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蟾蜍论文-陈姣姣,陈晓芳,郑书梅,张秋金,耿宝荣

中华蟾蜍论文-陈姣姣,陈晓芳,郑书梅,张秋金,耿宝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华蟾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噻虫嗪,中华蟾蜍,蝌蚪,急性毒性

中华蟾蜍论文文献综述

陈姣姣,陈晓芳,郑书梅,张秋金,耿宝荣[1](2019)在《噻虫嗪对中华蟾蜍蝌蚪抗氧化系统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为实验对象,采用半静态染毒法研究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Thiamethoxam)的急性毒性和生理毒性.结果表明,噻虫嗪对中华蟾蜍蝌蚪的48 h和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ρ_(LC50))分别为456.05 mg·L~(-1)和374.16 mg·L~(-1),其毒性为低毒级别.在噻虫嗪作用下,中华蟾蜍蝌蚪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逐渐被激活,48 h达到最高值;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至96 h,其活性受到显着抑制而下降;蝌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经噻虫嗪暴露受到抑制而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呈现出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噻虫嗪会改变中华蟾蜍蝌蚪抗氧化防御系统,造成毒害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溯源,姚利,汪寅,伍亮,张志强[2](2019)在《中华蟾蜍消化道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增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登陆后消化道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年龄和部位差异。方法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幼体、亚成体和成体中华蟾蜍消化道SS细胞。结果不同年龄组消化道SS细胞的形态多样,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亚成体SS细胞的分布密度幽门显着高于贲门,成体幽门和直肠显着高于食管、贲门和胃底,但幼蟾无部位差异;空肠SS细胞的分布密度成体显着高于亚成体和幼体,直肠成体显着高于幼体,但与亚成体无显着差异。结论中华蟾蜍消化道SS细胞形态多变,分布密度有年龄和部位差异,这可能与SS细胞的功能及个体的消化生理状态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赵曜[3](2019)在《中华蟾蜍不同海拔种群氧气运输功能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隶属于无尾目(Anura),蟾蜍科(Bufonidae),在中国广泛分布。为了解中华蟾蜍世居高原种群在血液氧气运输方面是否存在适应性的特征,本硕士论文选择了中华蟾蜍若尔盖种群(3450m)和成都种群(500m),对比研究了其血液学指标和血红蛋白的功能。实验采用常规方法对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红细胞比容进行了测量,采用“气体扩散室”法测定了两个种群全血的氧解离曲线和P_(50),同时测定了纯化后的血红蛋白在不同温度、不同pH和溶液中是否存在变构调节因子叁磷酸腺苷(ATP)及氯离子条件下的氧解离曲线和P_(50),比较分析了两个种群血红蛋白的波尔效应以及对温度、ATP和氯离子浓度的敏感度。另外,还测定和比较了中华蟾蜍两个种群的部分器官指数。结果表明,中华蟾蜍高海拔种群具有更高的心脏体重比,较低的肺脏体重比。在血液学参数方面,高海拔种群中华蟾蜍具有更高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容。高海拔种群红细胞的长轴短,红细胞的体积显着小于低海拔种群。高海拔种群全血的氧亲和力显着高于低海拔种群。纯化后血红蛋白的血氧亲和力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高海拔中华蟾蜍种群的血红蛋白具有更高的固有血氧亲和力,在不同温度、不同pH以及变构因子有无的条件下高海拔种群的血红蛋白均具有更高的氧亲和力。高海拔种群的血红蛋白在10℃时的波尔效应强于低海拔种群,但是在20℃时低于低海拔种群。在两种变构因子ATP和Cl~-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高海拔种群血红蛋白具有更高的波尔效应和温度敏感度,这些特征有利于高海拔地区的中华蟾蜍在低氧环境中的氧气运输。