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论文摘要

马铃薯,茄科茄属植物,目前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世界粮食安全体系中极具重要的地位。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当前四川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08年至2010年采集自四川省马铃薯主产区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卵孢子表现型以及mtDNA单倍型进行测定,揭示四川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晚疫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奠定一定基础。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188株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交配型测定,结果显示A1交配型53株,占供试菌株的28.2%;A2交配型87株,占供试菌株的46.3%;A1A2交配型6株,占供试菌株的3.2%;自育交配型41株,占供试菌株的21.8%;未知交配型1株,占供试菌株的0.5%。2.供试的148个菌株中存在55个生理小种类型,每种小种类型平均含有8.7个毒性基因,小种1.2.3.4.5.6.7.8.10.11最为普遍,发生频率为16.22%,其次是小种1.2.3.4.5.6.7.9.10.11,发生频率为10.14%,含有全部已知毒性基因的小种1.2.3.4.5.6.7.8.9.10.11发生频率为7.43%。3.对100株晚疫病菌进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甲霜灵高抗和中抗菌株是主要菌系,其中高抗、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63.0%、22.0%和15.0%,EC50值为0.0025μg/mL-1911.344μg/mL。4.3对亲本组合(ZJ09-2×JL10-1、ZJ09-2×PG10-1、ZJ09-1×BM09-1)共获得30个F1代菌株,经表现型测定,结果显示高抗菌株7个,占23.3%,中抗菌株21个,占70.0%,敏感菌株2个,占6.7%;17个A1交配型菌株、7个A2交配型菌株和自育型菌株6个,表明A1和A2交配型菌株在F1代的分离不是1:1的比例关系;F1代菌株共16个生理小种类型,出现频率最高是小种1.2.3.4.5.6.7.8.9.10.11,占20.0%。5.供试的77株晚疫病菌种,Ⅰa和Ⅱa两种mtDNA单倍型被检测到,Ⅰa单倍型75株,在群体中的比例为97.4%,广泛分布于各马铃薯产区,Ⅱa单倍型2株,在群体中的比例为2.6%,分布于新都区和道孚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
  • 1.2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表现型结构的研究
  • 1.2.1 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研究
  • 1.2.2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 1.2.3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的研究
  • 1代表现型研究'>1.3 马铃薯晚疫病菌有性F1代表现型研究
  • 1代菌株的交配型和致病力的研究'>1.3.1 马铃薯晚疫病菌F1代菌株的交配型和致病力的研究
  • 1代菌株对甲霜灵抗性遗传的研究进展'>1.3.2 马铃薯晚疫病菌F1代菌株对甲霜灵抗性遗传的研究进展
  • 1.4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研究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内容
  •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鉴别寄主
  • 2.1.2 培养基
  • 2.1.3 供试菌株
  • 2.1.4 标准菌株
  • 2.1.5 主要试剂
  • 2.1.6 主要仪器
  • 2.1.7 mtDNA单倍型测定所需PCR引物和限制性内切酶
  • 2.2 试验方法
  • 2.2.1 交配型测定
  • 2.2.2 生理小种测定
  • 2.2.2.1 鉴别寄主的培养
  • 2.2.2.2 供试菌株的准备
  • 2.2.2.3 活体叶片接种方法
  • 2.2.3 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 1代菌株表现型研究'>2.2.4 有性F1代菌株表现型研究
  • 2.2.4.1 供试菌株
  • 2.2.4.2 卵孢子菌系的建立
  • 1代菌株交配型、生理小种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2.2.4.3 有性F1代菌株交配型、生理小种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 2.2.5 DNA提取方法
  • 2.2.6 模板DNA浓度与纯度检测
  • 2.2.7 mtDNA单倍型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组成、频率及地理分布
  • 3.2 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地理分布
  • 3.3 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毒性基因频率
  • 3.4 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甲霜灵抗性测定
  • 1代菌株表现型研究'>3.5 有性F1代菌株表现型研究
  • 3.6 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mtDNA单倍型分析
  • 3.6.1 马铃薯晚疫病菌mtDNA的PCR产物检测和限制性酶切
  • 3.6.2 马铃薯晚疫病菌mtDNA单倍型的组成与地理分布
  • 4 讨论
  • 4.1 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表现型分析
  • 1代菌株表现型测定'>4.2 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有性F1代菌株表现型测定
  • 4.3 利用mtDNA单倍型分析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新"、"旧"群体的演替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药剂拌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J]. 云南农业科技 2019(06)
    • [2].马铃薯晚疫病精准施药防控技术试验初探[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12)
    • [3].丁香吩~? 马铃薯晚疫病首选治疗剂[J]. 中国马铃薯 2019(06)
    • [4].广东东部地区冬种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05)
    • [5].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J]. 云南农业 2020(01)
    • [6].基于农业信息技术的马铃薯晚疫病监测与防治分析[J]. 农业工程技术 2020(06)
    • [7].华亭市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对策[J]. 乡村科技 2020(02)
    • [8].添加助剂减少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用药量的试验效果[J]. 农业工程技术 2020(02)
    • [9].河北承德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要点[J]. 农业工程技术 2020(02)
    • [10].春马铃薯晚疫病呈偏重发生趋势[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10)
    • [11].祥云县普镇冬早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5)
    • [12].浅析龙河镇滕州脱毒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应对措施[J]. 农家参谋 2020(15)
    • [13].安顺市马铃薯晚疫病新药剂田间药效试验[J]. 中国马铃薯 2020(03)
    • [14].甘肃平凉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 2020(11)
    • [15].5种药剂喷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0)
    • [16].7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试验初报[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0(06)
    • [17].秦安县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措施[J]. 农技服务 2020(07)
    • [18].秋种马铃薯晚疫病气候试验研究[J].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03)
    • [19].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21)
    • [20].陕西省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探讨[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9)
    • [21].青海布局马铃薯晚疫病专项监测预警系统[J]. 科学种养 2020(10)
    • [22].青海建成首个马铃薯晚疫病专项监测预警系统[J]. 农村百事通 2020(19)
    • [23].白银市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 南方农业 2020(26)
    • [24].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报模型应用评价[J]. 中国马铃薯 2018(06)
    • [25].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J]. 四川农业科技 2018(12)
    • [26].承德地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筛选试验总结[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12)
    • [27].几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植物医生 2019(01)
    • [28].五种高效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2)
    • [29].3种药剂拌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07)
    • [30].试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10)

    标签:;  ;  ;  ;  ;  

    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