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4例(论文文献综述)
许佳音,程无为[1](2021)在《保肝药物在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保肝药物在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药物,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甘利欣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8.3%)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TBA、AST、A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利欣治疗肝炎病毒性传染病疗效显着,不良反应较少,有较好的安全性且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张旭[2](2021)在《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患者HBsAg定量和HBsAg阴转率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Wan Fang DATA)、维普(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 CTR)对2005-2021年文献进行检索。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满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005版、2010年版、2015年版、2019年版任一版本中慢性HBV感染的诊断:HBsAg和(或)HBV DNA阳性6个月以上,可以为符合诊断标准的HBe Ag阳性慢性HBV感染、HBe Ag阳性CHB、HBe Ag阴性慢性HBV感染、HBe Ag阴性CHB中的任一状态。(2)干预措施试验组需使用中药(中草药、中成药、中药制剂或提取物)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如包括中药+一般药物(常规护肝药、维生素等)、中药+NAs或干扰素、中药+NAs或干扰素+一般药药,对照组可为空白对照以及安慰剂、NAs、干扰素、一般药物的单用或联合使用。(3)观察指标必须包括HBsAg定量或HBsAg阴转率任一项。(4)试验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排除标准:(1)研究对象合并有甲、丙、丁、戊肝或艾滋病毒感染等其它病毒感染者;或合并药物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其它肝病者;或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肝癌患者;或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造血系统疾病等其它系统疾病者。(2)试验组使用中医外治或针灸等其它中医治疗者。(3)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其它观察性临床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研究等其它研究类型以及个案报道、综述等。(4)不满足纳入标准或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逐层筛选,将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软件对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结果:(1)16篇联合中药组治疗结束时总HBsAg阴转率与未使用中药组相比(RR=1.72,95%CI[1.39,2.12],P<0.00001,I2=0%);其中2篇与非抗病毒药物(RR=5.69,95%CI[0.79,40.91],P=0.08,I2=0%);8篇中药+NAs与NAs相比(RR=1.64,95%CI[1.27,2.12],P=0.0001,I2=0%);6篇中药+IFN与IFN相比(RR=1.70,95%CI[1.17,2.47],P=0.0005,I2=0%)。(2)中药联合抗病毒药(NAs、IFN)治疗24w时(RR=1.55,95%CI[1.21,1.99],P=0.0005)、48w时(RR=2.02,95%CI[1.28,3.17],P=0.002)与未联合中药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3)7篇中药联合抗病毒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HBsAg定量(两组在治疗前HBsAg无统计学差异)与未使用中药组相比(MD=-0.27,95%CI[-0.44,-0.10],P=0.002),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HBsAg定量水平,提高HBsAg阴转率。此结论能够一定程度上为治疗HBV感染、提高HBsAg阴转率提供证据和治疗思路。但由于此次研究提供的证据等级不高,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RCT文献支持。
林海燕[3](2021)在《消黄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残留黄疸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消黄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残留黄疸的效果。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残留黄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消黄养肝汤+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谷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47.01±3.26)g/L高于对照组的(35.32±2.4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与对照组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黄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残留黄疸,在改善患者肝功能方面作用突出,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于乐成,程明亮[4](2020)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病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指出舒肝宁注射液(Shuganning Zhusheye,SGN)是由茵陈、栀子、黄芩、板蓝根和灵芝等5种中药材的提取物组合而成的一种纯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经典方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茵陈蒿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的肝病治疗药物[1-2],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等肝脏疾病。
