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根据最近国内外铌酸盐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差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介电性能测试仪等,系统研究了氧化物取代、玻璃相添加剂及制备工艺对铌酸锶钡陶瓷的微观结构、烧结性能、相组成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如下:系统地探讨了二氧化钛的掺杂及烧结工艺对铌酸锶钡陶瓷的相转变、介电性能的影响:当二氧化钛掺杂量y≤0.1时,形成少量的钛酸锶钡(SBT),固溶在铌酸锶钡(SBN)中;当掺杂量y≥0.2时,呈现SBN和SBT两相共存的情况;当烧结温度低于1300℃时,SBTN陶瓷的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继续升高后,y=0和0.1陶瓷样品的密度有所下降,y=0.2和0.3陶瓷样品的密度略有上升;随着二氧化钛掺杂量的增大,陶瓷样品的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当y=0.1时,样品的介电常数达到最大,为11798。稀土离子掺杂SBTN样品,La3+离子取代钨青铜结构中的Nb5+离子,形成结构空位,造成晶面间距的减小,Ce4+离子在钨青铜结构中占位较为复杂;掺杂稀土离子La3+、Ce4+的SBTN陶瓷样品烧结后,致密度、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有所下降,介电热稳定性均上升。系统地研究了掺杂碱土元素氧化物对铌酸锶钡陶瓷的相转变、介电性能的影响:碱土金属元素Ca、Mg掺杂SBN陶瓷,Ca2+离子替代钨青铜结构中A位置上的Sr2+、Ba2+离子,Mg2+离子填充钨青铜结构中的C位置;掺杂Ca、Mg的陶瓷样品经过1300℃烧结后,晶粒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晶体结构仍保持四方钨青铜结构;Ca离子掺杂SBN陶瓷,在150℃和330℃附近分别出现SBN50和(Sr、Ba、Ca)Nb2O6的居里温度峰,随着掺杂量增大,(Sr、Ba、Ca)Nb2O6的居里温度峰逐渐消失;当Mg离子掺杂SBN陶瓷,在150℃和310℃附近出现双峰,并随着掺杂量的增大,双峰合并为一单峰,并向低温方向移动。首次采用低熔点物质掺杂铌酸锶钡,利用两种物质熔点的差异,产生液相烧结过程,低熔点物质包覆铌酸锶钡晶粒,形成“壳-芯”结构,从而改善铌酸锶钡陶瓷的性能。掺杂2wt%CBS玻璃相可以使铌酸锶钡在1100℃低温烧结成瓷,且无明显杂相生成,显著降低了传统工艺制备SBN陶瓷的烧结温度;随着CBS掺杂量的增加,SBN陶瓷的Curie温度点向低温方向移动,Curie温度下的介电常数先上升再下降,介电损耗逐渐降低;当CBS掺杂量高于5wt%时,陶瓷样品中出现明显的CaNbO3相,并对介电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首次采用高能球磨工艺制备铌酸锶钡粉体。球磨后的粉体不经煅烧,直接压片成型,在1250~1350℃下保温1.5~12h制备SBN50陶瓷材料,并对此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介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球磨30h的粉体经过1100℃热处理后合成SBN50纯相;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SBN50陶瓷的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晶粒大小呈有规律的变化。1300℃下保温3 h制得的陶瓷样品介电常数最高(εmax=1447),居里温度(Tc)为130℃。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铌酸锶钡/钛酸锶钡复相陶瓷形成过程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11(03)
- [2].铌酸锶钡/钛酸锶钡介电常数预测模型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10(05)
- [3].高择优取向铌酸锶钡薄膜的射频磁控溅射制备[J]. 物理学报 2008(02)
- [4].本刊专家介绍[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5(01)
- [5].复相陶瓷铌酸锶钡/钛酸锶钡介电常数预测模型研究[J]. 绝缘材料 2011(05)
- [6].织构化Sr_(0.4)Ba_(0.6)Nb_2O_6陶瓷的工艺研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7].铌酸锶钡的结构和制备工艺研究进展[J]. 信息记录材料 2010(01)
- [8].锆掺杂对Ba_(0.5)Sr_(0.5)Nb_2O_6陶瓷铁电性能的影响[J].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9].工艺参数对熔盐法合成铌酸锶钡粉体的影响[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9(06)
- [10].粉末-凝胶法制备铌酸锶钡/钛酸锶钡陶瓷及其表征(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2(S1)
- [11].添加BaO-B_2O_3-SiO_2玻璃对Sr_(0.3)BaO_(0.7)Nb_2O_6陶瓷烧结和介电性能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12].铌酸锶钡陶瓷中氧空位对离子电导率和弛豫现象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