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作者: 林玉成
导师: 黄锡生
关键词: 生态补偿,森林,补偿依据,制度创新
文献来源: 重庆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林业正处在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时期,构建完善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1998年修订的《森林法》在第八条第二款增加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经过三年的试点,2004年10月21日我国正式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由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0亿元资金对非天保工程区4亿亩重点公益林进行补偿。但目前的补偿制度存在着补偿性质不明确、补偿对象覆盖面小、补偿标准低、资金来源狭窄、监督机制不健全、权益人的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此外,在环境法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进行专门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除前言和结语外,全文约4.3万字,共四部分: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生态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义的分析梳理,从生态环境法的基本理念和理论出发,较为科学地界定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是指为缓和森林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干扰,国家、社会、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受益人及其他组织给予为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付出代价的人适当的利益补偿,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森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从而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补偿。同时对生态补偿的种类、生态补偿在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地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要素、补偿类型等进行了阐述。本文第二部分在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安全理论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我国构建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特别强调在我国林业逐步走上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转型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完善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也是实现公民环境权、发展权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的需要,充满着对现实的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本文第三部分主要总结了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介绍相关国家较为完善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实践,总结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对我国目前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进行了描述,通过对“牛玉琴的难题”、“石光银的困惑”和“哭泣的金钱松”等案例的分析评议,总结出现行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制度完善的方向。本文第四部分着重论述了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想。提出构建分阶段、分层次、分地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思路;阐述了完善我国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概述
1.1 生态补偿
1.1.1 生态补偿的定义
1.1.2 生态补偿的主要种类
1.1.3 生态补偿制度在环境资源保护中的地位
1.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1.2.1 森林资源概念的界定
1.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定义
1.2.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构成要素
1.2.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类型
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依据
2.1 理论依据
2.1.1 生态价值理论
2.1.2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理论
2.1.3 生态安全与生态正义理论
2.2 现实依据
2.2.1 解决造林营林护林资金不足问题的需要
2.2.2 保障林区发展权和居民生存权的需要
2.2.3 实现贫困—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发展的需要
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
3.1 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概览
3.1.1 国家对林业的大力扶持
3.1.2 对非国有林,政府通过对林业的补贴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3.1.3 减免森林资产税收
3.1.4 对森林生态效益直接受益的部门征收补偿费
3.1.5 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成功案例
3.2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具体实践
3.2.1 中央层面
3.2.2 地方层面
3.3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3.3.1 “牛玉琴的难题”和“石光银的困惑”
3.3.2 “哭泣的金钱松”带来的思考
3.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4 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想
4.1 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本思路
4.2 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指导原则
4.2.1 国家财政补偿为主、社会资金为辅的原则
4.2.2 分类补偿、突出重点的原则
4.2.3 以人为本、保护受偿人权利的原则
4.3 政府主导模式与市场模式的有机结合
4.3.1 正确界定“政府—经营者”补偿关系
4.3.2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模式的作用
4.3.3 有效利用市场模式
4.4 依法筹集、使用和管理补偿资金
4.4.1 扩大补偿资金的来源
4.4.2 资金使用与管理的法定化
4.5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机制
4.5.1 切实贯彻公众参与制度
4.5.2 完善权利救济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编的教材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发布时间: 2006-12-05
参考文献
- [1].区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杨睿.甘肃政法学院2014
- [2].我国集体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 刘婧.重庆大学2011
- [3].森林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冯毅.山西财经大学2008
- [4].论我国林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D]. 王智鹏.西南财经大学2010
- [5].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王莎.华中农业大学2017
- [6].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法规研究[D]. 张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 [7].我国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D]. 旷宇.安徽大学2018
- [8].我国集体所有森林资源的利用问题与法律对策研究[D]. 岳茜.华中科技大学2016
- [9].草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咸金龙.西北民族大学2015
- [10].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探讨[D]. 侯超芳.山西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途径的研究[D]. 张巍巍.南京林业大学2006
- [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 雷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3].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 曹小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 [4].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D]. 王晶.天津大学2006
- [5].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研究[D]. 程立平.西北大学2007
- [6].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完善研究[D]. 邓立新.湖南大学2007
- [7].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D]. 黄英.重庆大学2006
- [8].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 王蓉.中南林学院2005
- [9].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D]. 王芃.郑州大学2006
- [10].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理论与方法研究[D]. 蒋凤玲.河北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