黄宏华(SAKUNKAMJORNKIT LAKSIKA)[5](2020)在《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理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学和泰医学对黄疸病的认识,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异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对黄疸病本质的认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加强泰国与中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通过对中医、泰医古今文献的整理研究,分析了黄疸病的病名、分类、病因病机、诊治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泰医对黄疸病认识的异同,认为中医和泰医在医学体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两者的区别主要来自于中、泰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但在对黄疸病诊治的认识和方法方面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泰医在诊断学上有唯物性的一面,在整体观和恒动观的运用上相似于中医,只是在细节上有差异。中医学与泰医学在发展中对自身和佛教的关系处理不同,泰医与宗教或者巫术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且它们存在的这种紧密联系并不缺少合理性,可将之视作泰医学的一大特色。两者来自不同的地域,在文化上有着本质区别,虽然中医、泰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过交流沟通甚至融合,但是在知识的攫取和追溯方面,泰医主要是将佛教的诸多理论融于医学,最终构建成当前的泰医理论,而中医主要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断积累、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为特色的体系。由此可见,两者虽然在宏观上有着相似之处,但在医学认知以及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别,在表达和内容的呈现上也有着本质区别。在文献数据挖掘处理方面,通过对文献进行检索与收集,主要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典》第5版已出版的泰医药着作中的相关信息,选择泰医各种古籍、医论、泰医经书、泰医本科规范教育教材等书籍。以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主库,对1999年至2019年来中医、泰医治疗黄疸的文献进行分析,在检索的时候主要采用关键词检索的方式,筛选文献,并对需要的文章进行全文下载;搜索顺序分为两步,第一步搜索“黄疸”一词,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整理以Excel表格呈现数据,采用Excel表格集中管理最终的搜索结果,倘若数据正确无误,便刘其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在统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三个标准进行分类,一是按照证型分类,二是按照治疗原则分类,三是按照方药与剂量的配伍方式分类。结果在1999年至2019年范围内,搜索出42篇与中医黄疸治疗有关的文章,通过数据统计,得出其在临床中的辨证分型有3122例,通过统计其证型,得到证型19种,使用频数居最多的黄疸证型为肝胆湿热证(20/22.67%),常用的治法分别为清热利湿(31/35.23%)、利胆退黄(10/1.36%)、活血化瘀(8/9.09%)。常用的方剂为茵陈蒿汤加减(18/33.33%),茵陈五苓散(3/3.54%)、龙胆泻肝汤加减(1/1.85%)、消毒利黄汤(1/1.85%)、栀子大黄汤加减(1/1.85%)。涉及710味中药,有44味中药使用的频次在四次以上,有10味中药使用的频率达2.5%,使用频次最多是茵陈。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具有清热功效的中药,其次是具有补虚功效的中药,使用频率排在第三位的中药是活血化瘀类型的药物,使用频率排在第四位的中药是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药物归经频率分别是心(36/14.88%)、肝(65/26.86%)、脾(54/22.31%)、胃(52/21.49%)、肾(33/13.64%)。在泰医文献的数据挖掘方面,以“目黄”,“身黄”,“小便黄”,“黄疸”为检索字,检索有关黄疸病的文献27篇(使用频次84次)。收集治疗黄疸病的泰药57味,使用频数最多是假荜拔和肉豆蔻(8/6.35%),泰药的性味以热、辣、涩、苦为主。泰医药物关联数据挖掘算法设计频繁项集及支持度是肉豆蔻,疏果胡椒,假荜拔,疏果胡椒、假荜拔,肉豆载、假荜拔,肉豆蔻、假荜拔,肉豆蔻、疏果胡椒、假荜拔。目前并没有太多的学者将研究方向放在传统医学的对比上,研究方式相对比较落后。本文针对黄疸病的诊治,对比泰医与中医的治疗方法,总结中、泰医学治疗特色和异同。不仅能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资料,还有助于提升传统医学的研究水平,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积累一点经验。
张明发,沈雅琴[6](2019)在《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评价》文中提出氧化苦参碱(如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都能增强拉米夫定、干扰素或甘草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使疗效稳定持久。氧化苦参碱凭借其自身的抗病毒、抗炎、肝脏保护以及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机制,提高不同类型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综述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文献,并对其增效作用做了分析。
陈慧君[7](2019)在《基于八纲辨证探析恶性肿瘤合并黄疸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八纲辨证探析恶性肿瘤合并黄疸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期间出现黄疸症状的恶性肿瘤患者。收集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共64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既往西医治疗情况、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指标等数据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运用描述性分析对其进行频数、频率统计。根据八纲辨证诊断标准,对患者症状及体征进行单一证候分析,并将单一证候进行组合,归纳分析恶性肿瘤合并黄疸患者复合证候特点。进一步分析单一证候之间肝功能指标有无显着性差异。结果:1.共观察病例64例,其中男40例(62.50%),女24例(37.50%),男女比例约1.67:1。中位年龄64岁,平均年龄65.83±8.63岁。肝细胞性黄疸11例,梗阻性黄疸34例,肝细胞性黄疸合并梗阻性黄疸19例。