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能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因素。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各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能源资源蕴藏总量较为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在人均资源方面并不具有特别充足的资源。多年来,依赖大量的资源消耗,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严重等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1978年的517.44Mt上升到2005年的223319Mt,年平均增长率为10.7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中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的能源消费增长率分别为15.28%,16.14%和9.15%,可见我国的能源需求增长迅速。而由工业能耗所带来的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引起的环境质量恶化现象也比较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对于我国来说,解决能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更为迫切。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能源的利用状况,以及工业行业能源消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工业行业的发展与能源、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利害关系,定性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本文基于能源、经济、环境三者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关系,以工业18个行业为视角,结合我国工业行业的实际情况,运用单位根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的方法对18个工业行业的行业产值、能源消费以及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我国工业各行业产值、能源消费与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具体的因果关系;再次,通过Johansen协整分析建立了工业整体的3E长期均衡方程,并进一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3E的短期动态变化关系;然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析了工业行业整体的效率,得出了18个行业的相对效率值以及工业总量从1997年到2006年的效率变化趋势,最后,对我国典型工业行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以及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将对我国工业发展、能源消费以及环境污染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参考的依据,为工业行业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