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的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的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

论文摘要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已然成为职场人士工作倦怠最具影响力的原因之一。在企业发展与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中,企业管理者们的工作方式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在构建创新型企业的同时,员工体现个人价值,管理者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而企业文化正悄然作用于两者使其相互承接,从而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然而心理契约在其中无疑扮演着双重的角色,它的优化设计可使原本被放大的工作倦怠感有效降低,管理实践者的经营成本减少。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契约对于企业外来发展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契约作为一种内隐的期望在组织和员工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预测工作倦怠的标准之一。心理契约作为员工和企业间的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的合理建设会影响组织中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满意度。国外的相关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我国的工作倦怠的实证研究也在日臻完善并且日益成为组织管理研究的焦点议题。本研究将以国有企业员工为对象,初步探索心理契约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以及关系。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所以努力完善心理契约和工作倦怠的相关理论,对于积极建设企业完成国有企业为全社会服务的责任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本研究期望,对工作倦怠通用量表量表的测试使用,能为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的测量工具,促使员工与组织管理者对工作倦怠有一个相对准确的了解,并为企业降低倦怠和管理员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从前言、相关的文献回顾、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优化心理契约以及降低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提出建议与对策。第一部分概述研究背景以及意义和目标;第二部分回顾心理契约和工作倦怠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是研究的构思,研究变量、假设和研究工具;第四部分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并且提出改进的建议。第五部分总结研究的创新、不足及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员工心理契约和工作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同时员工心理契约能够对工作倦怠及各个维度有效预测。心理契约与员工工作倦怠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其中,员工心理契约对衰竭负向预测作用;员工心理契约对玩世不恭负向预测作用;员工心理契约对成就感低落负向预测作用。2.心理契约违背会导致员工工作倦怠的加深。3.人口学变量如年龄、性别等对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人口学变量如年龄、性别等对员工心理契约存在部分显著差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心理契约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
  • 2.1.2 心理契约内容的有关探讨
  • 2.2 员工心理契约的界定
  • 2.3 员工心理契约量表
  • 2.4 工作倦怠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 2.4.1 工作倦怠定义的提出
  • 2.4.2 工作倦怠与其相关概念的区别
  • 2.5 工作倦怠理论的研究进展
  • 2.5.1 工作倦怠的初期研究阶段
  • 2.5.2 工作倦怠的实证研究阶段
  • 2.5.3 工作倦怠的理论模型
  • 2.5.4 Maslach的倦怠量表
  • 2.5.5 员工心理契约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被试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工具
  • 3.4.1 员工工作倦怠量表
  • 3.4.2 员工心理契约量表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数据分析
  • 4.1.1 量表项目分析
  • 4.1.2 员工心理契约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4.1.3 员工工作倦怠以及心理契约量表的描述统计分析
  • 4.2 员工心理契约与工作倦怠的分析
  • 4.2.1 心理契约对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
  • 4.2.2 心理契约对工作倦怠的回归分析
  • 4.3 员工心理契约及工作倦怠的人口学变量方差分析
  • 4.4 结果讨论
  • 4.4.1 企业员工心理契约可以有效负向预测工作倦怠
  • 4.4.2 员工心理契约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部分存在显著差异
  • 4.4.3 员工工作倦怠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部分存在显著差异
  • 第5章 研究结论
  • 5.1 结论
  • 5.2 研究创新
  • 5.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5.4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设计介入工作倦怠问题的价值与策略研究[J]. 大众文艺 2020(06)
    • [2].基层民警的职业使命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心理脱离的调节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9)
    • [3].银行业员工的工作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05)
    • [4].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成因及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6)
    • [5].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对教练员工作的影响[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7(09)
    • [6].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7(07)
    • [7].监狱警察工作倦怠问题实证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2(05)
    • [8].养老机构长期照护人员工作倦怠研究进展[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7(01)
    • [9].保险企业从业人员工作倦怠问题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10)
    • [10].调节模式对护士工作倦怠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8(15)
    • [11].检察院干警工作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交际 2018(16)
    • [12].新形势下公务员缓解工作倦怠的二元路径——以工作重塑和心理授权为中介变量[J].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9)
    • [13].化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倦怠[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7(06)
    • [14].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5(12)
    • [15].浅谈教师的工作倦怠及对策[J]. 江西教育 2009(Z6)
    • [16].你进入工作倦怠期了吗?[J]. 悦读文摘 2008(02)
    • [17].年轻干部如何防止工作倦怠[J]. 秘书之友 2013(08)
    • [18].护士职业紧张和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1(06)
    • [19].警察工作倦怠的组织干预策略[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0].警察工作倦怠的分类干预策略[J]. 公安研究 2009(04)
    • [21].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研究回顾[J]. 人口与经济 2009(S1)
    • [22].对工作倦怠研究最新进程与展望[J]. 职业 2009(12)
    • [23].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研究与干预[J]. 上海精神医学 2009(04)
    • [24].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08(11)
    • [25].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及缓冲策略[J]. 人力资源管理 2008(06)
    • [26].改善员工工作倦怠症的精神服务计划[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02)
    • [27].工作倦怠研究现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8(04)
    • [28].警察工作倦怠及其干预[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9].工作倦怠的四种预兆[J]. 新前程 2008(07)
    • [30].护士工作倦怠的组织干预策略[J]. 中国护理管理 2008(10)

    标签:;  ;  ;  

    基于心理契约的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