t+1.0745)]、Wt=-608.9887×[1-e-0.2112×(t+1.0745)]3.2975、L∞=327.35mm、W∞=608.99g、4.57龄、Lt=228.08mm、Wt=184.98g。鄱阳湖鲌种群在天然渔业及对野杂鱼控制上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种群控制适当。6、运用形态度量和几何形态分析检测鱼自属(Culter)9个种和亚种517尾标本,分析表明兴凯鲌(Culter dabryi shinkainensis Yih et Chu,1959)应从亚种水平提升到物种水平,也就是兴凯鲌(C.shinkainensis Yih et Chu,1959)。翘嘴鲌东北亚种[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sungarinensis Yih et Chu,1959(E.ilishaeformis=C.alburnus)]与翘嘴鲌其它种群在形态区分上有着显著差异,但它们间的差异应属不同地理种群水平上的差异,而不是亚种水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鄱阳湖概况
  • 1.1 鄱阳湖自然状况
  • 1.2 鄱阳湖生物资源及渔业状况
  • 1.3 鄱阳湖环境资源保护与管理
  • 2 鱼类形态学研究方法
  • 2.1 传统形态学
  • 2.2 框架结构形态度量学
  • 2.2.1 鱼类物种的分类
  • 2.2.2 鱼类种群的判别
  • 2.2.3 鱼类进化分析
  • 2.2.4 渔业资源管理
  • 2.3 几何形态学
  • 2.3.1 鱼类物种的分类
  • 2.3.2 鱼类种群的判别
  • 2.3.3 鱼类进化分析
  • 2.3.4 渔业生产应用
  • 3 我国鲌研究现状
  • 3.1 鲌分类研究
  • 3.2 鲌生物学研究
  • 3.3 鲌生化细胞及遗传学研究
  • 3.4 鲌养殖学研究
  • 3.5 鄱阳湖鲌的形成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鄱阳湖四种鲌形态差异
  • 第一节 鄱阳湖四种鲌生长体形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几何形态分析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四种鲌脑形态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测量
  • 1.3 几何形态分析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脑外部形态观察
  • 2.1.1 端脑
  • 2.1.2 间脑
  • 2.1.3 中脑
  • 2.1.4 小脑
  • 2.1.5 延脑
  • 2.2 测量数据种间脑形态判别
  • 2.3 几何形态数据种间脑形态判别
  • 3 讨论
  • 3.1 四种鲌生长体形变化
  • 3.2 四种鲌脑形态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鄱阳湖蒙古鲌种群形态差异
  • 第一节 鄱阳湖蒙古鲌种群体形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传统形态(TM)测量特征值
  • 1.2.2 框架结构形态(TBM)测量特征值
  • 1.2.3 几何形态(GM)分析
  • 1.2.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蒙古鲌种群鳃弓与鳞片差异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鳃弓形态度量
  • 1.3 鳞片形态度量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鳃弓度量结果与分析
  • 2.2 鳞片度量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1 蒙古鲌种群体形差异
  • 3.2 蒙古鲌种群鳃弓和鳞片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鄱阳湖四种鲌年龄与生长
  • 第一节 红鳍原鲌的年龄与生长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测量方法
  • 1.2.2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鳞片的形态和轮纹特征
  • 2.2 鄱阳湖红鳍原鲌体重、体长与年龄组成
  • 2.3 红鳍原鲌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 2.4 红鳍原鲌体长与鳞径的关系及体长退算
  • 2.4.1 体长与鳞径的关系
  • 2.4.2 生长退算
  • 2.5 红鳍原鲌生长特征与生长方程
  • 2.5.1 体长、体重的生长方程
  • 2.5.2 体长、体重的生长速度方程
  • 2.5.3 体长、体重的生长加速度方程
  • 第二节 翘嘴鲌的年龄与生长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样本的体重、体长与年龄组成
  • 2.2 翘嘴鲌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 2.3 翘嘴鲌体长与鳞径的关系及体长退算
  • 2.3.1 体长与鳞径的关系
  • 2.3.2 生长退算
  • 2.4 翘嘴鲌生长特征与生长方程
  • 2.4.1 体长、体重的生长方程
  • 2.4.2 体长、体重的生长速度方程
  • 2.4.3 体长、体重的生长加速度方程
  • 第三节 蒙古鲌的年龄与生长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样本的体重、体长与年龄组成
  • 2.2 蒙古鲌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 2.3 蒙古鲌体长与鳞径的关系及体长退算
  • 2.3.1 体长与鳞径的关系
  • 2.3.2 体长退算
  • 2.4 蒙古鲌生长特征与生长方程
  • 2.4.1 体长、体重的生长方程
  • 2.4.2 体长、体重的生长速度方程和加速度方程
  • 2.4.3 生长性能
  • 第四节 达氏鲌的年龄与生长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样本的体重、体长与年龄组成
  • 2.2 达氏鲌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 2.3 达氏鲌体长与鳞径的关系及体长退算
  • 2.3.1 体长与鳞径的关系
  • 2.3.2 生长退算
  • 2.4 达氏鲌生长特征与生长方程
  • 2.4.1 体长、体重的生长方程
  • 2.4.2 体长、体重的生长速度方程
  • 2.4.3 体长、体重的生长加速度方程
  • 3 讨论
  • 3.1 鄱阳湖鲌的渔获量
  • 3.2 鄱阳湖四种鲌生长特征
  • 3.3 鲌对放养鱼的危害
  • 3.4 翘嘴鲌与蒙古鲌的捕捞规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鄱阳湖四种鲌体重与体维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测量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鲌属鱼类体形差异及亚种有效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形态度量学方法
  • 1.3 几何形态分析方法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湖达氏鲌的生长特性及其资源现状[J]. 动物学杂志 2017(06)
    • [2].达氏鲌不同地理种群线粒体COⅠ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3)
    • [3].长湖5种鲌摄食器官形态学的比较[J]. 淡水渔业 2016(06)
    • [4].春季4种鲌的食物组成[J]. 当代畜牧 2015(08)
    • [5].江西鄱阳湖达氏鲌生长特征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02)
    • [6].蠡湖4种鲌鱼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标签:;  ;  ;  ;  ;  ;  ;  ;  ;  ;  ;  

    鄱阳湖四种鲌形态与生长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