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ms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化合物的筛选

c-Fms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化合物的筛选

论文摘要

蛋白激酶是细胞内一类最重要的功能蛋白,在细胞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酪氨酸蛋白激酶(PTKs)是重要的蛋白激酶,其介导或者参与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在调节细胞增殖、分泌、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其功能的失调与恶性肿瘤、免疫疾患、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PTKs抑制剂可有效调节PTKs活性,治疗PTKs参与的“细胞信号紊乱”相关疾病。研发活性高、选择性强的新型PTKs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激酶(c-Fms),是由原癌基因c-fms编码的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α、β受体(PDGFRα,β)、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SCFR/c-Kit)、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等同属于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c-Fms与其配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结合后,形成二聚体,进而表现出酪氨酸激酶的催化活性,激活c-Fms介导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的存活、增殖和分化。c-fms基因序列缺失、重复复制、突变、染色体易位等因素导致c-Fms的激酶活性异常增强,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动脉粥样硬化、乳腺癌、子宫颈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密切相关。鉴于c-Fms独特的生物学作用与病理生理学特点,研发靶向该受体激酶的抑制剂可能发现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发展较好的c-Fms抑制剂有GW2580、Ki20227和JNJ-28312141,它们可有效抑制c-Fms激酶的磷酸化,改善小鼠肿瘤细胞转移引起的骨质溶解和糜烂;JNJ-28312141还可抑制大鼠移植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新型c-Fms抑制剂的发现是目前国际新药研发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鉴于高效筛选模型是新药发现的关键和核心的环节。因此,确定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1)建立c-Fms抑制剂的高效筛选模型和方法;(2)进行筛选化合物,以期发现活性强的新型c-Fms抑制剂。本研究工作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c-Fms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包括两个方面:(1)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c-Fms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2)基于激酶盘不依赖M-CSF的c-Fms抑制剂细胞水平筛选模型的建立。第二部分,利用M-CSF依赖的细胞株和所建立的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的c-Fms激酶抑制剂筛选模型进行化合物的筛选。第一部分,c-Fms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c-Fms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采用分子克隆和细胞转染技术,将构建的含有人c-Fms cDNA全长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已稳定表达GFP-STAT1融合蛋白的人骨肉瘤细胞(U2OS),采用有限稀释法和小玻片培养法获得同时稳定表达人c-Fms和GFP-STAT1融合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株(c-Fms/GFP-STAT1U2OS)。以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M-CSF)处理该细胞,诱导GFP-STAT1核转位,采用高内涵分析系统获取细胞图像,并用细胞核转位分析模块(Nuclear Trafficking Analysis Module)定量分析GFP-STAT1的核转位程度。在该细胞模型上对rhM-CSF的有效浓度、处理时间和细胞接种密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通过Z′因子评估该细胞模型的可靠性,并采用已知的c-Fms抑制剂GW2580等进一步确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实验中细胞接种密度0.21.0×104个/孔,rhM-CSF处理细胞的时间在30min较为适宜;rhM-CSF诱发细胞内GFP-STAT1发生核转位的EC50为43.50±3.68 ng/mL;rhM-CSF终浓度为200ng/mL时,Z′因子值为0.618。c-Fms选择性抑制剂GW2580抑制GFP-STAT1核转位的IC50为24.86±1.50nM,完全抑制c-Fms介导GFP-STAT1核转位的浓度为0.3μM。多靶标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utent抑制GFP-STAT1核转位的IC50为14.85±0.55nM;Imatinib抑制GFP-STAT1发生核转位的IC50为196.14±21.69nM。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能够用于c-Fms抑制剂筛选的基于高内涵分析的新细胞模型。