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构建

论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构建

论文摘要

论文首先对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指出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消费——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经济增长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浪费和高污染的基础上,必将导致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断被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活动运行模式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少量的废弃物。循环经济创立了“3R”准则,即在经济活动全过程中必须执行“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或资源化”准则。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三个层次物质循环如下: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小循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循环(中循环):社会层次的大循环(大循环)。循环经济法是指有关调整因循环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法律渊源的总称,是建立在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化基础上的“源头治理之法”。论文对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剖析,主要有经济学基础、政治学和社会学基础、法理学基础。国外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已取得的很多经验和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日本、德国、美国和欧盟等立足于解决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通过对循环经济立法来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了绿色GDP增长。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循环经济法(草案)》和一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鼓励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如《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论文对我国的《循环经济法(草案)》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我国《循环经济法(草案)》属于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决策层次系统地规范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原则,在循环经济基本法指导下,还应制定完善的专项法律法规群,并以《循环经济法(草案)》为统率,创制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创新体系,以充实经济法体系。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循环经济理论及法律制度构建的缘由
  • 第一节 循环经济相关概念界定
  • 一、循环经济概念
  •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三、循环经济法的概念
  • 第二节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构建的缘由
  • 一、时代发展观念的转变
  • 二、经济发展约束条件与循环经济法原因探析
  • 第二章 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经济学基础
  • 一、当代经济体制的不同模式
  • 二、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前提对循环经济立法的影响
  • 三、效率与公平
  • 四、外部性与公众品
  • 第二节 政治学与社会学基础
  • 一、政治学层次的理论分析
  • 二、社会学层次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法理学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是循环经济法的价值追求
  • 二、循环经济法应体现公民环境权
  • 第三章 国外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国外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综述
  • 一、日本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综述
  • 二、德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综述
  • 三、美国、欧盟循环经济法规综述
  • 第二节 国外循环经济法律制度评析
  • 一、日本循环经济法律制度评析
  • 二、德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评析
  • 三、美国和欧盟循环经济法律制度评析
  • 第三节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状况评析
  • 第四节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一、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构建方面的启示
  • 二、对我国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方面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思路
  • 第一节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一般原理
  • 一、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特征
  • 二、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的目标
  • 三、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特色
  • 一、我国《循环经济法(草案)》的解读
  • 二、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立法路径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循环经济立法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29)
    • [2].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循环经济立法[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4)
    • [3].武汉市循环经济立法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4)
    • [4].贵州循环经济立法刍议[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4)
    • [5].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 特区经济 2011(01)
    • [6].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探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10)
    • [7].安徽省循环经济立法初探[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8].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1(34)
    • [9].从系统到量化:循环经济立法的完善——关于可操作性的思考[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0(01)
    • [10].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13)
    • [11].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 商业时代 2009(21)
    • [12].中外循环经济立法分析及其启示[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6)
    • [13].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若干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J]. 学术研究 2008(07)
    • [14].略论生态文明视野下循环经济立法的新发展[J].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8(10)
    • [15].日本循环经济立法对我国的启示[J]. 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8(S9)
    • [16].西部民族地区循环经济立法构想[J]. 人民论坛 2015(32)
    • [17].循环经济立法的法经济学思考[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2(09)
    • [18].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的思考[J]. 知识经济 2011(10)
    • [19].循环经济立法利益分析[J]. 湘潮(下半月) 2011(04)
    • [20].浅谈循环经济立法[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 [21].循环经济立法的环境伦理审视[J]. 皖西学院学报 2008(01)
    • [22].论循环经济立法的意义[J]. 商场现代化 2008(24)
    • [23].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背景下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新思路[J]. 广东社会科学 2008(05)
    • [24].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02)
    • [25].中日韩循环经济立法比较[J]. 环境保护 2011(01)
    • [26].循环经济立法的内涵与必要性思考[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06)
    • [27].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的背景分析及启示[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28].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比较研究——以德日美三国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29].循环经济立法的企业社会责任诉求[J]. 学术论坛 2008(04)
    • [30].日本循环经济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标签:;  ;  ;  

    论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