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新前小学514447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然而,现实的体育课堂情况却是“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优化体育课堂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兴趣,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就如何激发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提出几点看法。
一、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学生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文化课,忽视体育课的思想倾向,在体育活动中不积极、不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结合实际,向学生阐明体育课的社会意义,使其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同时,向学生讲授一些体育煅炼能有效地协调人脑兴奋和抑制、促进大脑供氧、提高脑细胞的反应速度等知识,从而有利于发展智力、增强记忆,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如何欣赏体育比赛以及体育运动的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体育美学意识,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门科学,进而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二、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的内容以田径、体操等竞技体育为基础,占用了较多学时,而田径、体操类项目学起来显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快乐体育”思想的引入,教材更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选择一些有群众基础、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项目,如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跆拳道、武术等,并将其引入到教学中来。这样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兴趣,使体育教学变得更有特色。在我的教学中,我会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进度表,每周详细的安排上课内容,多给山村里的学生们传授体育知识及体育项目。
三、课堂组织得当
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易疲劳,因此,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上课时觉得既学到了知识,又有新鲜感,从而萌发出上课的欲望。
1.优雅环境、优美示范。创设一个适宜的教学环境是引起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外在条件。场地布局合理,器械摆放井然有序、整齐美观,标志物醒目等都能对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刺激,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示范是直观教学中的主要形式,准确、熟练、优美的示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情绪,成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素质和接受能力,采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法。采用多种形式的示范,生动形象的描述和技术动作挂图与直观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消除胆小、怕难的心理,形成主动学习的积极情绪。
3.组织形式新颖有趣。慢跑是体育课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灵活改变一些形式就会使单调的活动变得趣味盎然。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争胜心。
4.以人为本,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组织教学,在形式上、内容上给学生留下发展个性的空间,并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地调整难度,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创新动作的机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享受创新带来的乐趣。
四、师生关系融洽
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情绪,并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在和谐、愉快的情感交流氛围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至关重要。教师只有多接触、了解、关心学生,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在我们学校,我是六年级班主任既教数学又教他们体育,师生关系很融洽,在上课的时候他们规规矩矩的上课,下课了他们总喜欢把我当作大哥哥,下午放学了也喜欢叫我一起去打篮球,所以师生关系融洽对一个班风的建设很重要,因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学生,平等相待。教师应尊重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不要居高临下、以势压人。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既是严师又是益友,教师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2.语言激励,提高信心。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从不会到会,这期间要遇到许多困难和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要寓情于教、循循善诱,积极表扬取得进步的学生,鼓励暂时失败的学生,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3.师生共同参与。教师与学生共同练习,对学生不仅是一个激励,而且还促进了他们情感上的交流和融合,拉近了师生距离。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会在不自觉中进行积极练习,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五、加强保护措施
在体育项目中,有一些运动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如单杠、双杠、跳箱等。出于对自身的保护,部分学生可能害怕受伤而不愿做练习,从而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只要我们提供充分的保护,助其克服恐惧心理,增强学生完成动作的信心,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记得有一次上六年级的体育课,我班里一位女生在练习单杆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下来,从那以后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碰过单杆,所以在练习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时,老师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新课程的设计者。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师道尊严,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显,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兴趣的培养和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耐心引导,反复强化。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学生浓厚、稳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