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皮克氏针固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
经皮克氏针固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伟,郭凯娜,季泽娟[1](2019)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4例(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组与切开复位组,各42例,切开复位组予以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闭合复位组予以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对比两组优良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闭合复位组优良率92.86%(39/42)明显优于切开复位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显着,可加快患儿康复进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郑立程,赵政,季滢瑶[2](2019)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结合经皮克氏针阻挡技术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3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结合经皮克氏针阻挡技术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31例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结合经皮克氏针阻挡技术进行治疗。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5.3个月,骨折均获愈合。影像学评分:优24,良7例。腕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90.3%.结论: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结合经皮克氏针阻挡技术是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易于操作,软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功能恢复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姜宇,郭源,杨征,吕学敏,尤海峰[3](2019)在《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开放骨折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开放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7年5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接受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1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病历资料。年龄(9.7±2.4)(6~14)岁。Gustilo分型:Ⅰ型8例,Ⅱ型9例,Ⅲ型2例。分析其病例特点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时间1.8(1~3)年。18例获得临床骨性愈合及正常关节活动度。1例出现延迟愈合,1例发生关节活动受限,2例出现针道感染。结论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开放骨折患儿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汤强,张立军,王伟宏,张献兵,吴乙夫[4](2019)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择取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肘部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试验组24例进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情况、临床优良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肘关节活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83%(23例),高于对照组的74.51%(38例)(χ~2=4.888,P<0.05);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为(28.31±7.92)min,出血量为(1.52±0.33)mL,住院时间为(3.42±1.22)d,骨折愈合时间为(4.01±0.43)周,各项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t=7.677、27.677、8.347、11.818, P<0.05);试验组未见显着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9%(8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4, P<0.05)。结论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过程中应用闭合复位相较于切开复位治疗并发症较少,术后愈合快,肘关节功能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9年20期)
李放,杨治帆[5](2019)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复位准确后经皮穿入克氏针内固定,内固定可靠后石膏托外固定加强,一般情况下3~4周去除石膏托,6~8周拔除克氏针。结果本组42例X线显示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1例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3个月后尺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按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本组优28例,良10例,一般4例,优良率90.4%。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好、并发症少的好方法。(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29期)
杨自龙[6](2019)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于出现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方法于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这个时间段内选取我院出现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选取的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选用的治疗方法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将两组儿童患者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以及肘关节功能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①研究组儿童患者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均小于对照组的;②研究组的儿童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的。以上采用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别。结论针对于出现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患者进行治疗时选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5期)
杨永强[7](2019)在《经皮克氏针固定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及小儿围术期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皮克氏针固定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及小儿围术期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选定本院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96例,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对照组(48例,采纳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研究组(48例,采纳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炎性应激状态。结果研究组临床优良率显着较对照组高,研究组治疗后IL-6、IL-10、TGF-β水平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可有效减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炎性应激状态,安全可靠,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71期)
陈利,侯秀云,张国波,蔡志雄[8](2019)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78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9例,前者实施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后者实施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比较不同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X线片评估结果、术后关节活动情况、肘关节功能、复位后肿胀程度以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促骨折愈合效果显着,有利于患者肘关节功能早日恢复,提高整体康复效果。(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林涛,董震,李伟,李友,齐鹏[9](2019)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0月—2017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骨科收治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患者88例,男性48例,女性40例;年龄4~10岁,平均6.7岁。致伤原因:摔伤49例,运动伤21例,高处坠落伤1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治疗44例(微创组),采用切开复位外支架固定治疗44例(外支架组)。应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疼痛及活动程度、瘢痕情况,采用MarshaⅡ法测量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并对比临床常规指标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定期复查和随访,观察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1~59个月,平均23.4个月。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拔除固定物周期短于外支架组[(32.12±12.06)min vs.(42.93±15.47)min、(3.26±1.15)d vs.(4.83±1.62)d、(3.12±0.75)个月vs.(3.99±1.02)个月、(3.26±1.61)个月vs.(4.05±1.93)个月,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外支架组[(21.02±9.35)mL vs.(30.21±12.51)mL,P<0.05],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外支架组[(6.35±2.41)次vs.(3.02±1.15)次,P<0.05]。微创组术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90.91%,外支架组88.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两组患者术后Gartland-Werley评分、PRWE评分、VSS评分逐渐降低(P<0.05),Gartland-Werley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PRWE评分、VSS评分低于外支架组(P<0.05)。微创组患侧掌屈、背伸、尺侧倾斜、桡侧倾斜、旋前角度大于外支架组[(42.52±4.77)°vs.(40.31±4.02)°、(61.73±5.19)°vs.(59.02±5.06)°、(30.35±3.53)°vs.(30.11±2.59)°、(16.15±4.37)°vs.(14.26±4.19)°、(86.07±12.54)°vs.(83.47±11.93)°,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5%vs. 22.73%,χ~2=6.175,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具有和切开复位外支架固定术接近的近远期效果,并发症少,并且可减少创伤,促进骨折愈合,美观,更适合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的治疗。(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蒋守海,朱信飞,闫成尚,邱东新,郝亮[10](2019)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6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的16例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3(6~19)个月。所有患儿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6~10)周。术后6个月采用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6例,可1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不损伤骨骺、固定稳定、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经皮克氏针固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结合经皮克氏针阻挡技术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31例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结合经皮克氏针阻挡技术进行治疗。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5.3个月,骨折均获愈合。影像学评分:优24,良7例。腕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90.3%.结论: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结合经皮克氏针阻挡技术是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易于操作,软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功能恢复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皮克氏针固定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志伟,郭凯娜,季泽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9
[2].郑立程,赵政,季滢瑶.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结合经皮克氏针阻挡技术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31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
[3].姜宇,郭源,杨征,吕学敏,尤海峰.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开放骨折的疗效[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9
[4].汤强,张立军,王伟宏,张献兵,吴乙夫.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分析[J].系统医学.2019
[5].李放,杨治帆.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2例[J].当代医学.2019
[6].杨自龙.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
[7].杨永强.经皮克氏针固定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及小儿围术期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8].陈利,侯秀云,张国波,蔡志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9
[9].王林涛,董震,李伟,李友,齐鹏.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微创髓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9
[10].蒋守海,朱信飞,闫成尚,邱东新,郝亮.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形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