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环氧丙烷异构化催化剂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应用化学
作者: 马卫华
导师: 陆路德,杨绪杰,汪信
关键词: 环氧丙烷,异构化,烯丙醇,程序升温脱附,机械混合,沉积沉淀,机理
文献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碱性磷酸锂在环氧丙烷异构化制烯丙醇反应中的催化作用。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表面酸碱性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在使用前后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表面性能、热性能等方面的变化。主要内容如下: 1.用三种方法制备碱性磷酸锂催化剂,其中以磷酸钠为原料的沉积沉淀法与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性能较好。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性能的影响。以钾离子作助剂,二氧化硅和硅胶作为载体催化效果较好;制备过程中的pH值为12时催化性能最佳,催化剂的煅烧温度为320℃,催化剂在载体上的负载率需高于50%。催化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为(310~320)℃;催化剂使用40h后转化率由起始的(60~70)%降至40%左右,可以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和乙二醇叔丁醚两种洗液进行洗涤再生以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2.采用程序升温吸附脱附法对催化剂的表面碱性进行研究,催化剂制备过程中pH值不同,催化性能不同,TPD谱图有明显的差异。pH值高越高碱中心数目多;测得pH=12的催化剂的脱附活化能E_d=11.26kJ,指前因子A=0.26。 3.对机械混合法和沉积沉淀法所制得的催化剂进行了红外、热失重及差热、晶相、比表面及能谱等相关表征,并对失活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比较。新鲜催化剂表面活性位多,活性强,而在使用后表面活性位因被积碳覆盖而减少,表面活性基团减少;催化剂使用前后晶型不发生变化,在不同温度煅烧所得的晶型及差热曲线与试剂磷酸锂不同,与失活催化剂DTA曲线差别也很明显;催化剂的性能与比表面积关系很大,没有高的比表面积也没有好的催化性能,失活后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新鲜催化剂孔径分布比较均匀,孔径大小刚好适于环氧丙烷的异构化,失活催化剂因使用过程中孔的熔结导致12nm左右的大孔分布较多。沉积沉淀法所制备的催化剂是纳米粒子;从TG-DTA、XPS、SEM—EDS分析均表明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为表面积碳。新鲜催化剂与失活催化剂的能谱分析表明,新鲜催化剂表面氧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失活催化剂,失活催化剂的结合能曲线中碳元素的含量则很高,且锂的键合情况与新鲜催化剂略有不同。 4.对环氧丙烷催化异构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消除了内外扩散影响的实验条件下,测得反应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9.2kJ/mol。
论文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催化异构化的发展概况
1.2.1 异构化在石油炼制领域中的应用
1.2.2 环氧丙烷异构化
1.2.3 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1.3 环氧丙烷催化异构制烯丙醇
1.3.1 烯丙醇及其生产工艺简介
1.3.2 环氧丙烷催化异构制烯丙醇工艺
1.3.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主要工作内容
2 磷酸锂催化剂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用原料与设备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2.3 催化剂评价实验
2.2.4 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测定
2.2.5 色谱分析与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异构化产物的确认与表征
2.3.2 关于催化剂制备方法的讨论
2.3.3 催化剂的筛选与其制备条件的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催化剂使用、再生及表面酸性的程序升温吸脱附研究
3.1 异构化反应工艺
3.1.1 实验
3.1.2 结果与讨论
3.1.3 本节小结
3.2 催化剂碱性表面的程序升温吸脱附研究
3.2.1 实验部分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3 本节小结
4 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的表征
4.1 实验
4.1.1 实验用原料与设备
4.1.2 催化剂的制备及评价
4.1.3 分析及表征仪器
4.1.4 数据与分析
4.2 催化剂表征
4.2.1 红外分析
4.2.2 XRD数据
4.2.3 比表面结果
4.2.4 失重数据分析
4.2.5 粒径分布
4.3 本章小结
5 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性能的评价、测试和表征
5.1 实验
5.1.1 实验用原料与设备
5.1.2 催化剂的制备
5.1.3 催化剂评价实验
5.1.4 分析及表征仪器
5.1.5 数据与分析
5.2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讨论
5.2.1 红外分析
5.2.2 XRD数据
5.2.3 比表面测试
5.2.4 TG-DTA数据分析
5.2.5 XPS
5.2.6 粒径分布
5.2.7 形貌表征
5.3 本章小结
6 异构化机理及动力学
6.1 环氧丙烷催化异构化机理
6.2 实验
6.2.1 反应用原料及设备
6.2.2 催化剂的制备
6.2.3 实验装置与操作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外扩散对反应的影响
6.3.2 内扩散对反应的影响
6.3.3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6.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2005-09-12
参考文献
- [1].丙烯环氧化钛硅分子筛制备、水热改性及反应过程的研究[D]. 成卫国.大连理工大学2005
- [2].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开环聚合反应与产物性能研究[D]. 张治国.浙江大学2005
- [3].丙烯环氧化钛硅沸石催化剂的研制、评价及反应过程的研究[D]. 闫海生.大连理工大学2002
- [4].固定床上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反应研究[D]. 吴国强.天津大学2013
- [5].Ag/TS-1催化剂上丙烯直接气相环氧化制环氧丙烷[D]. 王金雪.大连理工大学2011
- [6].丙烯直接环氧化制环氧丙烷节能降耗工艺技术研究[D]. 李奕川.华东理工大学2014
- [7].功能离子液体合成与催化环状碳酸酯的研究[D]. 戎梅竹.天津大学2009
- [8].基于无机盐溶胶凝胶过程调控的新型氧化铝(锆)基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D]. 吴立昂.浙江大学2015
- [9].导电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 李美超.浙江工业大学2006
- [10].CO2与环氧丙烷交替共聚过程中的区域和立体化学控制[D]. 李博.大连理工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Ag/TS-1催化剂上丙烯直接气相环氧化制环氧丙烷[D]. 王金雪.大连理工大学2011
- [2].丙烯环氧化钛硅沸石催化剂的研制、评价及反应过程的研究[D]. 闫海生.大连理工大学2002
- [3].1,2-二氯丙烷制环氧丙烷FeAl(PO4)2催化剂及膜催化反应的研究[D]. 顾修君.天津大学2003
- [4].载钯C5/C6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研究及工业应用[D]. 韩松.南京工业大学2003
- [5].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纳米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 刘永梅.复旦大学2004
- [6].丙烯环氧化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再生及反应过程研究[D]. 刘学武.大连理工大学2005
- [7].分子筛酸性位催化丁烯异构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 李会英.北京化工大学2005
- [8].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开环聚合反应与产物性能研究[D]. 张治国.浙江大学2005
- [9].纳米铝粉在环氧丙烷快速反应催化机理研究[D]. 炎正馨.四川大学2006
- [10].聚环氧乙烷(PEO)类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D]. 任勇.复旦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