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论文-梁枢果,周颖,王磊,樊星妍,刘伟

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论文-梁枢果,周颖,王磊,樊星妍,刘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柔烟囱,风洞试验,风致响应,连续气弹模型

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梁枢果,周颖,王磊,樊星妍,刘伟[1](2019)在《基于连续气弹模型的超高烟囱风致响应风洞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300 m超高烟囱为例,介绍了将连续气弹模型应用于超高烟囱抗风设计的风洞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选用DEVCON胶剂,采用开模灌胶再拆模的方式,制作了连续壳体气弹模型,模拟了烟囱的几何外形和动力特性;基于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确定了模型表面粗糙条的设置方式,以模拟实际烟囱风荷载的雷诺数效应;将刚性模型雷诺数效应模拟方法应用到连续壳体气弹模型上,对气弹模型进行吹风试验,获得了该烟囱的风致响应。气弹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烟囱在平滑流场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涡激共振现象,在实际湍流场中没有出现涡激共振现象,但横风向动态位移仍然显着大于顺风向动态位移;将试验结果与既有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检验了该试验数据的可靠性。该试验方式和试验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0期)

王晓冬,曾宇[2](2018)在《基于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的大跨度斜拉桥抖振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长江大桥的抗风设计为工程背景,利用1∶100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进行了正交风和斜交风作用下成桥态和最大单悬臂施工态主梁的抖振响应对比研究,并结合有限元模型计算了主梁抖振内力。研究结果表明,斜交风可增大悬臂施工态端部主梁的横向抖振响应,施工时应注意防范;对于成桥态主梁,斜交风引起的响应小于正交风引起的响应,因此对于500 m主跨量级的斜拉桥,在抗风设计时不用单独考虑斜交风的不利作用;通过研究获得的抖振内力,也为横向抗风支座的吨位确定提供了必要依据。研究成果也可为常规斜拉桥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港湾建设》期刊2018年09期)

赵爽,晏致涛,李正良,董建尧,钟永力[3](2018)在《1000kV苏通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拟建的苏通大跨越输电线路是目前为止塔身最高、跨度最长的塔线体系,主要受风荷载控制。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是深入研究各种风致耦合振动现象的有效手段。由于风洞条件和模型材料的限制,模型设计需要放松输电塔的Froude数相似准则,采用Davenport提出的线模型等效设计方法。但这会引起塔线体系响应不匹配以及气动阻尼和质量不符合相似比等问题。通过增大输电线模型的刚度矩阵,不改变输电线模型垂度,推导输电线模型的精确气动力相似比等手段设计塔线体系气弹模型。将其放置于标定好的风场中,通过有限元分析梯度风对其的影响,测试单塔和塔线体系的风致响应,揭示位移、频率以及阻尼等塔线耦合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30o风向角时输电塔的位移响应最大;塔线耦合改变了输电塔的动力特性和风致响应分量;试验风速下的输电塔和导线均没有动力失稳。(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7期)

曾冬雷,张明杰,许福友[4](2018)在《分离式双箱梁斜拉桥全桥气弹模型设计与风洞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主跨为220m的台湾某独塔斜拉桥为背景,对该分离式双箱梁异形桥塔斜拉桥全桥气动弹性模型设计、制作、模态调试及风洞试验进行详细论述。介绍了斜拉索、主梁、横梁及斜拉索吊臂、桥塔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根据模态测试结果可知,该桥全桥气弹模型设计和制作能很好地满足试验要求,可为同类型桥梁全桥气弹模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对该桥进行了均匀流场涡激共振、颤振及紊流场涡激共振、抖振风洞试验,结果表明该桥具有较好的抗风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8年07期)

邓洪洲,段成荫,徐海江[5](2018)在《良态风场与台风风场下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文献资料确定了工程所在地区的良态风场和台风风场参数。采用离散刚度法制作了五塔四线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开展了紊流场中多种风速、多个风向角下单塔及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比较了良态风场和台风风场下单塔及塔线体系的风振响应和风振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台风风场下单塔及塔线体系的位移均值和加速度根方差均大于良态风场,试验风速为7 m/s时位移差值分别为20%(单塔)和30%(塔线体系)左右,加速度根方差的差值分别为50%(单塔)和100%(塔线体系)左右;台风风场下输电塔的风振系数比良态风场下大7%以上。因此台风区输电线路设计要注意台风风场的高湍流特性对风振响应和风荷载的放大作用。(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08期)

田连博,王文明,曾玉洁,田利[6](2017)在《大跨越输电塔-线耦联体系风洞试验气弹模型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榆横-潍坊1 000 k 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为实际工程背景,研究大跨越输电塔-线耦联体系风洞试验气弹模型设计。采用离散刚度法设计输电塔气弹模型,并用自由振动法测得单塔气弹模型的自振频率。通过引入导线缩聚系数解决缩尺模型跨度过大问题,调整输电线垂度满足频率比要求。(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7年05期)

