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

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城市,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村金融发展落后,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自1996年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以来,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与合作银行并存的格局。但农村金融体系依然处于金融抑制之下,难以发挥有效配置农村资金的金融功能。随着2003年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突飞猛进,农行股改、农发行拓展业务、邮政储蓄银行成立,2006年农村金融“新政”实施,这些变化使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服务“三农”的能力得以提升。然而,新的发展总会受到原有制度的桎梏,并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笔者建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同时推进改革深化。横向改革强调农村金融体制突破:巩固和创新存量改革,大力引进增量改革;纵向改革强调农村金融机制改进,其中关键是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并将信贷资金有效的投放和利用于“三农”经济,而提高农村信贷资金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并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在审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体制突破和机制改进两个角度出发,对农村金融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1)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典型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研究二者的互动性,以及利用多变量VAR系统协整分析和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研究前者对后者的贡献效率。结果发现在我国农村并没有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等主流观点,而是不可思议的反向结论。事实上,农村正规金融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外生于农村经济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存在偏差,导致了其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使得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促进缺乏效率。因此农村金融改革首先必须坚守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期目标,校正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目标、结构和功能的失衡。(2)我国目前农村金融需求旺盛、范围广泛、层次鲜明,针对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资金供给主体。然而农村金融体系中各类银行业务定位模糊且互相交叉,导致对农村金融市场细分不足,难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因此需要将农村金融的需求层次与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型进行一定的匹配,最终形成多元并存、各有侧重、适度竞争的格局。(3)关于农村传统金融机构的改革。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已初见成效,“花钱买机制”的政策效应初步显现。农信社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方向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维护和保持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落实农村社区金融机构政策,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农业发展银行构建了“一体两翼”的整体业务布局,需要进一步调整农发行的职能定位,适应粮棉油流通体制改革的新情况,实行政策性和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的体制改革,尝试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营运作。农业银行在股改已完成,但同时需要面向“三农”,实施县域“蓝海战略”:突出差异化,在农村金融高端市场上树立和维持领先性的竞争地位;完善“一行两制”的思路,保持“三农”业务的独立性;挖掘县域蓝海市场空间,拓宽农村金融服务业务渠道。(4)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典型的农村合作金融,能够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合作。其试点中的问题包括股本金增长缓慢,存款不足,融入资金困难等,而资金互助社缺乏资金支持政策是其难以为继的要害。要解决该问题,一要发挥货币政策引导作用;二要实行差别存款利率;三要建立商业银行商业批发与农村资金互助社服务零售互惠机制,及配套的担保体系等。(5)村镇银行是典型的农村商业性金融,在试点中建立了多种信贷模式,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推动了民间金融正规化。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各种问题,一是盈利后劲不足,可持续性将经受考验;二是存、贷款业务进一步拓展面临困难;三是支农效率偏弱,“厌农”、“弃农”现象让人堪忧;四是配套政策、监管资源不足。建议从拓宽资金渠道、放开利率限制、创新产品与服务、本土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突破。(6)农户家庭的金融行为方面。通过建立联立方程(GMM估计)对农户家庭金融行为和收入支配行为分析得知:农户家庭储蓄与存款基准利率和农村金融发展均存在正向关系;农户投资与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负相关,与农村金融发展正相关;农户的金融行为、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之间存在脱节。因此,建议要扩大农村金融机构规模,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同时加快利率市场化。(7)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我国县域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具体成因包括:商业银行撤并、授信管制,统一货币政策,无差别信贷政策以及担保体系能力有限等等。从经济学角度可归纳为:信贷风险责任制度和中小企业诚信缺失共同导致“信贷配给”,以及过度集中集权的信贷管理和过高的不良资产率共同导致“利率抑制”。建议从建立多层次的银行融资体系和进行更为实质性的信贷基础结构建设两方面解构县域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8)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与回流机制研究。通过对1998-2006年的地区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估计发现,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增加值、农村贷款还贷率是影响农村资金外流率的三个因素。但在不同区域,这三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也各有特征。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增加值的提高和贷款还贷的改善可以明显降低农村资金的外流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却大大增加了农村资金的外流率。