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香张晓娜(河南省郏县人民医院河南郏县467100)
【中图分类号】R5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161-01
有机磷农药毒性强,尤其是以消化道为中毒途径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者,临床经过凶险,死亡率高,尽管洗胃、导泻是临床清除农药中毒的常用方法,但是临床治疗中发现,单纯一次洗胃或导泻远远不能彻底清除胃、肠道内的毒物。我们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清除肠道内的残留于胃粘膜内的有机磷农药,同时引流出经肝代谢后又排入肠道内的农药,减少农药的再吸收。临床治疗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选择2005年6月-2008年9月间入住我院的经口服中毒的重度Aopp病人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中毒前无明显其他严重疾病史,中毒物包括有甲胺磷9例,敌百虫6例,乐果4例,对硫磷3例,1例中毒药物名称不详。23例中第1次查胆硷酯(CHE)为0者3例,1-2u者20例(正常值30-80u)。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常规应用电动洗胃机清水洗胃,并灌肠导泻,应用阿托品、解磷定输液脱水、利尿等综合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与本组病情程度相近的基本治疗方法相同的25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洗胃完毕后拔除胃管,根据患者年龄,使用不同型号的胃肠减压管留置2-3天,同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气味,记录阿托品和解磷定用量,记录病人神志转清的时间,所有病人动态监测CHE,每12小时1次。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资料之间的比较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人阿托品和解磷定用量,CHE上升至正常的50%的时间,病人昏迷持续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持续胃肠减压引流组病人阿托品和解磷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CHE上升至正常的50%的时间及昏迷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我们通过实践发现持续胃肠减压引流组病人,阿托品、解磷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CHE上升至正常50%的时间及病人昏迷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这是因为:①洗胃是有机磷中毒的主要措施,且洗胃越早越好,但一次洗胃不能彻底洗净胃粘膜皱壁内的农药,再者,因为有机磷农药是一种脂溶性农药,能被胃粘膜上皮细胞吸收并贮存,当胃腔内有机磷农药含量降低时再重新分泌入胃腔内,形成有机磷农药的胃液―血液―胃上皮细胞循环,而持续胃肠减压引流能更好清除残留于胃粘膜内和再分泌胃于胃内的毒物。②有机磷农药吸收入血之后,首先在肝脏内进行生物转化,许多有机磷农药如乐果、对硫磷等氧化后毒性反而增强,氧化后的有机磷农药一部分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肝、肠循环,造成二次中毒,而胃肠减压引流能避免毒物的再吸收,阻断了肝、肠循环。由于持续胃肠减压引流使胃肠道残留毒物进入血液的途径被及时、有效地阻断。因此,阿托品、解磷定等解毒剂用量自然相应减少,病人继续吸收中毒的可能性明显减少,CHE恢复加快,病情好转,所需时间减短。同时,持续胃肠减压引流保证了胃肠道的清洁,避免了毒素的吸收入血和肠道细菌的异位感染,从而减少了机体感染的机会,避免了SIRS的发生,减少了并发症。
总之,及时、彻底的胃肠道净化是救治Aopp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是保证胃肠道净化得以实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且此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