2.64例恶性肿瘤合并黄疸患者中既往未接受西医系统治疗20例(31.25%),既往接受西医治疗的患者44例(68.75%)。其中接受化学治疗24例(54.55%),手术治疗21例(47.73%),放射治疗9例(20.45%),靶向治疗9例(20.45%),胆道引流或胆管支架7例(15.91%),内分泌治疗3例(6.82%),射频消融3例(6.82%),生物治疗2例(4.55%)。3.64例恶性肿瘤合并黄疸患者常见中医症状按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纳差,倦怠乏力,小便黄,腹痛,寐差,脘腹胀满,小便短少,恶心,呕吐,胁肋疼痛;常见体征按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身目黄染,腹部膨隆,肢体浮肿,舌质红,舌质暗红,形体消瘦,苔薄黄,苔白腻等。4.64例恶性肿瘤合并黄疸患者八纲辨证中医证候分析,单一证候:表证0例(0.00%),里证64例(100.00%);寒证14例(21.89%),热证11例(17.19%),无明显寒热39例(60.94%),寒热证并见0例(0.00%);虚证31例(48.45%),实证8例(12.50%),虚实证并见25例(39.06%)。复合证候:按频数有大到小依次为虚实夹杂证25例(39.06%),虚寒证14例(21.89%),里虚证9例(14.06%),虚热证8例(12.50%),里实证5例(7.81%),实热证3例(4.69%)。5.ALP在寒、热两纲证候之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TBIL、DBIL、IBIL、TBA、GGT、ALT及AST在寒、热两纲证候之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ALP在热证与寒证、无明显寒热证候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在寒证与无明显寒热证候之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虚、实两纲证候之间肝功能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1.运用八纲辨证对恶性肿瘤合并黄疸患者进行辨证时,寒、热、虚、实四纲为其主要辨证纲领。2.恶性肿瘤合并黄疸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偏于虚证,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临床治疗时扶正与祛邪兼顾,并根据疾病寒热属性,施以温阳、清热等治法。3.碱性磷酸酶与热证存在一定相关性。
罗思[8](2019)在《中药灌肠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胆湿热证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方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胆湿热证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胆湿热证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加用中药灌肠方灌肠治疗,对照组加用乳果糖灌肠,每日1次,疗程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CT-A时间、DST分值、血NH3、TBIL、INR、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两组疗效,同时观察试验组治疗前后大小便常规、肾功能及心电图评估中药灌肠方灌肠的安全性。结果:共纳入病例68例,脱落3例,剔除1例,最终参与评定病例64例,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31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急性发病病程、NCT-A时间、DST分值、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无差异(P>0.05),均具有可比性。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降低轻微型肝性脑病NCT-A时间、增加DST分值方面均有疗效,且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降低患者血NH3、TBIL方面均有疗效(P<0.05),且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对降低INR均无疗效(P>0.05)。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2.73%、35.48%,试验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在改善身目小便黄症状方面,试验组相较对照组疗效有优势。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无论是中医证候积分还是现代医学公认的国际疗效标准,西医综合治疗联合中药灌肠方灌肠能够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胆湿热证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NCT-A时间、DST分值,改善血NH3、TBIL,缓解身目小便黄、脘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倦怠乏力症状,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胆湿热证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以西医综合治疗联合中药灌肠方灌肠值得推广运用。
陈靓[9](2019)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治疗肝郁脾虚型慢乙肝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干扰素α-2a治疗肝郁脾虚型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治疗肝郁脾虚型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HBeAg阳性CHB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2月到2018年06月在厦门市中医院肝病科病房接受治疗并且经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型”的HBeAg阳性CHB患者(18-65岁)60例。将60例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PegINFα-2a注射液180μg/次,腹部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2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分别穴位注射双侧肝俞、足三里、阳陵泉各1ml,每周1次,连续治疗24周。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血常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 DNA指标测定、中医证候积分评估及干扰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并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1)ALT复常率:治疗结束时,两组组间比较ALT复常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836,P=0.