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

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

论文摘要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种种的社会因素,促使新加坡华人的语言应用状况变得极为复杂。早期的新加坡华人较常接触汉语方言和马来语。国家独立后,政府积极推行双语政策,致使新生代华人多数都能掌握中英双语。由于不同语言长期的接触,新加坡英语和华语都产生了变异的情况,甚至形成多语交融的掺杂式语言。我们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去分析新加坡华人语言应用的实际状况,可以了解语言在接触之后所引发的问题,并掌握多语现象形成与发展的脉络,从而为语言政策的规划和多语学习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借鉴。本论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的课题。新加坡华人的语用状况和外在的社会因素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我们能够在科学的基础上以实际的数据来总结成果,从而勾勒出一幅完整而清晰的多语应用图景。本论文共分八章,兹将各章的重点择要列出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说明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并介绍一些重要的术语,包括双重语言(Bilingualism)和多重语言(Multilingualism)、双层语言(Diglossia)和多层语言(Polyglossia)、华语和母语的概念。第二章论述多语现象在新加坡形成与发展的轨迹。本章着重分析开埠以来至独立之前新加坡华人移民历史与华人社会的结构,从而解释多语现象的形成与移民浪潮有直接关系。在新加坡华社成型的初期,中国华南一带的移民以帮群的形式落户新加坡,这使得中国南方方言如闽南语、广东话和潮州话等在新加坡的语言环境里扎下根基。另外,还有从马六甲南来的峇峇华人,他们在新加坡形成一个特殊的语言集团,也促成了闽南语和马来语的融合。下来,文章着重探讨建国以后影响新加坡华人语言应用状况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政府积极推展的双语政策、讲华语运动和新移民政策。第三章利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新加坡英语和华语在音韵、语汇和语法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多语环境和语言接触如何促成标准英语和华语产生区域变异的特征。新加坡英语相较于新加坡华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呈现出更大程度的变异特征,应被视为是一种典型的掺杂式语言。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新加坡华人在多语环境之下语言应用的状况和语言态度,并与过去的问卷调查成果进行比较。调查结果显示,有越来越多的新加坡华人利用中英两种语言进行沟通。汉语方言的使用率则进一步萎缩,逐渐退居至家庭域。另一种“双言制”正在新加坡华社中形成:在正式场合里,人们广泛地使用英语;而在非正式场合里,华语的使用率却是最高的。在语言态度方面,不同的年龄层出现明显的差距。新生代华人多数对中英两种语言持有同等的态度,他们已摒弃老一辈华人所抱持的“母语情结”。新加坡华人也逐渐接受和使用掺杂式语言,并认为这是当地的一种语言特色。至于是否需要学习第三种语言,受试者的看法并不一致。第五章探讨新加坡华人会话中语码转换和语码夹杂的模式。我们利用原始录音所得的语料进行两个典型的个案研究,对象包括一组华族年轻人,以及三代同堂的一家人。研究结果发现新加坡华人在日常会话中,语码转换和语码夹杂的现象非常普遍。录音分析的所得也进一步验证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第六章针对新加坡华社中的书面语料进行分析。我们选择了一份近期出版的中文免费报《我报》作为研究材料,借由语域理论模式说明这种新式媒体语言形成的主要因素,从而揭示中英双语为主导的语用模式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新加坡中文传媒的主流。第七章探讨中国文化的传播对新加坡华社的语言应用状况所带来的冲击。中国新移民持续涌入新加坡,加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发挥的重大影响力,已使得中国文化成为塑造新加坡华社语言环境的关键因素。中国文化的有力渗透,正开始将新加坡的华人社会划分成两个特色迥异的言语社区。最后,在第八章的结语里,本论文对前述的章节内容进行统整与归纳,并探讨新加坡华人社会语言发展的势态,以及未来将面临的种种挑战,最后预示一个稳定的双语社会将长期存在的可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球语言环境下的多语现象
  • 1.2 新加坡的语言环境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新加坡社会语言现象的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新加坡华社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课题的动机
  • 1.3.2.1 丰富新加坡华人社会的语言研究
  • 1.3.2.2 了解多语环境下语言应用的实际状况
  • 1.3.2.3 为现代汉语走向国际提供借鉴
  • 1.3.2.4 促进多语环境里语言规划的思考
  • 1.4 研究方法:理论架构和论文结构
  • 1.4.1 理论架构:社会语言学理论的应用
  • 1.4.2 论文结构
  • 1.5 重要术语之定义与界说
  • 1.5.1 双语与多语
  • 1.5.2 双言与多言
  • 1.5.3 母语
  • 1.5.4 华语
  • 注释
  • 第二章 多语现象在新加坡华社的形成与流变
  • 2.1 新加坡华人历史与华人社会结构
  • 2.1.1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形成背景
  • 2.1.2 华人社会的建构过程
  • 2.1.2.1 海峡华人社群
  • 2.1.2.2 来自中国华南地区的华人社群
  • 2.2 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的语言运用状况
  • 2.2.1 多语环境下语言的接触与融合
  • 2.2.2 中英教育的发展对华人语文能力的影响
  • 2.2.3 华人社会对华语文的推广
  • 2.2.3.1 林文庆倡导华语运动
  • 2.2.3.2 "上"阶级的兴起
  • 2.3 二战后影响新加坡华社语言发展的主要原因
  • 2.3.1 新加坡二战之后的社会语言背景
  • 2.3.2 新加坡独立后的语言环境
  • 2.3.2.1 制定语文政策的考量因素