依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不同海拔种群的中华蟾蜍均具有适应各自环境的特征,高海拔的中华蟾蜍具有更高的血氧运输能力。(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彭兵龙,张昊滨,陈可为,杨会会,连丽燕[4](2019)在《中华蟾蜍足垫部位对植物血凝素的反应及其组织学和血液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对植物血凝素(PHA-P)反应的最适浓度及足垫部位皮肤组织学和血液学的变化,比较了在足垫部位注射1.0、2.5和5.0g/L植物血凝素条件下的PHA-P反应,以及最适注射浓度条件下PHA-P反应高峰值时足垫部位皮肤组织和循环血中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血液中血清杀菌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华蟾蜍对PHA-P的反应无性别差异(P> 0.05),最适注射浓度为2.5 g/L,注射后12 h达反应峰值;注射PHA-P或生理盐水的左足与注射生理盐水或不注射任何物质的右足皮肤组织相比,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循环血中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升高(P <0.05),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下降(P <0.05),血清杀菌能力无明显变化(P> 0.05)。2.5 g/L的注射浓度适用于中华蟾蜍,反应高峰值与足垫部位皮肤组织中各型白细胞的动态无关,但循环血中淋巴细胞被激活、嗜酸性粒细胞功能弱化,这可能是导致中华蟾蜍PHA-P反应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余姣姣[5](2018)在《四川地区中华蟾蜍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高原适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作为我国分布较广的两栖动物之一,在国内除少数地区外都有其种群的栖息地,下至海拔120多米的田间屋后,上至海拔4300多米的高原草地都能见到其行动缓慢的身影。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关于中华蟾蜍的研究不计其数,有关该群体的分类情况、系统地位一直存在争议,如今越来越多的分子证据表明中华蟾蜍不存在亚种分化而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并且作为一个海拔跨度如此大的变温物种,受不同生境的影响,其种群之间存在着差异。能在高原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中华蟾蜍有其独特的适应性,但中华蟾蜍等两栖动物的高原适应性研究相对要少。因此,本实验以线粒体DNA(mitochondrion DNA,mtDNA)为分子标记,1)利用D-loop区的部分片段(565 bp),对四川8个地区(崇州、丹巴、青川、若尔盖、上里、石棉、温江、望鱼)及陕西汉中采集的共102个中华蟾蜍样本展开研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种群结构和物种分类地位;2)通过对采自高低两个海拔梯度的40份中华蟾蜍样品线粒体基因组中6个基因(ND1、ND2、COX1、COX2、ATP6和ATP8)的全序列的研究,比较高海拔地区(海拔2940~3440 m,18个样品)和低海拔地区(海拔550 m,20(22)个样品)中华蟾蜍所受的选择压力的大小,揭示其中的差异,找出中华蟾蜍高原适应的遗传学证据。本实验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102条中华蟾蜍D-loop区部分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总体的碱基组成情况为T 33.0%、C 18.9%、A 37.3%、G 10.8%,碱基组成G为最小,呈现出明显的偏歧性,A+T含量达到了70.3%,远远高于G+C含量;变异(多态)位点92个,占比16.3%;可划分单倍型31个(H1~H31),占样本总量的30.39%(31/102),共享单倍型较少,仅占比12.90%(4/31),并且无任何单倍型被所有种群所共有的;四川-石棉小种群的特有单倍型的比率最高,为70.00%。2.9个中华蟾蜍种群都有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总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878±0.023,总体核苷酸多样性为0.04918±0.00176;相比之下,四川-望鱼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资源相对更加丰富,其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配对差异值都是最大的,分别为0.889±0.091、0.04800±0.01137、26.833。