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北京市第六医院内科100007
【摘要】目的:对在代谢综合征三级预防里面使用综合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9月到我院进行就诊并确诊9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也就是M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实验组使用综合干预管理方式,由家属、患者、医护共同对疾病进行管理;对照组展开常规健康教育,不进行强化干预和管理。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各项指标、遵医行为、知识以及干预之后其心脑血管的产生率有无明显差别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遵医行为、自我管理水平、知识以及干预互动的心脑血管产生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结论:综合干预模式可以使代谢综合征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态度、健康知识得到有效提升,使其代谢功能得到改善;使心血管意外得以减少,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因而具备非常高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所以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综合干预;代谢综合征;三级预防;应用
代谢综合征作为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7.1%[1]。它主要指的是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微量蛋白、肥胖这五个因素,是代谢异常聚集的一种病理形态[2]。它有着非常高地病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政府及其患者家庭造成了非常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3]。所以,对此疾病加强预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9月到我院进行就诊并确诊9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其中女性34例,男性56例,年龄介于25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48.2)岁。
诊断标准如下:TG1.7mmol/L;BMI52kg/m2;血压140/90mmHg;FPG6.1mmol/L。满足上述中任意三项及其以上者便属于MS患者[4]。把1性糖尿病、肝肾心脏疾病、糖尿病肾病及其他感染性和内分泌疾病,根据体检日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在入组时,两组患者各方面指标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也就是P>0.05。
1.2方法
实验组使用综合干预管理方式,由家属、患者、医护共同对疾病进行管理;对照组展开常规健康教育,不进行强化干预和管理。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各项指标、遵医行为、知识以及干预之后其心脑血管的产生率有无明显差别进行观察。
1.3评价指标
知识评测表:总分23分,其中知识掌握大于18分为好,介于13至18分之间为一般,小于13分为差。自我管理水平:总分28分,自我管理大于22分为好,介于17至22分之间属于一般,小于17分为差[5]。遵医行为:有无坚持正确用药;有无按计划复诊;有无戒酒、戒烟;有无坚持合理运动;有无坚持正确用药;有无合理膳食。各项指标比较: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血唐、体重指数等变化进行记录和观察。在采取干预措施后,观察心脑血管的产生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干预前后、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遵医行为、自我管理水平、知识以及干预互动的心脑血管产生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3讨论
伴随服务理念和医学模式的更新,MS由治疗向预防转移,由诊疗往管理转移。由于MS患者的治疗需要在复杂社会环境中进行,住院治疗很少,因而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技能和MS知识对患者病情的控制非常重要,所以,对患者加强教育和管理是治疗的重要内容。采取MS三级预防最终的目的在于通过使患者MS知识的提升,使患者自我管理的技能得到增强,使其代谢控制得到改善,从而使慢性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得以延缓。此次研究以整体护理为指导,采取组织、信息以及业务的管理模式,使患者的互动和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对患者展开疾病治疗、健康指导干预,督促和管理MS危险因素,通过一对一指导,让患者和家属能对知识予以掌握,从而将家庭的辅助和支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形成合作管理模式。使患者对MS之时的掌握以及自我管理技能得到了增强。尽管MS知识是患者展开自我管理的前提,然而知识掌握不等于技能的掌握,因为不能对运动和饮食进行独立安排,从而对MS的控制效果产生了影响。所以,展开三级预防最为关键的目的便在于使患者的实践技能得到提升。按照患者健康状况的不同,对干预内容进行调整,从而使家属和患者能对保健方法和知识加以掌握。医务人员对患者用药及生活习惯进行检查,并对药后不良反应和疗效加以了解,从而使患者在自我管理和MS掌握上的水平得到了提升。
使患者遵医行为得到增强。在确诊患者患有MS之后,通常无需住院,对其进行放流处理,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疾病管理有缺陷,再加上患者的保健意识非常低,无法坚持自觉服用药物,尤其是在临床症状尚不明显或者无临床症状时,更加不会自觉服药[6]。由于MS的并发症产生过程非常缓慢,在短期之内,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因而使得患者对疾病不够重视。除此之外,我国MS在预防时主要采取的是被动药物治疗,使得许多家属和患者盲目就医,不遵照医嘱服药,一味追求特效药,并且还在预防上存在认识误区。
总而言之,MS的预防属于合作管理干预模式,可以对家属作用予以充分利用,将家属的监督、协作功能发挥出来,并让患者进行动态持续的治疗、教育和管理;可以使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健康知识、态度得到有效提升,使患者的代谢功能得到改善。让MS控制率以及知识知晓率得到改观,使心脑血管产生得以减少,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因而具备非常高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所以值得被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玮.营养综合干预对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症状体征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
[2]童峰.广州高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患病调查与综合干预效果分析[D].暨南大学,2011.
[3]祝之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发病机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01:17-20.
[4]叶子,程正文,胡余敏.滋阴清心汤和社区干预模式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04:752-755.
[5]高键.中老年人群膳食模式、体力活动与总体脂和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
[6]杨宇峰.中药复方益糖康干预代谢综合征的疗效评价及其代谢组学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李楠,女,1981年9月2日,北京,汉族,北京市第六医院内科,护师,本科,护理专业1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