  • 2.3.2.2 双语教育的实行
  • 2.3.2.2.1 双语教育的起步
  • 2.3.2.2.2 独立后的双语政策—学习英语和母语
  • 2.3.2.2.3 华校走向式微
  • 2.3.2.2.4 七、八十年代的双语教育
  • 2.3.2.2.5 九十年代后的双语教育
  • 2.3.2.3 推行讲华语运动
  • 2.3.2.4 新世纪的新加坡社会语言环境
  • 2.4 从离散到整合:新加坡华社多语现象的讨论
  • 注释
  • 第三章 新加坡英语和华语的接触与互动
  • 3.1 两种独特的语言变体
  • 3.2 什么是新加坡英语和华语
  • 3.3 新加坡英语和华语的比较
  • 3.3.1 音韵和词汇方面
  • 3.3.1.1 句尾语气助词
  • 3.3.1.2 叹词
  • 3.3.1.3 新加坡华语中的"第五声"
  • 3.3.1.4 借词
  • 3.3.1.5 新加坡华语中的方言词
  • 3.3.1.6 新加坡英语中外来借词的变化
  • 3.3.1.7 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的比较
  • 3.3.2 语法特点
  • 3.3.2.1 新加坡英语的语法特点
  • 3.3.2.1.1 疑问句
  • 3.3.2.1.2 重叠式
  • 3.3.2.1.3 "Got"
  • 3.3.2.1.4 "Never"
  • 3.3.2.1.5 "One"
  • 3.3.2.1.6 "Already/Liao"
  • 3.3.2.1.7 被动句"Kena"
  • 3.3.2.1.8 主题句
  • 3.3.2.1.9 句法结构简化
  • 3.3.2.2 新加坡华语的语法特点
  • 3.3.2.2.1 比较句
  • 3.3.2.2.2 语序:"先"、"多"、"少"、"才"
  • 3.3.2.2.3 特殊副词:"太过"、"有"、"有够"
  • 3.3.2.2.4 "到"的用法
  • 3.3.2.2.5 英化句式
  • 3.3.3 新加坡英语和华语在语法上的比较
  • 3.4 掺杂式语言的概念
  • 3.4.1 新加坡英语和华语的定位
  • 3.4.2 掺杂式语言的定义
  • 3.4.3 掺杂式语言的讨论
  • 第四章 新加坡华人语用和语言态度调查
  • 4.1 调查方法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资料收集
  • 4.1.4 资料分析
  • 4.2 调查分析:新加坡华人语言应用状况
  • 4.2.1 新加坡华人的语言背景
  • 4.2.2 自我评估的双语能力
  • 4.2.3 主要的生活用语
  • 4.2.4 与不同的交谈对象所使用的语言状况
  • 4.2.5 在不同的场合中语言使用的状况
  • 4.2.6 在各项活动中语言使用的状况
  • 4.3 调查分析:使用掺杂式语言的状况与看法
  • 4.4 调查分析:新加坡华人对语言的态度
  • 4.4.1 对中英双语的比较
  • 4.4.2 学习华语文的原因
  • 4.5 调查分析:新加坡华人对多语课题的看法
  • 4.6 社会因素与语言变体的选择
  • 4.6.1 新加坡华人语言变体的选用
  • 4.7 调查总结
  • 第五章 新加坡华人会话中语码转换和语码夹杂模式
  • 5.1 语码转换和语码夹杂研究简述
  • 5.2 材料的搜集与介绍
  • 5.3 录音个案研究(一)
  • 5.3.1 人物背景介绍
  • 5.3.2 录音材料分析
  • 5.3.2.1 语码夹杂话轮的出现频率
  • 5.3.2.2 话轮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
  • 5.3.2.3 语码夹杂话轮内的成分分析
  • 5.4 录音个案研究(二)
  • 5.4.1 人物背景介绍
  • 5.4.2 录音材料分析
  • 5.4.2.1 语码夹杂话轮的出现频率
  • 5.4.2.2 话轮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
  • 5.4.2.3 语码夹杂话轮内的成分分析
  • 5.5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新加坡华社中书面语料的分析
  • 6.1 新加坡中文免费报的兴起
  • 6.2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简述
  • 6.3 新加坡《我报》的语言运用分析
  • 6.3.1 《我报》的语言特点
  • 6.3.1.1 纯英文的语料
  • 6.3.1.2 中文语料夹杂大量的英文语句
  • 6.3.1.3 中英互译的语料
  • 6.3.1.4 流行新词的介绍与使用
  • 6.3.1.5 合璧词
  • 6.3.1.6 新加坡本土化词汇
  • 6.3.1.7 词汇意义的转化
  • 6.3.2 影响《我报》语用策略的三个语域要素
  • 6.3.2.1 语场
  • 6.3.2.2 语旨
  • 6.3.2.3 语式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文化对新加坡华社语用的影响
  • 7.1 中国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播
  • 7.1.1 中国新移民的涌入
  • 7.1.2 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正面影响
  • 7.1.3 新加坡教育重视对当代中国的认识
  • 7.1.4 新加坡宗乡会馆逐步转型
  • 7.2 中国文化对当前新加坡华社语用的影响
  • 7.2.1 对新加坡华语词汇的影响
  • 7.2.1.1 与当代中国文化有关的流行词语
  • 7.2.1.2 新加坡华语向普通话移借的词汇
  • 7.2.1.3 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词汇的竞争
  • 7.2.1.4 与新移民文化有关的华语新词汇
  • 7.2.2 中国文化对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影响
  • 7.2.3 中国文化对新华文学的影响
  • 7.2.4 中国文化与新加坡汉语方言的竞争力
  • 7.3 重构新加坡华社的言语社区
  • 7.3.1 言语社区的定义
  • 7.3.2 新加坡华社言语社区的划分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强化新加坡华人的多语优势
  • 8.2 解决语言接触所引发的问题
  • 8.3 积极推展中华语言文化事业
  • 8.4 保存汉语方言文化的遗产
  • 8.5 力求本土情怀与民族文化共存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语料来源
  • 附录
  • A.新加坡华语语气助词功能表
  • B.新加坡华人语言应用和语言态度问卷调查
  • C.新加坡华人语言应用和语言态度问卷调查(英文版)
  • D.录音转写语料(个案一)
  • E.录音转写语料(个案二)
  • F.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新词语调查
  • 相关论文文献