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BsAg水平:两组HBsAg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BeAg及HBV DNA阴转: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8.631,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HBeAg阴转率(χ2=2.248,P=0.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示胁肋(肝区)胀痛(Z=-2.165,P=0.03)、倦怠乏力(Z=-2.326,P=0.02)、嗳气善太息(Z=-2.085,P=0.037)、大便溏薄(Z=-2.993,P=0.003)的P值均小于0.05,存在统计学差异。(5)干扰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EUT和PLT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b.治疗后两组在发热(χ2=5.586,P=0.018)、乏力(χ2=5.695,P=0.017)、食欲下降(χ2=4.614,P=0.032)、失眠(χ2=4.735,P=0.030)这四方面主要症状组间比较,且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可以增强使用干扰素α-2a治疗的肝郁脾虚型HBeAg阳性CHB患者的免疫调节能力,降低干扰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整体治疗疗效,达到中西医结合治疗“增效减副”的优势作用。
徐新杰[10](2019)在《FibroTouch评价大黄蛰虫丸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检测诊断为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经大黄蛰虫丸联合核苷(酸)类似物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两种治疗方案对于肝纤维化改善程度的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2018年2月至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肝病科诊断为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共1159例。纳入规律服用大黄蛰虫丸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或单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患者,经FT检测LSM≥7.4kPa,ALT<2×UNL。其中大黄蛰虫丸联合核苷(酸)类似物为联合治疗组有49例,单用核苷(酸)类似物为单药治疗组有49例。分别收集治疗3个月、6个月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程、LSM。实验室检查ALT、AST、TBiL、ALB、GGT。观察两组在治疗第3个月、治疗第6个月时LSM数值的变化,分别计算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与治疗前的差值,评价两组慢乙肝肝纤维化下降的程度及有效率。统计分析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了解两组治疗过程中是否对肝功能有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及治疗前实验室检查ALT、AST、TBiL、ALB、GGT等未见明显差异。(2)治疗前两组LSM比较,联合治疗组[12.8(10.15,17.9)]与单药治疗组[10.3(8.5,13.1)]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时两组LSM比较,联合治疗组[10.6(8.35,14.25)]与单药治疗组[8.8(7.85,9.8)]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时两组LSM比较,联合治疗组[10.25(7.75,14.05)]与单药治疗组[8.5(7.45,11.22)]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由于两组治疗前LSM值比较未在基线水平,因此治疗3个月、6个月时LSM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3)比较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的LSM差值发现,治疗3个月时,联合治疗组[1.9(0.6,4.9)]与单药治疗组[1.0(-0.65,3.375)]的LSM下降差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2.9(0.28,6.25)]与单药治疗组[1.05(-1.07,2.75)]的LSM下降差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降低LSM优于单药治疗组。同一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LSM下降差值比,联合治疗组、单药治疗组LSM下降差值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3个月的时候,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达61.9%,单药治疗组为53.57%;治疗6个月的时候,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达63.15%,单药治疗组的有效率达47.5%。(5)ETV+大黄蛰虫丸组与ETV组的组间比较,治疗前LSM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LSM差值比较,两组差值统计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LSM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6)在17.5kPa>LSM≥7.4kPa范围内的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进行比较,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LSM值比较,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的P均<0.05。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LSM差值比较,联合治疗组[2.5(-0.925,4.925)]与单药治疗组[1.05(-1.175,2.650)]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蛰虫丸联合核苷(酸)类似物对于改善慢乙肝肝纤维化优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种治疗方案均能减轻肝纤维化情况,且肝纤维化改善程度可能减慢。
二、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4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4例(论文提纲范文)
