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视角下的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探析

产权视角下的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探析

论文摘要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但是中国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虽然他们占到了总人口的70%以上,但社会地位却是最为边际的。农民的人口数量与社会地位的错位,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论文首先研究了当前国内现状,比较完整地论述了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意义、缺失的原因、表现和解决措施,对研究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有重要的意义。发挥农民市场主体作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依据西方产权理论和中国学者对产权的阐释,认为产权是由法律、习俗、道德等界定和表达的,得到人们相互间认可的关于财产的权利。具有有界性、排他性、可支配性、可分割性、可让渡性的特征,而且产权明晰对确保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起关键作用。产权不完整是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缺失的根本原因。具体体现在:(1)土地产权不完整是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缺失的深层原因,土地所有权不明晰,土地使用权缺乏稳定性,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完善,农民土地收益权的残缺。(2)劳动力产权不完整是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缺失的重要原因,农民的劳动力流转权受到限制,农民的劳动力收益权是残缺的。(3)资本产权不完整是我国农民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缺失的直接原因,农民金融资本的自我积累能力弱,农民对我国农村金融资本的使用权不充分。正是以上原因导致了我国农民没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主体地位,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完善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路径是进行产权改造。具体措施包括:(1)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产权是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确立的关键,确立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两级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赋予农户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和健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切实保护农民权益。(2)完善劳动力产权是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确立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开放户籍制度,使农民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劳动力市场,按剩余索取权分配是完善劳动力产权的关键。(3)改革资本产权是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确立的必要条件,强化农民金融资本的积累能力,完善农民金融资本的使用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1.国内研究现状
  • 2.研究的必要性
  • 3.研究意义
  • 3.1 理论意义
  • 3.2 现实意义
  • 第一章 产权明晰: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确立的关键
  • 1.1 产权的内涵及特征
  • 1.1.1 产权的内涵
  • 1.1.2 产权的特征
  • 1.2 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内涵
  • 1.3 产权明晰对确保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关键作用
  • 第二章 产权不完整: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缺失的根本原因
  • 2.1 土地产权不完整是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缺失的深层原因
  • 2.1.1 土地所有权不明晰
  • 2.1.2 土地使用权缺乏稳定性
  • 2.1.3 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完善
  • 2.1.4 农民土地收益权的残缺
  • 2.2 劳动力产权不完整是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缺失的重要原因
  • 2.2.1 农民的劳动力使用权不完整
  • 2.2.2 农民的劳动力流转权受到限制
  • 2.2.3 农民的劳动力收益权是残缺的
  • 2.3 资本产权不完整是我国农民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缺失的直接原因
  • 2.3.1 农民金融资本的自我积累能力弱
  • 2.3.2 农民对我国农村金融资本的使用权不充分
  • 第三章 产权改造:完善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路径选择
  • 3.1 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产权是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确立的关键
  • 3.1.1 准确界定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主体
  • 3.1.2 赋予农户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 3.1.3 建立和健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
  • 3.1.4 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 3.2 完善劳动力产权是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确立的重要措施
  • 3.2.1 进一步开放户籍制度,使农民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劳动力市场
  • 3.2.2 按剩余索取权分配是完善劳动力产权的关键
  • 3.3 改革资本产权是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确立的必要条件
  • 3.3.1 强化农民金融资本的积累能力
  • 3.3.2 完善农民金融资本的使用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困境与路径——基于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视角[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土地产权安全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综述[J]. 世界林业研究 2017(03)
    • [3].试论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及其中国化途径[J]. 商 2016(15)
    • [4].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当代启示[J]. 人民论坛 2016(29)
    • [5].地方政府、土地产权管制与经济增长:理论与证据[J]. 经济问题 2015(06)
    • [6].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09)
    • [7].昔时中国货币金融业的成就与缺憾——《中华帝国的银行、通货和土地产权》读后感[J]. 金融科学 2017(01)
    • [8].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视域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9].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8(02)
    • [10].基于封闭住区开放博弈视角的城市土地产权问题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 2018(05)
    • [11].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视域下的农地流转问题探析[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2)
    • [12].科斯产权理论的适用范围与土地产权理论的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31)
    • [13].农村妇女土地产权贫困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5)
    • [14].中外土地产权政策比较分析[J]. 国际经济合作 2011(04)
    • [15].孙中山的土地产权思想及启示[J]. 法制博览 2019(31)
    • [16].城市土地产权:封闭住区走向开放的制度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 2017(04)
    • [17].土地产权安全对土地投资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18].传统中国社会土地产权结构特征:比较视野的讨论[J]. 贵州社会科学 2012(02)
    • [19].土地产权与游客侵入对日本国立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影响[J]. 现代园艺 2019(18)
    • [20].土地产权结构安排对农业经济生产率的影响[J]. 新余学院学报 2013(01)
    • [21].土地产权明晰与农村人口流动的探讨[J]. 时代金融 2012(18)
    • [22].台湾土地产权流转制度研究[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2)
    • [23].论农村妇女土地产权的安全性[J]. 妇女研究论丛 2009(05)
    • [24].住区企业化探索——基于土地产权视角的住区规制与管理转型分析与对策[J]. 宏观经济研究 2017(12)
    • [25].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12)
    • [26].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毛泽东城边土地产权思想研究[J]. 前沿 2011(20)
    • [27].土地产权安全性对生态友好型农业项目增收绩效的影响——以新疆林果套种项目为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28].都市型现代农业土地产权法律制度之构建[J]. 生产力研究 2010(11)
    • [29].土地产权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改进思考[J]. 居舍 2019(01)
    • [30].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对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的启示[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5(02)

    标签:;  ;  ;  ;  

    产权视角下的我国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