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型金属卟啉、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三明治型金属卟啉、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论文题目: 三明治型金属卟啉、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无机化学

作者: 朱沛华

导师: 姜建壮

关键词: 酞菁,电化学,三层,异环,异环异核,三明治型配合物,稀土

文献来源: 山东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自从1936年第一个三明治型稀土酞菁配合物诞生以来,形形色色的三明治型稀土酞菁配合物被合成出来并加以深入的研究。在这些分子内,两个或三个被拉到很近距离的共轭π体系之间相互作用,这构成了其丰富的光电磁性质的电子结构基础。三明治型金属酞菁配合物显示出的非同寻常的光、电、磁性质和作为新型分子导体、分子半导体、分子磁体、气体传感、电致变色和电致发光等功能材料的巨大潜力,激起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研究热情。我们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取代和无取代的双层酞菁稀土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的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了对称的双层酞菁稀土配合物M(TBPc)2和M(OOPc)2[M=Y,La...Lu除Pm外]的电化学性质。这两个系列的配合物都可以被观察到具有两个准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过程和三个或四个准可逆的单电子还原过程。为了进行比较,还研究了无取代的双层酞菁稀土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这个系列配合物可以被观察到两个准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过程和多达五个的准可逆单电子还原过程。在这三个系列配合物中,金属铈的双层酞菁配合物与其它金属双层酞菁配合物不尽相同,在酞菁环的第一氧化和第一还原过程之间出现了一个中心金属铈的氧化还原过程。另外,随着镧系收缩MⅢ(Pc)2第二和第三还原电位之差(即[MⅢ(Pc)2]-的第一氧化和第一还原电位之差1.08V~1.37V)逐渐变小,这表明随着中心金属离子半径减小,π-π相互作用增强。这个现象与电子吸收光谱中[MⅢ(Pc’)2]-(Pc’=Pc,TBPc,OOPc)最小能带红移的现象相互印证。 2.不对称的三层稀土酞菁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 比较研究了同核三层酞菁稀土配合物(Pc)M(OOPC)M(OOPc)[M=Eu...Lu]和异核三层酞菁稀土配合物(Pc)Eu(OOPc)Er(OOPc)的电化学性质。这些三层酞菁稀土金属配合物都可以被观察到具有五个准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过程和四个准可逆的单电子还原过程。还可以观察到第一和第二氧化过程的半波电位与中心金属的离子半径呈线性关系。第五氧化过程的半波电位也与中心金属的离子半径呈线性关系,但是趋势相反。值得指出的是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卟啉、酞菁化合物概述

第二节 三明治型金属卟啉、酞菁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三明治型金属酞菁、卟啉配合物电化学性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取代和无取代的双层酞菁稀土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三明治型不对称三层稀土酞菁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具有对称分子结构的三层酞菁镧系金属配合物的定向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17

参考文献

  • [1].多金属钼氧簇的合成、在电极上的多层组装及电化学性质研究[D]. 王力.东北师范大学2004
  • [2].光功能铱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研究[D]. 赵强.复旦大学2007
  • [3].多孔碳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D]. 白静.东北师范大学2011
  • [4].锰/钴/镍基硫族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的研究[D]. 纪莹.吉林大学2015
  • [5].高分子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在蛋白测定中的应用[D]. 陈艳华.吉林大学2009
  • [6].锂离子电池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D]. 储艳秋.复旦大学2003
  • [7].基于1,2,4-三氮唑衍生物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结构及性质研究[D]. 史珍珍.南京大学2017
  • [8].几种常见氧化锰矿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D]. 宋春华.华中农业大学2010
  • [9].含氮杂环配合物及金属离子液体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质研究[D]. 庄锐锐.青岛科技大学2010
  • [10].卟啉三聚物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 夏爱清.吉林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新型卟啉酞菁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 盛宁.山东大学2008
  • [2].新型苯并卟啉化合物的合成与功能研究[D]. 齐明辉.吉林大学2004
  • [3].新型稀土卟啉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功能研究[D]. 于苗.吉林大学2005
  • [4].不同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D]. 江舟.福州大学2006
  • [5].三明治型希土三层酞菁配合物有序超分子聚集体的结构及OFET性能研究[D]. 陈艳丽.山东大学2006
  • [6].新型侧链取代稀土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LB膜研究[D]. 王雪莹.山东大学2007
  • [7].酞菁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结构与性质研究[D]. 李仁杰.山东大学2008

标签:;  ;  ;  ;  ;  ;  ;  

三明治型金属卟啉、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