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一、不同角度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构型分析目的运用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S-OCT)探讨采用不同角度构建的3.2mm透明角膜切口构型(clear corneal incision CCI)对白内障切口密闭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3例(73眼),做3.2mmCCI,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1天、术后1天、1周及1个月应用AS-OCT对角膜切口区进行扫描。切口表面的切线与外口、内口连线的交角作为切口角度,依据切口角度范围的不同分为两组,≤45°为对照组,共32例(38眼)>45。为实验组,共31例(35眼)。结果(1)对照组和实验组切口角度分别为(31.6±5.4)°和(54.3±5.5)。;(2)术后第1天、1周及1个月两组切口处角膜厚度、切口长度、切口未愈合长度与全长的比例及内口哆开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两组后弹力层脱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两组切口外口的闭合率均为100%。结论(1) AS-OCT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有效评估白内障CCI形态改变的方法。(2)白内障超声乳化术CCI角度大,长度短,将不利于切口(尤其是内口)密闭及愈合。(3)理想的切口角度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切口密闭性,降低眼表与前房沟通的可能性,避免眼表细菌进入前房,有助于减少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二、不同核分级白内障术后透明角膜切口构型分析目的应用OCT研究不同核分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CCI的构型变化及术前核硬度不同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2例(93眼)做3.2mm CCI,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依据Emery和Little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标准: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Ⅱ级核26例(31眼),Ⅲ级核29例(31眼),Ⅳ31例(31眼)。术前1d、术后1d、术后1月及3个月采用AS-OCT扫描全部角膜及切口区域,测量不同区域角膜厚度,记录切口内外口哆开、水疱及后弹力层脱离情况。定量资料进行单项及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定性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1)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不同区域(中央角膜、距顶点3mm处上方角膜、距顶点3mm处下方角膜,切口区域角膜)的角膜厚度有统计学差异(F=306.23,288.34,52.17,957.28,P均=0.00);(2)不同核分级组中央角膜厚度、距顶点3mm处上方角膜厚度、切口区域角膜厚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9,4.43,39.67,P=0.02,0.01,0.00);(3)术后时间与核硬度之间有明显的交互效应,(F=59.27,11.62,9.05,25.65,P均=0.00)。术后1周,三组上皮水疱、切口内口哆开、内皮水泡的发生率最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8.07,11.82,P=0.00,0.02,0.00);(4)术后1个月三组间切口内口哆开及内皮水泡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15.29,P=0.01,0.02,0.00),术后3月均消退。(5)本研究发现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切口内口愈合不良1例。结论(1)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导致不同区域的角膜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术后1d最显著,其中切口区域的角膜厚度增加最明显,并且术后3个月除了切口区域的水肿未完全消退,其他区域的角膜均发生了可逆性的改变。(2)不同区域角膜厚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角膜中央水肿消退最快,其次为距角膜顶点3mm处下方区域及距顶点3mm上方区域,且这三个区域的角膜水肿均在术后3个月完全消退。(3)本研究发现了1例Ⅳ级核患者出现切口内口愈合不良,其余切口愈合良好。Ⅲ级核和Ⅳ级核患者术后切口内口哆开,上皮水疱,内皮水疱及后弹力层脱离完全愈合慢于Ⅱ级核。三、不同位置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构型及角膜波前像差分析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不同部位透明角膜切口CCI构型及角膜波前像差的变化。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1例(91只右眼),依据切口位置不同分为两组,颞侧10点位切口组,共46例(46眼),上方12点位切口组,共45例(45眼)。术前1d、术后1d、1个月及3个月分别进行AS-OCT扫描,术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及角膜波前像差检查。结果(1)术后两组切口区域角膜厚度增值、切口角度及切口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术后早期切口区域内口哆开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术后1d两组上皮水疱、内皮水疱及后弹力层脱离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两组UCVA、BCVA、散光、慧差及三叶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术后早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颞侧切口较上方切口局部水肿轻,其构型更有利于形成密闭性切口,降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2)术后远期,颞侧切口所致手术源性散光小,角膜波前像差小,视觉质量好,是较理想的手术切口部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上皮植入[J]. 眼科 2018(06)
- [2].双通道视觉质量系统评估不同方位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手术疗效[J]. 眼科新进展 2017(03)
- [3].不同大小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的影响[J]. 眼科新进展 2015(12)
- [4].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波前像差影响的研究[J]. 临床眼科杂志 2015(01)
- [5].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像差的改变[J]. 中外医疗 2019(08)
- [6].不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表和泪膜的变化[J]. 国际眼科杂志 2016(01)
- [7].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护理[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0(03)
- [8].经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 2013(26)
- [9].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和眼表的变化[J]. 医药论坛杂志 2010(07)
- [10].透明角膜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09(03)
- [11].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8(01)
- [12].表面麻醉下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 2008(07)
- [13].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回顾性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10)
- [14].不同方位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泪膜变化的影响[J]. 临床眼科杂志 2017(02)
- [15].三种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疗效分析[J]. 上海医学 2008(08)
- [16].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源性散光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05)
- [17].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散光分析[J]. 天津医药 2013(02)
- [18].不同部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切口构型及波前像差变化的研究[J]. 眼科新进展 2010(05)
- [19].不同透明角膜切口导致的角膜屈光力动态变化对比[J]. 国际眼科杂志 2009(08)
- [20].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行陡峭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对角膜前表面散光及角膜总散光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23)
- [21].白内障超声乳化透明角膜切口与术后散光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09(22)
- [22].改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透明角膜切口方法的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01)
- [23].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行陡峭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03)
- [24].应用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分析不同部位透明角膜切口的构型变化[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0(03)
- [25].不同透明角膜切口导致的角膜屈光力动态变化对比[J]. 中国医药指南 2009(15)
- [26].等长度巩膜隧道与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比较[J]. 国际眼科杂志 2018(10)
- [27].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对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J]. 国际眼科杂志 2017(11)
- [28].分析比较透明角膜切口和改良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07)
- [29].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疗效对比研究进展[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34)
- [30].3.2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J]. 眼科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