(1)保肝药物在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情况对比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
3 讨论 |
3.1 甘利欣治疗肝炎病毒性传染病的研究现状 |
3.2 甘利欣治疗肝炎病毒性传染病的作用机制 |
3.3 甘利欣治疗肝炎病毒性传染病的试验结果分析 |
3.4 结论与展望 |
(2)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1.1 文献来源 |
1.1.2 文献检索策略 |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分析方法 |
1.4.1 文献质量评估 |
1.4.2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文献基本特征 |
2.2.1 研究对象 |
2.2.2 干预措施 |
2.2.3 结局指标 |
2.2.4 中药使用情况 |
2.3 文献质量评价 |
2.3.1 改良Jadad评分 |
2.3.2 Cochrane偏倚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不同治疗方案HBsAg阴转率 |
2.4.2 联合治疗不同时间点HBsAg阴转率 |
2.4.3 HBsAg基线相同治疗结束时HBsAg定量 |
讨论 |
1 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
1.1 文献质量 |
1.2 异质性分析 |
1.3 合并统计量结果分析 |
1.4 中药使用情况分析 |
2 慢性HBV感染西医机制 |
2.1 HBV结构及其复制周期 |
2.2 HBV慢性感染相关免疫反应 |
3 HBsAg与 HBV慢性感染 |
3.1 HBsAg形式及其抗原性 |
3.2 HBsAg水平与HBsAg清除 |
4 HBV西医治疗概况 |
5 中医对慢性HBV感染的认识 |
5.1 中医学对HBV的认识 |
5.2 中医学对CHB病因病机的认识 |
6 中药抗HBV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慢性HBV感染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消黄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残留黄疸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4)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病专家共识(2020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共识意见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及推荐强度 |
二、文献检索 |
三、SGN对肝病疗效的实验研究 |
四、SGN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 |
(一)SGN对混杂类型肝病疗效的队列研究 |
(二)SGN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
(三)SGN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
(四)SGN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
(五)SGN对DILI的疗效 |
(六)SGN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esease,NAFLD)的疗效 |
(七)SGN对肝硬化的疗效 |
(八)SGN对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 |
(九)SGN对梗阻性胆道疾病术后肝功能异常的辅助治疗 |
(十)SGN对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肝功能异常的治疗价值 |
五、SGN的合理用药、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
六、总结和展望 |
(5)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黄疸病的中医研究 |
1. 中医对黄疸病的认识 |
1.1 病名之源 |
1.2 分类 |
1.3 黄疸病的病因病机 |
2. 中医对黄疸病的治疗 |
2.1 内科治疗的论述 |
2.2 外治法 |
2.3 针灸 |
第二章 黄疸病的泰医研究 |
1 泰医理论的主要内容 |
1.1 泰医的病因病机 |
1.2 泰医诊断方法 |
1.3 治疗原则 |
1.4 用药理论 |
2 泰医对黄疸的认识 |
2.1 泰医对黄疸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辨证分析 |
2.3 泰医对黄痕病的治疗 |
3 病案举例 |
第三章 中医、泰医对黄疸病认识的异同 |
1. 黄疸的病位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析 |
4. 治则治法 |
5. 中、泰医学有关黄疸文献的数据挖掘 |
5.1 中医的用药 |
5.2 泰医的用药 |
5.3 关联数据挖掘算法设计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1 研究中的不足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与拉米夫定联用的增效作用 |
1.1 静脉滴注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
1.2 肌肉注射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
1.3 口服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
2 与干扰素联用的增效作用 |
2.1 肌肉注射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
2.2 静脉滴注和口服氧化苦参碱的增效作用 |
3 与甘草酸类药物的增效作用 |
4 与其他药物的增效作用 |
(7)基于八纲辨证探析恶性肿瘤合并黄疸患者中医证候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黄疸病的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中药灌肠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胆湿热证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病例的剔除 |
1.3.4 病例的脱落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试验组 |
2.2.2 对照组 |
2.3 灌肠方法及注意事项 |
2.3.1 灌肠方法 |
2.3.2 注意事项 |
3 观察内容与方法 |
3.1 主要疗效指标 |
3.2 次要疗效指标 |
3.3 安全性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轻微型肝性脑病疗效判定标准 |
4.2 实验室指标疗效判定标准 |
4.3 中医证候有效率评定方法 |
5 安全性评价 |
5.1 不良反应的评价 |
6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情况比较 |
2.1 性别 |
2.2 年龄 |
2.3 病程 |
3 两组疗效比较 |
3.1 两组NCT-A时间、DST分值比较 |
3.2 两组血NH3、TBIL、INR疗效比较 |
3.3 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
