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湖北地质勘查院434000
摘要:主要介绍利用RTK进行地形测量的主要流程,分析了RTK测量精度,并提出了提高RTK测量精度的对策。利用RTK进行地形测量,明显提高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满足精度要求。
关键词:RTK;地形测量;流程;精度
地形测量包括两部分:控制测量和破损部分测量。传统的映射方法通常是首先设置控制网络,通过映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控制点加密,依照法则和符号映射来测量地形,其中地形特征和控制点的了解是前提。传统的地形测量往往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效率低下。
近年来,GPS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载波相位差动实时动态定位(RTK)测量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RTK实时三维定位精确度也越来越高,在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地形测量等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TK空间位置的使用具有精度高,测量时间短,不受气候影响,高集成度和自动化,无可视性和距离范围测量大的优点。
1基于RTK的地形测量工作流程
1.1工程地形概况
测量地距离全长32公里,宽150米,重要区域增加到200米。测绘尺度为1:1000。测试区主要为平原地形,丘陵,山川,树木较多,视野条件差,地形复杂。兖石铁路,京沪高铁,北京福州东高速和327、104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测量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具有春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暖凉爽,冬季干燥寒冷,积雪少等特点。
1.2测量实施步骤
考虑到RTK工具的功能上具有灵活,高效,高精度这些优质特色,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与全站仪相比都存在着比较好的用途价值。然而,RTK在实际用途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如多径效应的影响,以及电磁干扰测量的影响,外加高层建筑和树木也会对接收机在视野上造成干扰,所以全站仪在用途上也有存在的必要性。为了快速完成测量任务,两种仪器共同工作可以有效地和高效地完成任务。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图1所示。
通过表2可以看出,RTK高程与四等水准高程较差大部分在40mm以下。满足《城市测量规范》对图根控制点和碎部点的高程要求。
3提高RTK测量精度的对策
3.1基准站的选择
基准站应位于调查区的中部。它要求该地区是开阔地段的,没有树木和其他物体形成对视野的阻碍。它远离高压线路,无线电信号塔,避免了大面积的水等,这对于RTK不稳定或降低准确度都有较大的影响。
3.2转换参数
因为GPSRTK获得WGS-84坐标,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具备的条件是需要国家平面坐标和地方坐标来完成工作前提的,需要进行坐标转换以及在采用方法上运用三参数或七参数转换的通用用法。用于转换参数的控制点也应该具有足够的数量。一般说来,至少有三个平面控制点和四个以上的高程控制点。控制点在安置要求上也需要具备能覆盖整个测量区域,以达到最佳均匀分布的原则。
3.3RTK测量图根控制点的要求
使用RTK作为控制测量,应该通过三脚架的运用来使精度进行进一步提高。测量控制点应选择比较适宜的位置,具备有两个点之间有通视的特点。每个控制点最好观察两次,取平均值作为结果,两个观测值不应超过3cm。
3.4缩小作业半径
RTK的操作半径在定义上是移动台距基准站的最大距离。移动台和基准站之间的距离会对RTK的稳定性和精准度造成影响,具体关系是随着距离增加而变弱。而为了使精准度有更好效果,操作半径应该减小,通常小于5km。
3.5观测时间的要求
在观测时间上也需要有一定的设置要求,需要在图形强度因子值小的时间段,把握好准确时间段可以对测量有更好的效果值,精度也会相对较高。
3.6观测者要求
在测量上还需要对误差有尺度标准,其中人为因素是需要注重的一个点,许多实践证明,测量结果是收到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的影响的,例如,整个测量结果会受天线高度或输入参考站坐标的任何误差的影响。这些都需要观察人员来完成操作的。
4结束语
采用RTK拓展了分级网络以及实现的是逐步控制原理,简化了繁琐工作的控制测量,可以不需要图根控制点的广泛的可视性测定,也没有累积的误差点,提高了工作效率,大量人力和资源也可以实现有效的节省,精度要求也实现满足。RTK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在RTK严重干扰的地方使用全站仪映射来完成。随着RTK测量技术在运用上越来越广泛,在设计要求上精度和稳定性也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的设计运用上也会对抗干扰能力进行进一步完善,而对于环境要求过于严格的情况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相信RTK技术在未来运用上会有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英冰,徐绍铨.利用RTK进行数字化测图的经验总结[J].全球定位系统,2005,30(5):30-34.
[2]聂上海,殷立琼.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上的应用试验[J].测绘通报,2005,(3):30-31.
[3]徐丁宁,尤杰.RTK参数的转换方法及注意的问题[J].科技咨询导报,2007,(16):125.
[4]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2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