目前,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存在措施不明确、缺乏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等问题。通过对机制设计理论和激励机制基本模型的分析,笔者建立了农村资金回流机制改进的理论模型,认为要引导资金回流,机制改进的几个重点方面在于金融机构运营的信用环境及其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农村和县域信贷资金收益率,以及政策当局的奖励、补偿和支持。(9)我国的小额信贷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历经了三个阶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逐渐从扶贫功能过度到金融功能;小额信贷运作依托农信社,带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导向性;民间小额信贷逐渐受到重视,政府试图引导小额信贷市场步入竞争时代。我国小额信贷在发展中帮助农民脱贫、增加农民收入,打击了高利贷活动,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市场竞争,改善了农村的信用环境。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考虑地区差别,选择与地方经济水平相适宜的发展模式;立足小额信贷功能实现的目标,创新以小额信贷为中心的功能化信贷产品;应采取灵活的差别利率定价策略;优化小额信贷监管等。(10)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量化研究有利于帮助排查影响某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某个子系统,具有针对性的改善薄弱环节,提高改进效率。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健全多元化、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二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夯实农村、县域经济基础;三是改善金融法制环境;四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五是加强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六是规范和强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社会中介服务;七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切实维护金融债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研究
  • 1.2.2 农村金融改革研究
  • 1.2.3 其他农村金融问题
  • 1.3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本章参考文献
  • 2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沿革
  • 2.1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理论
  • 2.1.1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论
  • 2.1.2 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论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范式
  • 2.2.1 农村金融抑制与农业补贴信贷范式
  • 2.2.2 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范式
  • 2.2.3 农村金融约束与农村金融不完全市场范式
  • 2.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反思
  • 2.3.1 农贷制度的陨落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环境
  • 2.3.2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金融体制的变迁
  • 2.3.3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3.1 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 3.2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性研究
  • 3.2.1 指标选择、数据及初步分析
  • 3.2.2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互动关系的经验分析
  • 3.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性研究
  • 3.3.1 前提假设、指标选择与数据
  • 3.3.2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贡献的多变量VAR系统分析
  • 3.3.3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贡献的三变量VEC模型估计
  • 3.4 结论与思考
  • 本章参考文献
  • 4 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一):传统金融机构改革
  • 4.1 农村金融需求层次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格局
  • 4.2 农信社新一轮体制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服务功能
  • 4.2.1 新一轮农信社改革的内容及其成效
  • 4.2.2 农信社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方向及措施
  • 4.3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拓宽:一体两翼,支持新农村建设
  • 4.3.1 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背景和内容
  • 4.3.2 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的措施
  • 4.4 农业银行蓝海战略:面向“三农”,服务县域
  • 4.4.1 农业银行股改中面向“三农”的改革内容和试点进展
  • 4.4.2 农业银行实施“蓝海战略”的进一步思考和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二):新型金融机构建设
  • 5.1 农村新型社区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起点:民间金融正规化
  • 5.1.1 民间金融的范畴、优势和普遍有效性
  • 5.1.2 民间金融发展成农村新型社区性金融机构的理论依据
  • 5.2 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性金融,形成合作
  • 5.2.1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
  • 5.2.2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现状与问题
  • 5.2.3 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5.3 村镇银行:商业性金融,促进竞争
  • 5.3.1 村镇银行的试点现状
  • 5.3.2 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
  • 5.3.3 支持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农村金融微观需求主体行为洞悉与融资困境解析
  • 6.1 农户家庭金融行为洞悉
  • 6.1.1 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
  • 6.1.2 农户家庭金融行为的理论分析
  • 6.1.3 农户家庭金融行为的经验分析:联立方程的GMM估计
  • 6.1.4 农户家庭收入支配金融行为的习惯分析:基于收入分解视角
  • 6.1.5 农户家庭借贷行为分析:调研文献归纳