3.9个中华蟾蜍小种群的K2P遗传距离为0.000~0.096,总体平均K2P遗传距离仅为0.052;分子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来自9个地理小种群的102个中华蟾蜍样本相互嵌合,它们并没有聚集成各自相互独立的地理分支,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中华蟾蜍的遗传结构与它们所处地域和海拔高度均没有关联性,支持之前关于华西蟾蜍、岷山蟾蜍和中华蟾蜍是同一个种——中华蟾蜍的这一假说。4.ND1、ND2、ATP6、ATP8、COX1和COX2这6个基因的长度分别为946bp、1035bp、684bp、165bp、1542bp和688bp,与参考序列保持一致;和参考序列相比,ND1、ND2、ATP6、ATP8、COX1和COX2这6个基因分别有变异位点32个、36个、36个、3个、21个和17个,其中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位点分别有4个、11个、2个、1个、0个和3个。通过分析错义突变在群体中发生的频率,并经过皮尔逊卡方检验,最终发现仅有ND2基因中的A4767C和G5142A这2个突变位点与中华蟾蜍高海拔群体的高原低氧适应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提示ND2基因可能是中华蟾蜍高原适应的一个候选基因。(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邓耀辉[6](2018)在《亲情和食物组成对中华蟾蜍蝌蚪竞争机制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竞争理论认为表型相似的个体之间的资源竞争更加激烈。相对于不同家族的,同一家族个体之间的表型和基因型更加相似或接近,因此资源竞争在同一家族个体之间可能尤其激烈。然而,亲情选择理论认为群体为了获得最大的广义适合度,亲情个体之间将进化出某种机制以减少或减弱它们群体之间的竞争。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两种理论已有的结论是混淆的。这可能是由于确定影响亲属之间竞争的重要条件是复杂的,导致对这两种理论的普遍性没有达成一致共识,因此这也是未来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广泛的分布于我国大陆,种群数量丰富,属于典型的爆发式繁殖。由于其体型笨重,容易捕捉,因此其蝌蚪是研究亲情和食物组成对个体适合度影响的一个理想的模型系统。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1)阐明该物种是否具有亲缘识别能力,如果存在,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是否改变;(2)亲缘关系越近的个体是否能通过利用其它可选择的资源去减弱群体间的竞争强度,以利于亲情个体的生长发育及存活。于2017年2月13-17日,我们从信阳市平桥区工业园一个荒废的鱼塘内(114°12′E,32°08′N,海拔22-100m)捕获40对正在抱对的中华蟾蜍,把它们带回实验室,待产卵。产卵2周后,蝌蚪孵化。按原实验设计实施2个实验,历时约3个月实验结束。第一个实验结果重要的发现是来自同一个家族的2只蝌蚪,它们于受精卵时就分别隔离发育直至蝌蚪孵化(胚胎发育23期),再放到一起喂养至变态,结果它们的生长发育情况(如,变态时的体重、体重和发育时间等)与不同家族的2只蝌蚪的平均值是一致的;然而其明显的不同于来自同一个家族的2只蝌蚪(胚胎期不隔离的),说明胚胎发育23期后,中华蟾蜍蝌蚪不能通过彼此释放的化学气味去识别与自己有亲情的同类,同时也说明该物种的亲缘识别能力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此外,还发现亲缘关系近的个体有较大的生长率,快的发育速度,可以提前变态。然而,亲缘关系近的个体发育时间和生长率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来自不同家族的或失去亲缘识别能力的同家族的个体,而且亲情组的变态个体比例也是最低的,这些都说明该物种同家族的即基因型越相近的个体竞争不是被弱化,而是更加激化。然而,这种激烈的竞争也是有好处的,亲情可以促进蝌蚪快速发育,以便在池塘干涸之前提前变态上岸。因此,基于快速发育和提前变态的亲情也可以增加该物种的广义适合度。第二个实验结果重要的发现在单一高蛋白食物鱼食喂养时,相同家族的蝌蚪比不同家族的体长和体重明显的都要小一些,而在混合食物存在时相同家族和不同家族之间不存在这种差异。此外,还发现相同家族的个体在混合食物喂养时,体长和体重明显要大于单一食物鱼食,而不同家族的无论是在单一食物鱼食还是混合食物喂养体长和体重都是相似的,这些结果表明该物种同一家族的个体在单一高蛋白鱼食资源下,竞争是激烈的,不利于自身的生长,这个结果与第一个实验是一致的;然而在混合食物存在时,同一家族的可以利用替代食物以减弱竞争,从而降低竞争对自身生长的负面影响。因此,环境中存在可替代的或可开发的资源时,减弱亲属间的竞争是可以发生的。如果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亲属间的剥削竞争,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资源非遗传多型的进化。(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期刊2018-04-01)

