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杂化介孔硅基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有机—无机杂化介孔硅基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有机-无机杂化介孔硅基材料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功能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孔体积大、介孔孔道均匀且可调控等优点,在催化材料、吸附材料、药物控释、能量存储与转化、传感器件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介孔二氧化硅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是当前化学化工、材料学、物理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自然资源日益紧张,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金属的富集回收和再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吸附分离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且环境友好的回收金属方法,其关键是合成高效的吸附剂。本文以有机-无机杂化介孔硅基材料的合成和介孔二氧化硅的接枝改性为基础,开展了材料的合成、结构表征和金属离子吸附分离的系统研究。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分别以嵌段共聚物(EO20PO70EO2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制备了孔壁中嵌有不同含量(0-15%)对苯二亚脲基的周期性介孔有机氧化硅材料(PMOs)。酸性条件下制备的PMOs具有二维六方柱状孔道结构。孔壁中亚脲基之间存在氢键作用,并且随亚脲基含量增加,氢键作用增强。其中PMO0.2的形貌呈较均匀的棒状。碱性条件下制备的PMOs不但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而且具有“蠕虫状”的双介孔孔道结构。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制备的PMOs,对酸性溶液中的Au(Ⅲ)都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蠕虫状”双介孔孔道结构使更多的有机基团暴露在PMOs表面,具有更快的吸附速率和更大的吸附量。在吸附过程中,Au(Ⅲ)能够与对苯二亚脲基相互作用,自动还原为金单质并沉积在PMOs表面。通过均相接枝法将吡唑嫁接在直径为4-6μm球形介孔二氧化硅(SMS)孔道表面,得到介孔吸附材料pyrazole-SMS。pyrazole-SMS对溶液中的AuCl4-、PdCl42-和PtCl62-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9.4mg/g,40.0mg/g和44.7mg/g,吸附平衡时间为20分钟。介孔孔道有助于提高吸附速率。通过一步或二步接枝法,将氨丙基、咪唑和1,2,4-三氮唑接枝在SBA-15孔道表面,制备出NH2-SBA-15,Imi-SBA-15和Tri-SBA-15。不同接枝基团使材料在溶液不同pH值时具有零电势点。三种材料对Cr(Ⅵ)离子均有良好的吸附性能,NH2-SBA-15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达405mg/g。正负电荷吸引和配位作用是吸附过程的推动力。有机基团接枝量越大,吸附量也越大;空间位阻效应大的有机基团使吸附速率减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无机多孔材料
  • 1.2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的发展简史
  • 1.2.1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方法
  • 1.2.2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机理
  • 1.2.3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的形貌控制
  • 1.2.4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的规模制备
  • 1.2.5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的功能化
  • 1.3 周期性介孔有机氧化硅材料简介
  • 1.3.1 周期性介孔有机氧化硅材料的合成
  • 1.3.2 周期性介孔有机氧化硅材料的扩展与应用
  • 1.4 非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
  • 1.4.1 介孔碳材料
  • 1.4.2 介孔金属氧化物
  • 1.4.3 介孔硫族元素化合物和半导体
  • 1.5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的应用研究
  • 1.5.1 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
  • 1.5.2 吸附材料
  • 1.5.3 药物控释
  • 1.5.4 传感器件
  • 1.6 硅基吸附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脱除与富集
  • 1.7 本课题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的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
  • 2.3.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5 核磁共振
  • 2.3.6 傅立叶红外光谱
  • 2.3.7 元素分析
  • 2.3.8 Zeta电位测定
  • 2.3.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 3 酸性条件下Ureylene-PMOs的合成及Au(Ⅲ)吸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桥联硅烷的合成
  • 3.2.2 PMOs的合成
  • 3.2.3 Au(Ⅲ)吸附实验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桥联硅烷的表征
  • 3.3.2 PMOs的结构表征和讨论
  • 0.1的吸附性能'>3.3.3 PMO0.1的吸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碱性条件下Ureylene-PMOs的合成及Au(Ⅲ)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PMOs的合成
  • 4.2.2 Au(Ⅲ)吸附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PMOs的结构表征与讨论
  • 0.1的吸附性能'>4.3.2 PMO0.1的吸附性能
  • 4.4 PMOs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球形介孔二氧化硅的改性及贵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吸附剂的合成
  • 5.2.2 贵金属离子吸附实验
  • 5.3 pyrazole-SMS结构表征与讨论
  • 5.4 pyrazole-SMS的吸附性能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SBA-15表面改性及Cr(Ⅵ)吸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SBA-15的合成
  • 2-SBA-15的合成'>6.2.2 NH2-SBA-15的合成
  • 6.2.3 Imidazole-SBA-15的合成
  • 6.2.4 Triazole-SBA-15的合成
  • 6.2.5 Cr(Ⅵ)的吸附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样品的结构表征与讨论
  • 6.3.2 改性SBA-15的吸附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有机—无机杂化介孔硅基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