  • 6.1.6 结论
  • 6.2 现行金融体制下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解析
  • 6.2.1 文献回顾及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成因的梳理归纳
  • 6.2.2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经济学解释
  • 6.2.3 现行金融体制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 6.2.4 解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农村金融机制改进(一):引导资金回流
  • 7.1 农村资金外流的历史与现状、影响及原因剖析
  • 7.1.1 农村资金外流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7.1.2 农村资金外流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3 农村资金外流的原因与渠道剖析
  • 7.2 农村资金回流的机制改进
  • 7.2.1 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基本模型
  • 7.2.2 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的改进
  • 7.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本章附录
  • 8 农村金融机制改进(二):发展小额信贷
  • 8.1 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总结
  • 8.2 尤努斯的小额信贷实践与实用主义经济思想的启示
  • 8.2.1 尤努斯成功的关键来自于他的实用主义经济思想
  • 8.2.2 格莱珉银行成功的基础是以人为本
  • 8.2.3 格莱珉银行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机制改进
  • 8.2.4 格莱珉小额信贷实践的评价与启示
  • 8.3 中国的小额信贷实践
  • 8.3.1 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历程
  • 8.3.2 中国小额信贷的总结评价
  • 8.3.3 探索发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功能性小额信贷
  • 8.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本章附录
  • 9 农村金融机制改进(三):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9.1 金融生态理论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
  • 9.1.1 金融生态与金融生态环境
  • 9.1.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及其现状
  • 9.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量化研究:基于县域层面
  • 9.2.1 文献回顾
  • 9.2.2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量化研究的原则及指标体系设计
  • 9.2.3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量化研究的方法
  • 9.2.4 以湖北省为例的实证研究
  • 9.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措施
  • 9.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本章附录
  • 致谢
  • 硕博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研究[J]. 安徽水利财会 2010(03)
    •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新式农村金融与农业商业化之互动[J]. 民国研究 2012(02)
    • [3].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法律思考[J]. 法制与经济 2019(11)
    • [4].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 吉林农业 2019(24)
    • [5].以农村金融舆情管理助力农村金融政策落地[J]. 人民论坛 2019(36)
    • [6].多维贫困集聚下的我国农村金融减贫效应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4)
    • [8].我国非正规农村金融的风险及其管控[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4)
    • [9].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及策略研究[J]. 纳税 2020(06)
    • [10].信息科技背景下农村金融探究[J]. 经济师 2020(01)
    • [11].上海市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SWOT分析[J]. 中国林业经济 2020(01)
    • [12].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13].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致富作用的研究[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01)
    • [14].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 山西农经 2020(02)
    • [15].供给侧结构改革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J]. 南方农机 2020(09)
    • [16].以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1)
    • [17].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财富时代 2020(06)
    • [18].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20(07)
    • [19].供给侧改革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及对策分析[J]. 财经界 2020(17)
    • [20].新时代背景下海南省农村金融服务深化与创新研究[J]. 农场经济管理 2020(05)
    • [21].打造行业文化平台 相伴农村金融砥砺前行[J]. 中国农村金融 2019(23)
    • [22].农村金融创新与经济实体发展探究[J]. 广东蚕业 2020(05)
    • [23].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J]. 财富时代 2020(07)
    • [24].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21)
    • [25].成都与丽水农村金融改革实践与成效的比较分析[J]. 西南金融 2020(09)
    • [26].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困境的逻辑机理分析[J]. 税务与经济 2020(04)
    • [27].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监管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 2020(09)
    • [28].基于农户需求的北京市昌平区农村金融服务研究[J]. 农家参谋 2020(24)
    • [29].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 农家参谋 2020(18)
    • [30].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5)

    标签:;  ;  ;  

    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