基于激酶盘不依赖M-CSF的c-Fms抑制剂细胞水平筛选模型的建立:采用DNA重组技术,将人的c-Src豆蔻酰化多肽、TEL(Translocation E26 transforming-specific Leukaemia)转录因子的螺旋-环-螺旋结构域(HLH domain)、人c-Fms激酶结构域(c-Fms kinase domain,cFmskd)以及c-Myc多肽标签的DNA序列克隆到pCORON/neo载体上,构建pCORON/neo-HcSrc-Tel-cfmskd-Myc激酶盘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方法将该载体分别转染已稳定表达GFP-STAT1融合蛋白的人骨肉瘤细胞和稳定表达EGFP-STAT3融合蛋白的幼仓鼠肾细胞(EGFP-STAT3BHK),在细胞中表达mTEL-cFmskd豆蔻酰化融合蛋白,诱导GFP-STAT1或EGFP-STAT3发生核转位。采用IN Cell Analyzer1000获取细胞图像,并以细胞核转位分析模块定量分析GFP-STAT1和EGFP-STAT3融合蛋白的核转位程度。用0.03μM、0.3μM的c-Fms抑制剂GW2580、Sutent和Imatinib分别处理转染激酶盘真核表达载体12h后的EGFP-STAT3BHK细胞,考察c-Fms抑制剂对表达的mTEL-cFmskd豆蔻酰化融合蛋白诱导EGFP-STAT3发生核转位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的pCORON/neo-HcSrc-Tel-cfmskd-Myc激酶盘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细胞24h后,可在U2OS或BHK细胞中有效诱导GFP-STAT1或EGFP-STAT3发生核转位现象。在黑色底透96孔培养板中,100、200、400、600和800ng/孔的载体转染BHK细胞,对细胞内EGFP-STAT3的核转位程度无明显影响,所对应的Z′因子值分别为0.600、0.701、0.574、0.812和0.637。0.3μM的c-Fms抑制剂GW2580(P<0.05)和Sutent(P<0.01)能有效抑制mTEL-cFmskd诱导EGFP-STAT3核转位,也进一步证实该筛选模型的可行性。以上结果表明该体系可作为c-Fms抑制剂筛选的新方法。第二部分,利用M-CSF依赖的小鼠骨髓性白血病细胞(M-NFS-60)和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的依赖M-CSF的c-Fms抑制剂筛选模型,对靶向c-Fms设计及合成的34个新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在M-NFS-60细胞模型上,有10个化合物对M-NFS-60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LK-A051、LK-B030和LK-B023的I C50分别为0.64±0.03μM、0.63±0.02μM和1.41±0.20μM。在c-Fms/GFP-STAT1U2OS细胞模型上,阳性化合物GW2580抑制c-Fms介导的GFP-STAT1核转位的IC50为24.86±1.50nM。在已筛选的新化合物中,LK-A051和LK-B023对GFP-STAT1核转位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3.88±0.49nM和1.62±0.04μM。化合物LK-A051的活性明显高于三个已知c-Fms抑制剂。综上所述,本课题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c-Fms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成功建立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依赖rhM-CSF的c-Fms抑制剂筛选模型。已知的c-Fms抑制剂GW2580、Sutent和Imatinib在该模型上的抑制活性是文献已报道其他细胞模型的3~10倍。因此,与其他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灵敏、高效等优点。2)成功构建以人c-Fms为代表的pCORON/neo-HcSrc-Tel-cfmskd-Myc激酶盘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在GFP-STAT1U2OS和EGFP-STAT3BHK细胞中表达能有效诱导胞内GFP-STAT1和EGFP-STAT3发生核转位。100~800ng/孔的载体转染细胞诱导EGFP-STAT3发生核转位的Z′因子值均大于0.5,且c-Fms激酶抑制剂能显著抑制EGFP-STAT3核转位的发生,提示该模型可用于c-Fms抑制剂的筛选。该模型为更广泛的激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通式,为激酶抑制剂的筛选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3)采用M-NFS-60细胞和c-Fms/GFP-STAT1U2OS细胞筛选模型,完成了34个新化合物的筛选,发现化合物LK-A051的活性明显高于阳性化合物。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c-Fms 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 第一节 基于高内涵分析技术的细胞模型建立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质粒构建
  • 1.1 人c-fms 基因cDNA 序列鉴定
  • 1.2 pCORON/puro-cfms 载体的构建
  • U205 单克隆细胞株的分选与鉴定'>2.c-Fms/GFP-STAT1U205 单克隆细胞株的分选与鉴定
  • 3.1 hM-CSF 剂量依赖性诱导GFP-STAT1 核转位
  • U205 细胞模型可靠性的评估'>4.c-Fms/GFP-STAT1U205 细胞模型可靠性的评估
  • 5.c-Fms 抑制剂筛选体系条件优化
  • 5.1 rhM-CSF 处理时间对GFP-STAT1 核转位的影响
  • 5.2 细胞接种密度对GFP-STAT1 核转位的影响
  • 6.c -Fms 抑制剂筛选体系验证
  • 6.1 GW2580 对c-Fms 介导GFP-STAT1 核转位的抑制作用
  • 6.2 Sutent 对c-Fms 介导GFP-STAT1 核转位的抑制作用
  • 6.3 Imatinib 对c-Fms 介导GFP-STAT1 核转位的抑制作用
  •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激酶盘的细胞模型建立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质粒的构建
  • 2.c -Src 豆蔻酰化多肽细胞膜锚定功能的确证
  • 3.HcSrc-Tel-cfmskd-Myc-EGFPn 重组DNA 完整表达
  • 4.mTEL-cFmskd 诱导STAT1 核转位