3.4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5 中医各项症状积分比较 |
4 安全性指标 |
4.1 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 |
4.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4.3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西医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认识 |
1.1 中医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认识 |
1.2 西医对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认识 |
2 中药灌肠方治疗“黄疸”类轻微型肝性脑病 |
2.1 灌肠法依据 |
2.2 处方依据 |
3 临床疗效分析 |
3.1 实验室指标分析 |
3.2 中医证候有效率分析 |
3.3 临床症状分析 |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随机数字表 |
附录B 病例观察表 |
附录C 知情同意书 |
附录D 综述 |
参考文献 |
(9)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治疗肝郁脾虚型慢乙肝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CHB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CHB的研究概况 |
2.1 概述 |
2.2 发病机制 |
2.3 治疗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中止、剔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 |
1.7 不良事件处理方案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附录E) |
3 观察指标 |
3.1 实验室指标 |
3.2 中医证候情况 |
3.3 干扰素不良反应 |
4 疗效评定 |
4.1 疗效评定时间 |
4.2 疗效评定标准 |
5 统计方法 |
6 结果分析 |
6.1 基本资料统计分析 |
6.2 疗效结果统计分析 |
6.3 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课题设计思路 |
1.1 立题思路 |
1.2 黄芪注射液 |
1.3 穴位选择 |
1.4 穴位注射 |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1 治疗前分析 |
2.2 治疗后结果与分析 |
3 课题存在问题与展望 |
3.1 课题的存在问题 |
3.2 课题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FibroTouch评价大黄蛰虫丸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西医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
1.2 中医辨证标准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统计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根据LSM评价治疗前肝纤维化程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
2.3 根据LSM评价治疗3 个月后肝纤维程度及疗效 |
2.4 根据LSM评价治疗6 月后肝纤维程度及疗效 |
2.5 根据LSM的差值评价肝纤维化改善情况 |
2.6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实验室检查比较 |
2.7 ETV+大黄蛰虫丸与ETV的 LSM数值比较 |
LSM≥F1 的分析'>2.8 治疗6 个月两种治疗对改善F4>LSM≥F1 的分析 |
3 讨论 |
3.1大黄蛰虫丸的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 |
3.2 肝纤维化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 |
3.3 肝纤维化逆转机理及临床研究 |
3.4 肝纤维化诊断方法 |
3.5 FT评价两种方案对肝纤维化程度分级分析 |
3.6 FT评价两种方案对肝纤维化治疗前后差值的分析 |
3.7 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治疗 |
3.8 传统医学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
4 总结 |
5 不足与展望 |
5.1 存在不足之处 |
5.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4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保肝药物在肝炎病毒性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许佳音,程无为.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04)
- [2]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 张旭.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消黄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残留黄疸的效果[J]. 林海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05)
- [4]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病专家共识(2020版)[J]. 于乐成,程明亮.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20(05)
- [5]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D]. 黄宏华(SAKUNKAMJORNKIT LAKSIKA).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药物的增效作用评价[J]. 张明发,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 2019(08)
- [7]基于八纲辨证探析恶性肿瘤合并黄疸患者中医证候特点[D]. 陈慧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中药灌肠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胆湿热证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D]. 罗思.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干扰素治疗肝郁脾虚型慢乙肝患者的临床研究[D]. 陈靓.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10]FibroTouch评价大黄蛰虫丸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疗效分析[D]. 徐新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