    • [1].5950万元购来空壳公司 财华社网游首战初显败迹[J]. IT时代周刊 2008(02)
    • [2].移植与重构:民国时期闽南侨乡与南洋华社的跨国文化互动[J]. 闽商文化研究 2015(02)
    • [3].美国圣峪中华文化协会健华社与我县镇(乡)共建健华图书馆[J]. 贵图学刊 2008(03)
    • [4].“华社之光”:团结互助,传播正能量[J].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4(07)
    • [5].我的健华图书馆记忆——庆祝健华图书馆创立20周年[J]. 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2010(05)
    • [6].华社服“车库慈善”经(一)[J]. 中国西部 2009(ZA)
    • [7].华社服“车库慈善”经(二)[J]. 中国西部 2009(ZB)
    • [8].马来西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机遇与华社参与的挑战[J]. 丽水学院学报 2020(04)
    • [9].柬埔寨粤属华侨华人社团的传承与发展[J]. 东南亚研究 2017(05)
    • [10].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大选诉求事件探析[J]. 东南亚研究 2011(05)
    • [11].新西兰 新西兰华社将首次举办华人服饰大赛 展现东方风韵[J]. 中国会展(中国会议) 2018(06)
    • [12].菲律宾 中国驻菲大使馆与菲华社团共同举办庆国庆线上招待会[J]. 中国会展(中国会议) 2020(20)
    • [13].“生成”中的融入之道:柬埔寨华人社团的组织变革与社会适应研究[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20(04)
    • [14].文明古国走进新时代[J]. 人民论坛 2019(33)
    • [15].“艺术”或“肉欲”:华社对人体摄影的态度[J]. 视听 2016(06)
    • [16].理文造纸向大股东收购卫生纸制造业务[J]. 中华纸业 2014(23)
    • [17].迟来的道歉:加拿大华裔百年反歧视抗争终有果[J]. 法律与生活 2018(10)
    • [18].英移民新政走“精”“金”路线华社产业或受冲击[J]. 侨园 2011(08)
    • [19].陈丙丁 追求公平之梦[J]. 中华儿女 2015(13)
    • [20].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海外华社文化平台[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2)
    • [21].华商网络与战后菲华工商业的发展[J]. 闽商文化研究 2010(02)
    • [22].菲华报刊的发展与菲华社区的建构[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3].陈丙丁:一生追求公平[J]. 今日中国 2015(08)
    • [24].“绍介”与“介绍”[J].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8(Z2)
    • [25].论菲华商联总会政治取向的变迁[J]. 八桂侨刊 2008(01)
    • [26].“355法案”与马来西亚政坛的结构断裂[J]. 世界知识 2017(10)
    • [27].新华社历史上第一次文字广播[J]. 新闻与写作 2011(01)
    • [28].草编部大战刀疤男[J]. 青春男女生(许愿草) 2008(05)
    • [29].泰国华人同乡社团扫描[J]. 寻根 2012(01)
    • [30].世界华文教育形势与未来发展——第五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综述[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8(01)

    标签:;  ;  ;  ;  ;  ;  

    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