熊荣川,喻廷君,李正富,曹东,任梅梅[7](2017)在《水城县米箩乡中华蟾蜍的分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一直是分类学研究的热点物种之一。因其分布较广,形态差异较大,使得基于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结果往往相互矛盾。针对采自贵州省水城县米箩乡的蟾蜍标本进行了线粒体16S r RNA基因的扩增(550bp),并在Genbank中下载100条同源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条目标序列与44条蟾蜍属参考序列构成一个支持率较高的单系,该单系进一步分化为7个支系。水城县种群所在的支系中参考序列来自中华蟾蜍标本,且该支系内部序列间的遗传距离远小于其与其他支系间的遗传距离,因此,本研究中采自水城县米箩乡的蟾蜍标本应属中华蟾蜍。(本文来源于《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王宏元,张育辉[8](2017)在《中华蟾蜍在发育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中国广布种中华蟾蜍作为研究材料应用于发育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介绍发育生物学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的教学环节,以及中华蟾蜍的优势所在。通过实验教学的探索,认为中华大蟾蜍是一个良好的发育生物实验教学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教学》期刊2017年10期)

邓昕旸[9](2017)在《多巴胺在中华蟾蜍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巴胺在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为两栖动物体温调节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环境温度下(5℃、10℃、15℃、20℃、25℃、30℃)中华蟾蜍全脑、间脑和血清中多巴胺的含量。腹腔注射多巴胺,使用数字测温仪,测量中华蟾蜍体温。应用微电极电生理技术,记录室温下中华蟾蜍下丘脑神经元在注射后的放电活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后中华蟾蜍间脑和血清中多巴胺含量。将环境温度、中华蟾蜍体温、下丘脑神经元电活动及间脑和血清中多巴胺含量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多巴胺在中华蟾蜍体温调节中的作用。结果中华蟾蜍全脑、间脑和血清中的多巴胺含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呈现升高的趋势,内源性多巴胺含量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与下丘脑视前区前部电活动呈相关,与下丘脑视前区后部电活动呈多项式相关。外源性多巴胺可使中华蟾蜍体温降低,可使中华蟾蜍下丘脑视前区前部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使下丘脑视前区后部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注射多巴胺后0-50 min,中华蟾蜍间脑和血清中多巴胺含量随注射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在50-90 min间脑多巴胺含量增加显着(P<0.05);血清多巴胺含量随时间延长持续续下降,但与50 min时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中华蟾蜍脑内和血清中多巴胺含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外源性多巴胺使中华蟾蜍体温降低,使下丘脑视前区前部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下丘脑视前区后部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使间脑和血清多巴胺含量降低。间脑和血清中多巴胺含量与中华蟾蜍体温变化、间脑多巴胺含量与视前区前部神经元放电频率均具有相关性。多巴胺可能通过下丘脑和血液循环参与中华蟾蜍的体温调节过程。(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7-03-20)

熊斌,王杨科,魏杨[10](2016)在《洁厕液对中华蟾蜍蝌蚪急性毒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急性毒理实验方法设计实验,用简化机率单位法计算洁厕液对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蝌蚪毒性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设计亚急性实验(空白、7、14、28、56μL/L),研究低剂量洁厕液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急性毒理实验得出24、48、72、96 h的洁厕液对蝌蚪LC50为107.71、74.63、73.74、70.99μL/L。亚急性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随着洁厕液浓度的上升,蝌蚪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在第10天,7、14μL/L浓度组和空白对照组中蝌蚪处于27期,28、56μL/L浓度组中蝌蚪处于26期。第20天,对照组的蝌蚪已进入37期,7μL/L浓度组处于36期,14、28μL/L浓度组中蝌蚪处于34期,56μL/L浓度组中蝌蚪处于32期。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洁厕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蝌蚪体重体长有极显着影响(P<0.01)。因此,洁厕液对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蝌蚪具有高毒性,并且抑制其生长发育。(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中华蟾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登陆后消化道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年龄和部位差异。方法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幼体、亚成体和成体中华蟾蜍消化道SS细胞。结果不同年龄组消化道SS细胞的形态多样,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亚成体SS细胞的分布密度幽门显着高于贲门,成体幽门和直肠显着高于食管、贲门和胃底,但幼蟾无部位差异;空肠SS细胞的分布密度成体显着高于亚成体和幼体,直肠成体显着高于幼体,但与亚成体无显着差异。结论中华蟾蜍消化道SS细胞形态多变,分布密度有年龄和部位差异,这可能与SS细胞的功能及个体的消化生理状态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华蟾蜍论文参考文献

[1].陈姣姣,陈晓芳,郑书梅,张秋金,耿宝荣.噻虫嗪对中华蟾蜍蝌蚪抗氧化系统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溯源,姚利,汪寅,伍亮,张志强.中华蟾蜍消化道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增龄变化[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9

[3].赵曜.中华蟾蜍不同海拔种群氧气运输功能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9

[4].彭兵龙,张昊滨,陈可为,杨会会,连丽燕.中华蟾蜍足垫部位对植物血凝素的反应及其组织学和血液学变化[J].动物学杂志.2019

[5].余姣姣.四川地区中华蟾蜍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高原适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8

[6].邓耀辉.亲情和食物组成对中华蟾蜍蝌蚪竞争机制影响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

[7].熊荣川,喻廷君,李正富,曹东,任梅梅.水城县米箩乡中华蟾蜍的分子鉴定[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

[8].王宏元,张育辉.中华蟾蜍在发育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7

[9].邓昕旸.多巴胺在中华蟾蜍体温调节中的作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7

[10].熊斌,王杨科,魏杨.洁厕液对中华蟾蜍蝌蚪急性毒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标签:;  ;  ;  ;  

中华蟾蜍论文-陈姣姣,陈晓芳,郑书梅,张秋金,耿宝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