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大面积脑梗塞(Massive brain infarction,MBI)通常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的完全性卒中,患者表现为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的凝视麻痹,可有头痛和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是脑梗死中较严重的一类。大面积脑梗塞目前尚无明确定义,按Adamas分类法,梗塞面积大于3cm2并累及脑解剖部位的2支大血管主干供应区者为大面积脑梗塞。另有学者认为梗死直径>4.0cm以上,或影响2个脑叶以上的梗死或梗死面积≥20cm2时即可诊断。按2000年全国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提出大梗塞CT分型的定义:超过1个脑叶,5cm2以上。CT、MRI扫描表现不同血管分布区的脑梗塞。MRI检查较CT检查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由于MBI的临床表现有别于一般脑梗塞,故早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目的:本文从病因、临床、影像、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对临床上收集的MBI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的56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2007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病案室收集56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此56例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资料,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了记录和分析。结果:本组56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段在4-87岁,平均年龄为62.7岁。脑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因,有43例(76.8%),脑栓塞9例(16.1%),手术所致1例(1.79%),其他不明原因3例(5.3%)。静息状态下发病45例(80.4%),活动状态下发病11例(19.6%),26例为急性起病(46.4%),30例为缓慢起病,逐渐加重(53.6%)。起病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37例(66.1%),其中嗜睡19例,昏睡5例,昏迷13例。肢体偏瘫45例(80.4%),脑膜刺激征阳性者4例(7.14%)。56例能配合检查的患者存在偏身感觉障碍18例(32.1%),不同程度的失语26例(46.4%),同向凝视17例(30.4%)。影像学资料显示大面积大脑梗塞53例,其中左侧23例,右侧28例,双侧2例,大面积小脑半球梗塞3例,梗塞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最常见。发病24h内就诊的患者中20例行CT检查,其中已出现低密度灶有13例。56例患者中脑室受压24例,中线移位者12例。出血性梗塞9例。本组56例存活35例,存活率62.5%,其中多数病例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死亡21例,占37.5%,2例死于心律失常,其余19例因脑疝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MBI多见于颈内动脉系统或大脑中动脉的闭塞,导致脑相应供血区缺血、水肿和坏死。主要病因为脑血栓形成,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是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面积脑梗塞有别于一般的脑梗塞,其主要特点为完整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易出现意识障碍、颅内高压、侧视麻痹等。大面积脑梗死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症状较突出时,与脑出血酷似,诊断有赖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CT、MRI检查。大面积脑梗塞对生命最大的威胁是脑水肿,早期有效的脱水是治疗的关键。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同时尽量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也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