  • 5.mTEL-cFmskd 诱导STAT3 核转位
  • 6. 转染载体量对mTEL-cFmskd 诱导STAT3 核转位的影响
  • 7.mTEL-cFmskd 诱导STAT3 核转位细胞模型可靠性的评估
  • 8.mTEL-cFmskd 诱导STAT3 核转位实验体系的验证
  • 讨论
  • 第二章 c-Fms 抑制剂的筛选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化合物在M-NFS-60 细胞模型上的筛选结果
  • U205 细胞模型上的筛选结果'>2. 化合物在c-Fms/GFP-STAT1U205 细胞模型上的筛选结果
  • 讨论
  •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应用细胞方法建立表面活性剂眼刺激性分层筛选模型[J]. 华南预防医学 2015(04)
    • [2].农用抗生素筛选模型的发展概述[J]. 微生物学杂志 2008(06)
    • [3].基于微量筛选模型的48种中草药提取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及评价[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02)
    •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中药抑制剂的筛选模型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1(10)
    • [5].构建B类员工的素质筛选模型[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03)
    • [6].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08(01)
    • [7].正交实验法优化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J]. 生命科学仪器 2008(09)
    • [8].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的困境及其筛选模型研究[J]. 青年与社会 2018(33)
    • [9].原发性高血压合理用药类别筛选模型的建立和检验[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16)
    • [10].微量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及抑制类型的判断方法[J]. 现代食品科技 2016(12)
    • [11].γ-分泌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及研究[J]. 生物技术 2013(04)
    • [12].抗抑郁药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临床药物 2011(07)
    • [1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克隆表达和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构建[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10)
    • [14].基于随机反传和筛选模型的微震逆时定位成像[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7)
    • [15].芳香化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22)
    • [16].甜瓜白粉病防治药剂活体筛选模型研究[J]. 果树学报 2013(05)
    • [17].我院胸心外科抗菌药物应用评价与筛选模型的建立[J]. 中国药房 2013(26)
    • [18].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09)
    • [19].鳖甲中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肽筛选模型的建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22)
    • [20].AKR1C3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在中药五环三萜类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J]. 中药材 2018(08)
    • [21].面向用户偏好的信息资源服务筛选模型研究[J]. 情报科学 2010(09)
    • [22].人LDHB的原核表达及体外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06)
    • [23].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物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06)
    • [24].一种基于动态循环筛选模型的指标体系建立方法[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5(04)
    • [25].鸡黑素皮质素受体-4反向激动剂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J]. 中国畜牧兽医 2015(07)
    • [26].利用脂肪酸合成酶为新靶点的筛选模型与platensimycin[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8(06)
    • [27].评价筛选模型组合与最佳教练评选[J]. 高等数学研究 2014(06)
    • [28].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J]. 生命的化学 2011(04)
    • [29].赤霉素产生菌原生质体理化诱变-定向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2(01)
    • [30].基于反义RNA技术的FabI抑制剂筛选模型的构建[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2(03)

    标签:;  ;  ;  ;  ;  

    c-Fms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化合物的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