张庆华,马文勇,赵龙[7](2017)在《典型窄基输电塔风致响应气弹模型风洞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采用离散刚度法,设计制作了典型窄基输电塔气动弹性模型;然后,通过大气边界层风洞试验,对窄基输电塔不同高度及风向下的位移、加速度响应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最后,基于风洞试验结果计算了窄基输电塔风振系数并与规范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窄基输电塔位移均值响应主要为顺风向;顺、横风向脉动位移、加速度响应值都较大,随风向变化不明显,呈上下波动趋势;高度变化对脉动位移和加速度的响应影响略有不同。此外,根据中国荷载规范给出的输电塔横担处的风振系数值大于本次试验结果。(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7年02期)

韩志惠,顾明,周晅毅[8](2015)在《基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张拉膜结构气动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两种鞍型张拉膜结构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分别采用Ibrahim时域法和随机子空间参数识别法从自由响应及风荷载作用下响应的数据中识别了结构的模态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动质量及气动阻尼随风向角、风速、预张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与前人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了各研究成果之间差别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气动质量会随风向角的变化而变化且在斜风向下时达到极值,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随预张力的增加而减小;第一阶模态所对应的总阻尼比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邹良浩,梁枢果,王述良[9](2015)在《基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的输电塔气动阻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电塔挂线和不挂线情况下的气动阻尼比是精确进行其风振响应评估的重要参数。基于完全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测试得到的位移与加速度响应时程,结合使用经验模态分解法(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小波分析和随机减量方法(random decrement technology,简称RDT)以及Hilbert变换识别了输电塔在挂线和不挂线情况下各阶振型结构阻尼比和气动阻尼比,分析输电塔在挂线和不挂线情况下结构阻尼比和气动阻尼比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输电塔挂线时的结构阻尼比比不挂线情况要大;输电塔的气动阻尼比随各阶振型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在试验风速条件下气动阻尼比的经验公式。(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5年02期)

王磊,梁枢果,邹良浩,娄宇[10](2015)在《某拟建838m高楼多自由度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察某拟建超高层建筑(总高838m)在设计风速下的风致响应,对该大厦进行了多自由度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模型自振特性测试表明,该气弹模型各横截面对两个正交的水平主轴对称,每个轴向1阶和2阶频率误差分别在1%和28%以内,1阶阻尼比约为2%,平动振型与实际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较为一致.分析不同风速和风向角下风致响应发现,该大厦顶部在100年重现期设计风速下最大动态侧移为0.89m,且动态位移本身并未使结构顶部位移超标,而10年,50年和100年重现期下风致加速度响应超过规范阈值幅度分别为16%,23%和29%.另外,该大厦横风向涡振使得临界风速附近横风向风致响应明显偏大,如果假定风荷载谱为白噪声,则横风向1阶气动阻尼比对总响应的贡献达37%.若欲保证该建筑在百年一遇风速下加速度在允许范围内,则须使其结构阻尼比在2.9%以上.(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某长江大桥的抗风设计为工程背景,利用1∶100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进行了正交风和斜交风作用下成桥态和最大单悬臂施工态主梁的抖振响应对比研究,并结合有限元模型计算了主梁抖振内力。研究结果表明,斜交风可增大悬臂施工态端部主梁的横向抖振响应,施工时应注意防范;对于成桥态主梁,斜交风引起的响应小于正交风引起的响应,因此对于500 m主跨量级的斜拉桥,在抗风设计时不用单独考虑斜交风的不利作用;通过研究获得的抖振内力,也为横向抗风支座的吨位确定提供了必要依据。研究成果也可为常规斜拉桥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梁枢果,周颖,王磊,樊星妍,刘伟.基于连续气弹模型的超高烟囱风致响应风洞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2].王晓冬,曾宇.基于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的大跨度斜拉桥抖振响应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18

[3].赵爽,晏致涛,李正良,董建尧,钟永力.1000kV苏通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4].曾冬雷,张明杰,许福友.分离式双箱梁斜拉桥全桥气弹模型设计与风洞试验研究[J].北方交通.2018

[5].邓洪洲,段成荫,徐海江.良态风场与台风风场下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J].振动与冲击.2018

[6].田连博,王文明,曾玉洁,田利.大跨越输电塔-线耦联体系风洞试验气弹模型设计研究[J].工业建筑.2017

[7].张庆华,马文勇,赵龙.典型窄基输电塔风致响应气弹模型风洞试验[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7

[8].韩志惠,顾明,周晅毅.基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张拉膜结构气动参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9].邹良浩,梁枢果,王述良.基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的输电塔气动阻尼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5

[10].王磊,梁枢果,邹良浩,娄宇.某拟建838m高楼多自由度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标签:;  ;  ;  ;  

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论文-梁枢果,周颖,王磊,樊星妍,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